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邳州市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在位于官湖镇授贤村的邳州艺栈开展邳州“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志愿服务暖冬活动。时值三九,寒风凛冽,但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暖意融融,翰墨飘香,一片热闹景象。书法家们龙飞凤舞,在鲜艳的红纸上写出一副副透着喜庆、写满祝福的春联。一幅幅精彩的书法作品,一句句吉祥如意的春联,既写出了广大农民对新年的期盼,也描绘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李克年、朱廷九、张恒成、惠聪颖、佟士委、范延通等书法家挥毫泼墨,风格迥异,一幅幅饱含真情的春联,一句句祝福跃然纸上,满怀深情地用笔墨为村民现场书写春联、福字。一副副或苍劲有力、或雄浑大气、或飘逸灵动,散发着浓浓墨香的大红春联展现在大家眼前,喜庆的联语充满了浓浓的年味。他们不光书法写得好,而且书写认真,引得不少群众前来观看并免费领取他们书写的春联。村民们既拿到了春联又陶冶了情操,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提前送去了2020年新春的祝福。一位老大妈说,书法家现场书写的春联很有艺术感,而且还散发着一股墨香,比印刷品春联好得多了。本次活动,共计为当地村民书协春联二百余幅,把新春祝福以春联的形式送到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深受群众欢迎。春联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祝福,更是文化的传承。这次组织的义务为村民写福字、送福字、写春联、送春联,就是把我们美好生活通过这样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村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也为村民们送上了最诚挚的新春祝福,希望他们的日子就像火红的对联一样红红火火。虽然春联形式和内容上有诸多的变化,但不变的永远是那喜庆的红色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体春联逐渐取代毛笔写就的春联,年味也越来越淡。为即将到来的新春节日营造喜庆气氛,也为回归中国传统的毛笔写春联风俗。

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笔墨飘香,温暖群众。义务写春联红红火火地进行着。寒冬腊月,又是在外边写春联,虽然辛苦,但是书法家们乐在其中。书法家们以苍劲有力、如行云流水的笔法,在红红火火的纸上挥毫泼墨,为现场的村民书写量身打造的最合心意的春联!

遒劲飘逸的笔风、饱满潇洒的字体,请春联群众对书法家书写的春联和大红“福”字赞不绝口。看着书法家们写春联,实在是一种享受。由此感慨万千:

“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过年贴春联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风俗,也是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中国,春联的出现,几乎和印刷术一样古老,但两者合而为一却是近几年的事。印刷体春联的出现,再次证明了我们处在一个“新意迭出”的时代。可是,印刷体春联千篇一律。印刷体春联给我的印象,一言以蔽之曰:丑。没有手写体有味道。以前写春联的风气,在这种印刷体春联的冲击下不断弱化,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群众中已是日渐衰微,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张贴印刷体春联,虽然缺少那种墨香,让人感到某种失落,但对于多数人家来说,张贴印刷体春联总算有胜于无,图个祥和了。

春联,俗称对联、联语,雅称楹联。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最普及、最受欢迎的文学艺术形式。它的渗透力、实用性以及覆盖面,是现今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春联,文化之美的集中体现。春联上,那美好的词句和美轮美奂的书法像吉祥灵动的鸟儿,能引领我们行走在春天里,那是文化的春天,是古老而年轻的春天。

我非常喜爱春联。它不仅句子工整,格调优美,雅俗共赏;而且可以用来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记史和感叹等。好的对联是一首美妙的诗,是一幅精美的画,给人以深沉的启迪与美的享受。红艳艳,亮灿灿,每当看到那些贴在家家门口的春联,我都感到异常亲切,对它怀有一份痴情、一份春恋。这是因为少年时我和它们有着特殊的情缘。

过去每逢春节,写春联贴春联是每个人家的大事。写春联,在我看来,首先要书法好,其次要联子对得好,而这两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若是二者兼备,非饱读的老儒或青年才俊不可为之。记得小时候,过年,父亲写得一手好字,都是自己写春联。买来红纸,裁纸写春联,写好凉干后,母亲打好浆糊,我们就帮着父亲贴春联。春联,给了我一个缤纷的世界。春联,使我的眼界变得更宽广了。在婚丧嫁娶或喜庆节日里,家乡淳朴的风俗依然时兴在门窗上贴上自己喜爱的对联。由于我特别感兴趣,只要谁家贴上对联,是一定要去看的。尤其是那些结婚办喜事的对联,诸如“西阁画眉张京兆,东床袒腹王右军”、“成全两家儿女意,了却一片父母心”、“幸有彩轿迎淑女,愧无琼浆宴佳宾。”等等,都把历史的典故,喜庆的气氛,美好的祝愿和新鲜的知识留在了我的心田。春联,在我们最渴求知识的时候,给我们送来了汩汩不尽的知识源泉。春联,在我那落后的故乡,在我那贫瘠的童年,它是我最好最丰富最直接而又用不着花钱去买的书籍。常有一些报刊的编辑来信问我,最早受什么文学书籍或哪位作家的影响而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我回答说,在接触文学作品之前,是那些楹联给了我文学和生活方面的知识,楹联是我诲人不倦的启蒙老师。

现在,我每年都创作一些春联发给一些报刊、网站。每当我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看到那亮灿灿、红艳艳的春联发表或在平日看到漂亮的楹联时,我的心头总有些激动,总感到亲切,甚至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感激与崇敬之情。

对于这次义务写春联活动,前来请联的人们纷纷赞许义务写春联活动意义非凡,感谢书法家们送来了新年慰问,让他们感觉到春的暖意。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欢庆传统佳节、呕歌盛世华年之时,邳州的书法家们,把手写春联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中国人的文化符号传递下去,可喜可贺,让人欣慰。老人们说,就是想发挥余热,为社会出点力,让大家红红火火地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春节前夕,也是一年最忙的时候,书法家们舍小家,顾大家,发挥余热,不吝笔墨为群众义务写春联。这种精神,更值得称赞和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