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上學後,很多家長都會關心孩子在上學時的生活,其中,在學校裏跟其他小朋友的相處情況也是家長們非常在意的事情,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別人欺負。有些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負的時候,家長總會氣憤地讓孩子反擊回去。但到底是什麼原因纔會導致孩子容易被其他孩子欺負呢?父母又該怎麼做?怎麼避免孩子被欺負?其實關鍵還是在父母的教育和做法。

莉莉一如往常的到學校接了言言放學,看着言言不像往常那樣,興奮地描述在學校遇到的開心事,反倒是一聲不吭地牽起莉莉的手,這讓當媽的感覺不對勁。到了車上後,莉莉問言言:“發生了什麼,跟媽媽說一說好嗎?”這一問,言言再也忍不住了,抽噎着告訴莉莉今天發生的事情:“下課的時候,我們在玩鬼抓人,有個同學故意伸出腳來絆倒我!”言言邊說邊撩起褲管,腳上有着輕微破皮的傷口,莉莉問孩子“那你後來怎麼做呢?”言言帶着有些憤怒的語氣說着“我跑去告訴老師了,但是老師那時候在忙,沒有理我,我就自己回教室,再也不跟他們玩了!”莉莉說她能夠明顯的感受到孩子的委屈,但是當下她只能給孩子安慰,其實也是因爲她並不知道該怎麼做纔對。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這是每一位家長在孩子上學的時候都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當孩子要開始上學的時候,勢必得離開父母親的“保護傘”,也有很多事情必須要學着自己去面對解決。在家中倍受呵護的孩子,若是遇到不公平的待遇,甚至是被其他孩子“霸凌”的時候,一般來說首先會選擇跟老師、家長說。但是面對這樣的問題,作爲父母更應該要先去理解,到底爲什麼我的孩子會被欺負?

一、爲何孩子會被欺負?

面臨孩子在外被欺負時,我們更應該先了解主因,先理清孩子被欺負的原因是什麼,到底是因爲自己的孩子性格太“老實”,還是別的孩子太霸道,找出原因再想辦法解決,纔是正確的思路。

1.孩子的心比較軟,不知道原則與底線

許多時候,孩子會因爲比較善良,心比較軟,在面臨他人請求的時候,就算自己不願意也不知道要拒絕別人,即便知道那是不對的,也會委屈自己接受。這種心理是因爲希望能被他人認同,但在一次次的妥協之下,其實並不會換來更多的認同,反而讓其他性子霸道的孩子得寸進尺。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2.過於謙卑,總是一味的退讓

一些孩子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家裏受到的束縛太多,或者家庭教育方式太嚴苛,經常打罵孩子,就會導致孩子逐漸形成怯懦的性格,不敢去爭取需要的東西。有時候明明自己很想要這個玩具,但是害怕跟人爭搶引發矛盾,乾脆掩飾自己的需求,甚至強調自己不需要,久而久之,大家會逐漸忽略他的想法。

3.缺乏氣場,不知道要適時的反擊

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種矛盾時,孩子總是更習慣忍讓,不敢主動去爭取自己的權利,這就很容易讓別人覺得他好欺負。這樣的孩子在集體中也非常低調,甚至可以說沒有存在感,久了之後他們自己也會覺得被忽視也沒什麼大不了。

在瞭解孩子爲什麼會被欺負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學着來教導孩子,主要被欺負的原因,還是與心理有很大關係的。一般來說被欺負的孩子,會很習慣壓抑自己,而且相較之下也比較自卑、不敢爭取自己的權力。正因爲如此,更容易被他人給忽視,但是面臨這樣的問題,作爲父母的,又應該怎麼做纔對呢?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二、孩子被欺負,作爲父母應該怎麼做?

作爲父母在面臨孩子被欺負時沒有作爲的話,孩子就很容易產生偏激的想法。有些孩子會用同樣的手段去欺負其他的孩子,而有的會一直憋在心裏,孩子總是被欺負,負面情緒不斷累積,久了肯定會爆發的。

1.不強迫孩子複述被欺負的場景

不要一直強迫孩子說出自己被欺負的經歷,讓他一遍又一遍去回憶自己被欺負的場景,這樣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二次傷害。如果孩子不願意過多描述當時的場景,家長就不要再追問,與老師溝通會更好。

