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洞天福地”指的是什麼?道教基礎知識,學道之人應該知道

“洞天福地”一詞是道教語,指的是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在現代漢語中,也用這個詞來比喻景色優美的地方,相當於“名勝古蹟”一詞。

洞天福地的說法大約源自晉代,

道教認爲天、地、水,甚至是人皆一氣所分,仙境也是“結氣所成”。

氣與氣之間相互感通,構成縱橫交織的立體網絡,

又因氣質清濁之異,而上下有別。

道教典籍《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序》上說:

“乾坤既闢,清濁肇分,融爲江河,結爲山嶽,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

洞天福地是道士修煉的寶地,多以名山爲主景,或兼有山水。

“洞天”意思是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

除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外。

道教徒還崇拜五鎮海瀆、三十六靖廬、二十四治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