休閒農業發展到今天,在繁榮的背後,也顯現出諸多弊端。在分析園區發展瓶頸問題的同時,如何把握髮展的命脈?如何讓園區的發展搭上“一帶一路”順風車?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殭屍園區”的問題在哪?

1、缺乏特色,同質化現象嚴重。

近幾年來農業園區的數量飛速增長,多數農業園尚未深入挖掘鄉村農業旅遊資源和民俗文化內涵,主要停留在觀光、採摘、垂釣等項目上,以滿足遊客的物質需求爲主,缺乏精神需求,嚴重背離“產業支撐”之根本,缺乏體驗、休閒項目,不能滿足多層次遊客,尤其少年、兒童的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沒有主導產業支撐,就沒有長久的生命力。

更有甚者,壓根沒有規劃,完全拷貝一個盈利好的農業園,然後把它的項目拆零散,全憑自己主觀判斷搞開發建設,再組裝成一個新的方案來濫竽充數,後搞得不倫不類,完全喪失競爭力。

總得來說:園區內的主題特色不鮮明、主導產業不清晰,甚至有的園區出現有企業沒產業的現象;整體規劃大同小異,可複製性強。

2、基礎設施投資過多,造成成本過高。

休閒農業有門檻,這個門檻可以是資金,也可以是“軟實力”。有錢可以上很多設施,打造很好的環境,以此來給客人一段愉快的時間。同樣,有“軟實力”,能用很少的設施,設計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同樣給客人一段美好的時間,這就是“輕資產、重運營”。

過去的幾年,一些老闆轉行做休閒農業,投入大量資金搞基礎設施建設,最後導致資金投資額過多,成本過高,資金鍊短缺。

農業園區規劃講投入,也要講效益。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主要由政府財政投入,產業開發項目採取市場運作方式,由企業投資建設。無論資金投入源自何種渠道,帶動農民增產增收、獲得直接經濟效益,即園區經濟收益,都應做爲首要任務;同時,間接效益要講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3、傳統經營,種植模式固化。

物價普遍上漲的情勢下,人工成本增加,建立在城郊農業園區,相對於遠郊的農村用工,成本偏高;土地流轉費用,從最早的每畝地幾百塊,到後來的一千,再到一千多,甚至部分地區超過了兩千。如此高額的成本,必然帶來巨大的經營壓力。

在高額的成本下,發展傳統農業顯而易見是沒有利潤的。

總歸種植的產品終歸要流向市場,唯有市場認可,突出:新、奇、特,才能賣得好價錢。

4、不懂營銷,誤以爲“酒香不怕巷子深”。

新媒體時代,新的營銷手段層出不窮,當你告知管理者:需要通過社交網絡平臺營造氛圍、互動交流、培養感情、製造話題引起消費羣體關注。對方草草一答:我不會!

他們誤以爲園區建成,環境優雅、果蔬豐富、娛樂設施齊全、喫住不愁,都市報上登幾個版的廣告就可以坐等顧客上門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真的過去了!你的消費者羣體是都市裏需要釋放工作壓力的年輕人,這些人誰還有閒情雅緻泡杯茶去閱讀報紙呢?

未來農業園區路在何方?

1、因地制宜,突出主題特色發展

休閒農業園區要根據本身以及周邊的地形地貌、土壤性狀、氣候條件、水源條件、農業耕作制度和植被情況、交通條件、能源供給條件等。

因地制宜制定建設成本較低、可操作性較強的方案。休閒農業園區一定要堅持生產、生態、生活想結合,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一定要堅持生產、流通、銷售相結合,實現農業、文創、旅遊融合發展。着眼於未來、着眼於長遠,才能使園區的發展經久不衰。

在資源、人力資本、核心技術等方面並無突出優勢的情況下,要與周邊同類園區進行錯位競爭,結合當地地方特色,發揮地域優勢,實施差別經營,刻意培育個性,避免雷同,營造本園區鮮明的特色。

休閒農業園區的主題定位至關重要,主題的選擇需要契合園區農業資源條件、農業生產條件,並結合市場需求來綜合考慮。

如休閒農業園區的主題定位主要有:產業主題、科普教育主題、體育休閒主題、養生養老主題等。景觀規劃:要創意設計與城市園林景觀不一樣的景觀。少用園林名貴花木園觀,多用鄉村植物景觀,農作物景觀等。

2、採用"1+N"種植模式

有朋友該問了:那什麼是“1”呢?什麼是“N”呢?

“1”就是:一個主題種植產品。

“N”就是:基於主題種植產品的基礎上,多樣化的種植爲後期做配套的點綴產品。

比如園區內種植的有:杏樹、梨樹、棗樹等等,這些種植項目起到配套點綴作用。那咱們不妨在點綴的基礎上,相對大面積的種植一些桃樹,桃樹作爲咱們的主題種植產品。

衆多果樹中,爲什麼偏偏“寵愛”桃樹呢?

桃樹作爲主題產品,具備兩個原則,一是直接效益,種植桃樹結出的果實能採摘、能鮮食,當然也能加工做罐頭、桃脯等,那果實的收益就是直接效益。

二是間接效益,桃樹在開花的季節,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在花開之際可以舉辦桃花節,爲園區吸引人氣和旅遊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增加農業喜樂匯項目,快速吸引人氣

什麼是農業喜樂匯?

農業喜樂匯是快速吸引人氣涉農項目的聚合體。它是由匯富聯盟創始人王喜噸老師首先提出來的,目前所有的農業園區不掙錢最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人氣,人是所有產品的消費主體,人來了消費就有了,有了消費才能盈利,農業喜樂匯有花海項目、旱地滑雪項目等幾十個子項目,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能爲休閒農業園區帶來超高人氣。

4、學會營銷,並建立一支懂農業的實戰團隊

這個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快,新科技、新手段、新形式日新月異。你打個盹,就可能錯過一次發展的機會。休閒農業是鄉村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業態、新環境。比如對農民來說,土地流轉、自主開發、合資合作、產權租賃、使用權入股等概念都是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更別說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新生事物了。只有將學習、考察、調研、培訓等常態化,方能實現休閒農莊的健康發展。

還有很多休閒農業企業老闆,不知道怎麼爲顧客提供良好的體驗,其實,一個最簡單的辦事就是:換位思考,假如你是顧客你想要是是什麼?

比如:以“農耕”作爲體驗區,強調細節,追求極致,通過提供深度體驗超越顧客期望值,達到體驗營銷的目的。

目前,在農業方面的專業人才本來就嚴重潰乏,休閒農業專業人才就更顯鳳毛麟角了,而休閒農業涉及的專業領域十分的廣泛,因此,建立一個既有休閒農業專業,又具有多個專業人才參與的專業團隊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