2.別急着反應,給孩子時間

不要着急問孩子,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哭訴時,嘴巴就像連環炮一樣,一連串的就問了好幾個爲什麼,爲什麼沒有打回去?爲什麼沒有告訴老師?爲什麼沒有罵他?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很強的壓力,甚至覺得父母有些咄咄逼人,如此一來孩子更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3.不要在孩子面前有太大的反應以及情緒,而是要多注意孩子的反應

應該要了解孩子的意見,適時的詢問是否需要父母幫忙?若是要幫忙,希望怎麼幫忙?如果不需要,那又會怎麼做?作爲父母的,應該要顧慮孩子的心情,以降低他們心中的恐懼,並適時引導孩子去反思。

4.拓展孩子的社交生活圈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拓展自己的交友圈,陪着孩子去接觸其他良好的社交圈子,讓孩子交更多的好朋友。家長要多多觀察孩子間的互動,也可以參與其中,跟孩子一起玩耍,培養良好的關係。這樣孩子就會逐漸明白什麼樣的交往方式纔是正常的,再遇到不公平的對待時,孩子會更主動捍衛自己的權利。

孩子被欺負時承受的壓力很大,若是這時候又給孩子來自家長方面的壓力,那隻會起到反效果。遇到這種事情,家長更要做的是陪伴孩子、瞭解孩子、引導孩子。那麼在還沒遇到霸凌之前,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前“預防”孩子被欺負呢?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三、該如何“預防”孩子被欺負?

在脫離父母的保護後,孩子難免都會遭遇挫折,被別的孩子欺負也是比較常見的情況,那麼作爲父母的,又應該怎麼避免孩子被欺負呢?

1.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

有很多孩子會錯把欺負當成玩鬧,這其實也跟父母的教育有關。因爲多數父母常常會教導孩子要和他人好好相處,不要跟別人發生矛盾,但卻沒有和孩子說如果對方已經有一些不禮貌、不友善的言語或者行爲時,應該要“勇敢拒絕”。

2.培養孩子大聲表達

對於性格比較敏感、容易退縮的孩子來說,別人的看法和評價會給他們帶來很深的影響。這時候我們更應該要陪伴孩子說說話,讓他試着表達自己,並且還要告訴孩子,只要認爲自己沒做錯,就不要遷就別人,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3.告訴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該怎麼做

有的孩子面對衝突和矛盾,總是感到束手無策,而作爲家長我們應該提前告訴孩子:“如果別的小朋友欺負你,你就應該保護好自己,並且向大人尋求幫助。如果老師沒理會,那麼就回家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永遠是孩子堅強的後盾。”這樣孩子在面對別人的欺凌時,才更有底氣,也會及時向家長尋求幫助。

即便培養了孩子這些習慣,有些孩子在面臨被欺負的時候,仍舊很有可能反應不過來,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較溫柔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當做經常欺負的對象。想要讓孩子不容易被其他人欺負,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要更注意這些事情!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四、父母這麼做,不用擔心孩子再被欺負!

即便把自己的孩子教的很成熟,但是其他孩子仍舊是得寸進尺,反而會讓孩子更容易受到委屈、欺負,我們又應該怎麼做?

1.多和孩子溝通,而非一味讓孩子“聽話”

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喜歡給孩子立下各種各樣的要求,但是孩子年紀尚小,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原因,所以偶爾也會耍性子反抗。對於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多通過道理說服孩子,而不是一味強制孩子聽話,這樣有助於他們形成更獨立的人格。

2.面對欺凌,告訴孩子要會反抗

父母要明確的告訴孩子,面對別人的欺凌不能一味的逃跑,應該第一時間大聲喊叫尋求老師的幫助,甚至是在別人打你的時候勇敢的打回去。如果只懂得默默忍受,那麼只會讓霸凌者得寸進尺。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3.父母以身作則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會遇到這樣不公平的現象,家長生活中也會遇到這種事情。最常見的就是帶着孩子去遊樂園,排隊的時候被別人插隊,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機會,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親身向孩子示範,遇到不公平的現象應該怎麼理智處理,如何與對方溝通。

當遇到孩子在學校被欺負的時候,作爲父母的勢必得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唯有冷靜的頭腦,才能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處理問題。當孩子被欺負時,家長不僅要站在孩子的身邊支援孩子,還要告訴孩子應該怎樣處理這樣的事情,讓孩子有底氣去跟不公平抗爭。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今日互動話題:你覺得孩子被欺負時,家長應該怎麼處理?如果你的孩子遇到了這種情況,你會作何反應呢?

————————

媽咪育兒有良方,關注我瞭解育兒小知識,互動留言不要停,輕鬆帶娃不費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