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说夫妻俩原来是下岗职工,曾经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自从做起了地锅粥的生意,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如今儿子已经在南京工作,安家买了房子。夫妻俩时常开着俏皮的玩笑,男人喊媳妇稀饭西施,女人喊男人大官人,有时甚至有点打情骂俏,但是都不失大雅,引得买粥的顾客哈哈大笑。

这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粥香不怕巷子偏。

母亲特别喜欢喝粉浆,所以我几乎每天晚下班都要给她买一杯豌豆粉浆。下班顺路卖粥也不少,唯独庄姐地锅粥,在一个偏僻的S弯巷子里,天天却排起了小长队,我也是拐弯抹角非她家粥不买。

不知庄姐全名,只见门牌上写着庄姐地锅粥,是个夫妻店,在一个不足二十平方的小屋,每天下午三点开始整齐的摆放着十桶熬了一天的地锅粥,打开桶盖,满屋热气腾腾飘着各种粥的香味。

其实庄姐的粥比别家的粥价格还是稍贵了一点,但是她家的粥,天天就是不够卖的。用母亲的话说,因为她家的粥有“饭味”,尤其是粉浆,别的粥铺多是豌豆面熬粥,但是她家的粥,却是下了功夫,豌豆冷水泡一夜,然后用机子打出浆汁过滤再小火慢熬,绝不中途加水,稀稠均匀,细腻滑香,从没有过其他卖粥的糊锅味,或剩粥味。

庄姐夫妻俩,年龄大约50多岁,有点夫妻相,都瘦高个,瘦长脸,脸上永远挂着满足的微笑,眼角开着两朵相同的小菊花。他们穿戴整洁,从不穿卖粥人常穿的围裙,护袖,有时是夫妻俩同时白裤、黑上衣情侣装,有时是男人一身白衣革履,头梳锃亮,女人旗袍花鞋,秀发如墨,从他们身上绝看不到半点卖粥人的扮相和饭渍。

夫妻俩时常开着俏皮的玩笑,男人喊媳妇稀饭西施,女人喊男人大官人,有时甚至有点打情骂俏,但是都不失大雅,引得买粥的顾客哈哈大笑。

手机支付方便了收钱,支付到账的语音铃声,此起彼伏,对于夫妻俩听起来像一首欢快的歌。有顾客给他们粗略算过账,一元钱一舀子粥,一桶大约五、六十舀子,十桶粥约一天能卖500--600多元,除去本钱,这在这个小城市也是一个不低的收入。

听说夫妻俩原来是下岗职工,曾经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自从做起了地锅粥的生意,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如今儿子已经在南京工作,安家买了房子。每个节假日儿子非让夫妻俩放个小假,去南京旅游度假,提起这事,夫妻俩眼角又增加两朵骄傲的、幸福的太阳花。

每天都能感受到他们对平淡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感受到日子如粥,你得用心慢慢熬,才会有滋有味,才会过的热气腾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