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校園】南陽市第一實驗幼兒園“舊物交易節”活動掠影

.

爲增強幼兒對廢舊物品再次利用的意識,提高廢舊物品的利用率,養成崇尚節約不浪費的良好習慣,同時爲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更好地鍛鍊幼兒的膽量和當衆表達的能力;培養幼兒的理財意識,瞭解父母的辛苦,增進親子之間情感交流。南陽市第一實驗幼兒園於2018年11月13日-11月22日上午7:30—9:00在幼兒園多功能廳舉辦了以“變廢爲寶 愛心無限 崇尚節約 低碳環保”爲主題的“舊物交易節”。

爲了吸引顧客,小店主們各出奇招:精心設計招牌、熱情介紹商品、還有各種大優惠和買一送一活動,讓顧客心動不已。

琳琅滿目的商品質優價廉

小顧客們仔細地挑選商品

收穫滿滿的店主和顧客

本次活動對孩子的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1.綠色生活、低碳消費

“小店主”通過尋舊物、賣舊物、獲回報、換新物的過程,認識到:舊物再利用,資源獲“新生”。初步樹立變廢爲寶、珍惜資源、綠色生活的理念。“小顧客”在換購、買東西的過程中,認識到:“小面額有大用途”,“你的舊物是我的寶”。1元、2元可以購買原本10元、20元甚至更貴的“商品”,培養了孩子們“精打細算”的低碳消費理念。

2.自由表達、熟練交往、規則養成

“小店主”通過主動吆喝、嘗試推銷、和氣交流的過程,語言表達更明確,交往能力獲提升;通過按胸卡編號、找位置、設攤位、擺商品,基本的規則意識得到培養。“小顧客”則通過自主選購、大膽詢價、討價還價的過程,在語言表達上,初當“顧客”的小班孩子需父母幫助,二次當“顧客”的中班孩子會更清晰,三次當“顧客”的大班孩子會更自由;在社交能力上,小班需引導,二次當“顧客”的中班孩子會更主動,三次當“顧客”的大班孩子會更熟練;在規則意識培養上,通過交易和換購,孩子們懂得了想要什麼,就需要用錢或同價值的物品去“買”或“換”的基本交易規則。

3.現金交易、數學應用、“財商”形成

“小店主”在標價、收錢、找錢的現金交易中可認識1元、2元等面額的人民幣,學會人民幣的加減,初步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感受數在實際中的應用。爲了快速出售商品,買一送一、送紅包、大聲吆喝等促銷手段,有利於“財商”形成,交易觀念啓蒙,營銷能力培養。“小顧客”除了感知數的加、減在實際中的應用,在買的過程中,也認識到:人民幣很有用,買東西不發愁,買舊物更實惠,性價比很重要,貨比三家選精品。其理財意識逐步形成。

4.親子協同、動手動腦、創意無限、審美提升

“小店主”開店前,在家長幫助下,尋找、整理閒置物品,共同定價,想店名,動手製作、美化店鋪招牌,這個過程,有益於孩子動手能力的提高、審美創新意識的培養、親子感情的加深。“小顧客”在家長的陪同下,認真挑選商品、貨比三家,篩選更好、更完整的商品購買,提高了審美能力,加深了親子情感。 責編:王兔兔

傳播新聞信息,凝聚社會正能量

歡迎更多新聞資訊來稿,來稿投遞:[email protected]

廣告合作:15503770175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