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美國取消對中國匯率操縱國認定,無疑是自己打自己臉,反而對人民幣的國際形象有提升作用。美國據此指控中國利用這個體系,通過貶值本國貨幣來提振出口,同時人民幣貶值幫助中國政府抵消了美國關稅帶來的大部分影響,使得美國發動貿易戰的目的沒有達到,所以美國強詞奪理,將中國定義爲匯率操縱國。

童晨曦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美國財政部在本週一 (1月13日)宣佈,美國不再將中國列爲匯率操縱國。這一舉動是美國在釋放善意,還是另有所圖?

匯率操縱國認定本就是“無中生有”

當一個國家同外國買賣商品時,貨幣的相對價值會產生很大的不同。以人民幣爲例,當人民幣走強時,中國人在海外有更大的購買力,但中國的出口產品對其他國家來說也相對更加昂貴。當人民幣走弱時,它購買的進口商品會減少,但對外國買家來說,中國的出口會相對便宜,從而刺激了出口。

不再指控中國操縱匯率,美國在向我們示好嗎?別被這虛情假意給騙了

美國據此指控中國利用這個體系,通過貶值本國貨幣來提振出口,同時人民幣貶值幫助中國政府抵消了美國關稅帶來的大部分影響,使得美國發動貿易戰的目的沒有達到,所以美國強詞奪理,將中國定義爲匯率操縱國。歸根結底,這種定義是美國霸權邏輯下的產物。

實際上,被認定爲匯率操縱國以後,對中國影響並不太大。中國被認定爲匯率操縱國之後可能的影響是,國際資本如果認爲人民幣故意貶值,可能會加大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投入,因爲人民幣幣值會迴歸;如果認爲中國操縱人民幣升值,那就會減少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投入。但是因爲中國在金融市場具有強大的主權,人民幣並不會因爲被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而遭到做空。

因此,這一認定造成的影響更多在於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形象和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美國用這一手段抹黑了中國金融市場和中國金融市場改革的決心,讓中國走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受阻。現在,美國取消對中國匯率操縱國認定,無疑是自己打自己臉,反而對人民幣的國際形象有提升作用。然而,這種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做法只是在精神上階段性地給中國鬆鬆綁,要明白美國並不在乎中國是不是匯率操縱國——特朗普眼裏更多的是美國利益。

不再指控中國操縱匯率,美國在向我們示好嗎?別被這虛情假意給騙了

特朗普突然釋放“善意”只爲掌握談判主動

據《紐約時報》報道,對於美國財政部取消中國匯率操縱國認定的原因,部長姆努欽說:“中國提出了可兌現的承諾,在提高透明度和問責制的同時,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美國的措辭還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指出是因爲中國做出承諾,美方纔取消這一“認定”。

“商人總統”特朗普在30多年前所寫的暢銷書《交易的藝術》中提倡過很多“雷人”的談判原則,如談判者需要野心勃勃,爲了成功可以出爾反爾,對失敗者要進行強有力的回擊等等。實際上,特朗普在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後,所採用的執政策略也沿用了他的“交易藝術”,他毫不留情地推翻上任總統奧巴馬的政治遺產,不止一次地在公衆場合對希拉里施壓,在中美貿易談判中也延續了他外交戰略上的出爾反爾的作風。因此,順着脈絡對美國政府這次“釋放善意”進行分析,就不難理解特朗普政府的動機了,那就是“不擇手段地用更低的成本獲取更多的利益”。

不再指控中國操縱匯率,美國在向我們示好嗎?別被這虛情假意給騙了

因此可以看出,特朗普希望利用對華釋放善意的行爲,來獲取更多的利益。通過一個莫須有罪名,給中國扣上又拿下匯率操縱國的帽子,這樣一扣一拿,讓美國掌握了主動權。美國政府一方面在國際輿論上對中國金融領域形成壓力,另一方面在其國內對民衆展示“談判成果”。這對於要競選連任的特朗普來說十分有利,可以說成是兌現了其2016年對選民的承諾。所以可以判斷,這一次美國政府的“從善”雖然顯示出美國願意談判的誠意,但並不意味着在談判桌上的美國會做出重大利益上的讓步,對此要保持警惕。

然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簽署一定是中美貿易戰開始走向“停戰”的標誌。特朗普政府願意談判的態度是符合我國國家利益的,這不僅對中美經貿關係是一個好的轉折,對世界經濟發展同樣也是重大利好。(責任編輯:唐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