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癌症都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癌症在康复期确实不能太大意,但如果太过于小心,也是无益的。那么癌症康复期应该注意什么呢?有哪些做法不对呢?

癌症患者错误做法

错误1:怕复发

结束化疗后,病人出院康复,此时,很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的心理,时刻担心肿瘤卷土重来。有些人对饮食、作息甚至运动的要求极为严格,仿佛生活在“保鲜盒”里,怀疑致癌的食物一点不碰,稍不舒服便要卧床休息,身体不适便忧虑重重。

“心态平衡,维护免疫功能,听从医生指导很重要。”肿瘤的发生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密切关系,而长期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可降低免疫功能。如果时刻担忧病情复发,反而会“怕什么,就来什么”。病人应该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平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律。

复发机率和肿瘤的性质、种类有关,也与前期治疗有一定关系。“肿瘤的初次治疗非常重要。如果采用了不规范的治疗方案,客观上会对复发率有一定影响。”以淋巴瘤为例,目前50%的病人可以实现临床治愈(即五年以上不复发),但有40%的病人会出现复发,复发病人有一半以上可能发生耐药,造成疗效不佳。

病人不遵从医嘱,也会造成复发风险增高。“有些淋巴瘤病人以为化疗做到肿块消失就可以结束治疗了,实际上是错误的。”肿块消失后,病人仍需接受两个疗程的化疗,进行巩固。

错误2:怕过劳

“肿瘤康复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必过于担忧。”有的病人接受抗癌治疗后,身体比较虚弱,担心自己过劳,出院后有段时间少运动,甚至连性生活都不敢过。其实,康复病人可以正常过性生活,但不宜劳累,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肿瘤康复者需要保持适度运动。”运动时可根据体力和当天身体状况,每天坚持半小时到一小时。刚出院的病人不要马上开始跑步,更适合快步走,运动量以身体微微发热为宜。此外,太极拳、做操、游泳也适合康复期病人,打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则暂缓进行。

错误3:猛进补

出院后,家人心疼病人,往往会买来人参灵芝等补品,或天天煲药材进补。“合理运用中医药,有助于调理身心,改善食欲,提高免疫力,但也要当心‘过犹不及’。”过度进补会令身体吃不消。

中医药方案作为抗癌治疗的有益辅助方法,不能取代和影响到规范的抗癌治疗。如采用中医药调理身体,不宜相信所谓的“祖传秘方”,而应到正规中医院就诊,并选购质量可靠、安全性有保障的中药材。

错误4:勤“补工”

年轻病人出院后,往往会出现“补课”心理。他们大多是职场中坚、骨干,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因病耽误工作和晋升,容易心理失衡,希望康复后用加倍的努力和热情以及出色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和生病前一样,不比其他同事差。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病意味着以前的工作生活模式出现差错,让身体无法负荷。抗癌治疗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审视自我、拨乱反正、重新出发的机会。康复期的首要任务是养好身体,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踩着适度的节拍前进,这比急于在工作中“上位”要重要得多。

康复病人需要心胸开阔,心态乐观。有些肿瘤病人出院后,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幸福的意义,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性格也变得柔和圆通。例如原来的职场“忙人”变成旅游“达人”,有些人挥毫泼墨,养花种草,做义工助人。

错误5:学习模仿别人

很多病人之间都会交流,目的就是树立信心,相互鼓舞,但是有的病人交流治疗方案,癌症是不一样,治疗方案也是不同的,一个人的治疗方案不适于另一个人,因此不能模仿。

癌症是一个持久战,因此,做到乐观、积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才是康复关键。

康复期患者需要迈过4道坎

1.肢体功能障碍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因为副作用的影响,会出现例如关节活动不畅、行动不便等肢体功能性障碍,这些问题是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根据医生建议帮助病人进行科学的康复治疗。

2.情绪化的心理问题

由于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痛苦,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易怒等心理问题,发病率达4成以上。消极的情绪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导致肿瘤卷土重来,这时需要家属帮忙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必要者可通过药物来调整。

3.疼痛

癌症带来的疼痛会出现在各个时期,其中包括治疗造成的损伤和后期非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疼痛。除了使用药物,还可以选择适量运动、理疗等缓解疼痛。

4.免疫力下降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问题,这时均衡的膳食搭配,补充患者所需的各种营养,提升免疫力,是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的有效举措。

以上就是癌症患者康复期的一些错误方法不可取,另外这4道坎要迈过,身体才会向着康复方向发展,否则复发或更加严重也是会发生的。

如果有需要,请大家关注“养心达人”获更多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