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歷史上,朱高燧在洪熙—宣德二朝甚爲收斂,尋求自保,即便朱高煦造反失敗後,仍密約他再行舉事,也不趨之若鶩,反而自請削弱護衛特權,並不像電視劇《大明風華》所虛構,朱高燧遠比朱高煦還要陰險,首鼠兩端,將朱瞻基深深地埋葬在殺害親人、荼毒親情的萬丈深淵,使之在愧疚、悔恨中自我折磨,英年早逝。朱高煦的造反,發生在朱瞻基即位後的宣德元年,那時的楊士奇則以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輔政內閣,運籌帷幄,而不像電視劇虛構,被病榻上的洪熙帝派至朱高煦軍中做欲殺而殺不得的替罪羊。

向敬之

1

《大明風華》編劇大膽虛構,爲朱高煦、朱高燧的造反,鋪設了一個朱瞻基爲做皇帝的埋藏禍端。故而,看似過渡的十月短帝朱高熾,爲了彌合手足親情,而不惜要廢黜儲君。

朱瞻基被貶黜至金陵陪都,卻有着一明一暗的兩層深意:

明面上,洪熙帝責令朱瞻基反省,讀書養性,作爲對他造成骨肉相殘悲劇的懲罰;同時,也向正在山東造反的朱高煦、朱高燧表明:他有處置罪魁禍首的決心和行動。

《大明風華》梁冠華飾朱高熾與朱亞文飾朱瞻基

暗地裏,洪熙帝有意讓朱瞻基全面閱讀永樂存檔,瞭解軍報與民賦等朝廷情況;同時,賦予他坐鎮金陵,與江南七省的藩王搞好關係,穩定大局,爲日後平叛做好準備。

孫家女與太子妃胡善祥,也被安排一同隨侍南京。

2

在歷史上,朱高燧在洪熙—宣德二朝甚爲收斂,尋求自保,即便朱高煦造反失敗後,仍密約他再行舉事,也不趨之若鶩,反而自請削弱護衛特權,並不像電視劇《大明風華》所虛構,朱高燧遠比朱高煦還要陰險,首鼠兩端,將朱瞻基深深地埋葬在殺害親人、荼毒親情的萬丈深淵,使之在愧疚、悔恨中自我折磨,英年早逝。

朱高煦的造反,發生在朱瞻基即位後的宣德元年,那時的楊士奇則以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輔政內閣,運籌帷幄,而不像電視劇虛構,被病榻上的洪熙帝派至朱高煦軍中做欲殺而殺不得的替罪羊。

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熾猝死於宮內欽安殿。是死於縱慾而迷信丹藥中毒,還是工於計謀的朱瞻基指使內侍下毒,各有說法。是時的朱瞻基,確實不在京師,而是奉命南行祭陵,即至鳳陽祭祖陵,到金陵祭孝陵,然後在金陵籌劃遷還故都之事。

歷史上的永樂帝和姚廣孝

龍興於北平的永樂帝,爲了實現天子守國門,近距離防患蒙古諸部的侵犯中原,於永樂四年開始在北平修建新都,歷時十四年建成,但在永樂十九年發生大火,焚燒了前三殿。永樂帝堅持重修,同時加緊連續北征和繼續遣使下西洋,弄得國庫空虛。

作爲儒家理想主義者,朱高熾上位伊始,積極調整國家戰略,改革內閣輔政機制,消汰臃腫的官僚體系,同時準備遷都南京。

因爲他認爲,偌大的朝廷,養南、北二都,頻頻用兵邊外,無限消耗國帑,嚴重透支國力。這是一筆昂貴的開銷。而且南方溫和,對他的身體養護有益,故而在國內無戰事的情勢下,積極謀劃遷都事宜。《大明風華》設計朱高熾準備把北京城,讓給朱高煦與朱高燧,應該就是根據朱高熾計劃自己南遷故都,而想象他爲了天下太平,而讓兩個弟弟留守北方。

朱瞻基作爲儲君,負責此事,使朱高熾甚爲放心。故而,朱高熾在病重之際,才命楊士奇書寫遺詔,召回朱瞻基。

朱瞻基如其皇祖永樂一般,崇尚武功,也好大喜功,在其父死後,也就停止了遷都之事。

3

即便孫家女受寵,有幸隨夫南行,但不是被牽連貶黜。她極受朱瞻基寵愛,隨行照顧起居,自是當然,但不是作爲宮嬪隨侍太子至南方待老。

朱瞻基成了宣德帝。他愛孫家女多一些,但不敢擅改兩任先帝既定的胡皇后。

電視小說,經常表現皇帝禮遇皇后,而愛與貴妃纏綿。宣宗亦然。

宣宗經常翻孫貴妃的牌子,無猜的情愛更見真摯。

后妃冊封在憑證上是有區別的。胡皇后金寶金冊在手,孫貴妃只有證書而無印信。

宣宗自然不想老情人受委屈,於是向張太后懇請,“制金寶賜焉”。

貴妃有金寶金冊,自明宣德元年五月孫貴妃始。

妃嬪只要皇帝寵愛,便足以同皇后平起平坐,甚至所得要比皇后多得多。

孫貴妃在身份憑證上,與皇后平等了。

《大明風華》湯唯飾孫若微

同時平等的,還有她們與共同的老公明宣宗結婚十八年多,一直無子。

孫貴妃急壞了。胡皇后生了順德、永清兩公主,孫氏一無所出。

孫貴妃應該是從偷樑換柱的典故中總結了經驗。她買通了身邊的宮女,許以重重的承諾,讓她們分批次地半夜趁孫貴妃起牀的空檔,赤條條地鑽進宣宗的被窩。

這個珠胎暗結的華章,半夜在貴妃的室內上奏,自然不見於“專司皇帝交媾之事”的敬事房的記載。當然,敬事房太監會記下一夜,某夜宣宗在孫貴妃房裏過夜。

某宮女懷孕了,這是真的。

孫貴妃懷孕了,那是假的。

待到分娩出結果時,孫貴妃生了皇長子。

雖然有人認爲清人寫明史,未必全真,說孫貴妃假孕盜子瞞不過精明的張太后的法眼,應該是同情胡皇后而挖苦孫貴妃,故意將孫貴妃生子寫作盜子。但,仔細一想,卻沒有這個必要,就是盜子那也是宣宗的種,孫貴妃完全可以由皇帝指定,收爲嗣子。修《明史》的清帝乾隆,生母是雍正的偏妃,嫡母纔是皇后。

“而英宗生母,人卒無知之者。”後宮弄掉一個人容易,但不被後來上位的英宗追查,可以說被做得天衣無縫。這不是一種非常手段,是難以完成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