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鋪網訊重磅消息,合肥知名大V在新浪微博發佈了合肥2019年重點工作的圖片。

  根據圖片內容顯示,合肥2019年工作安排將聚焦“強動能”,加快科學中心建設。高標準推動合肥濱湖科學城建設,積極申報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

  加快量子創新院,中科大高新園區建設,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深化大院大所合作,深入推進“全創改”。

  1

  合肥濱湖科學城

  正式揭牌

  2018 年對於合肥濱湖科學城來說無疑又是重要的一年。

  6 月,《合肥濱湖科學城( 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 總體規劃(2018-2035年)》正式啓動招標,合肥濱湖科學城“輪廓”初現。

  10月9日上午,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肥濱湖新區)正式揭牌!

  本次規劃期限爲2018-2035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分爲濱湖科學城、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個層次,幾乎就是合肥未來20-30年的發展方向。

  其中,濱湖科學城規劃面積491平方公里。包括包河區、蜀山區、廬陽區和肥東縣、肥西縣等部分區域,覆蓋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出口加工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和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蜀山經濟開發區、包河經濟開發區、安徽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等4個省級開發區。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繼北京懷柔、上海張江之後的全國第3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包括蜀山區、廬陽區及包河區部分區域,用地面積約102平方公里,分爲國家實驗室區、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教育科研區、規劃發展區。

  本次重點規劃範圍爲國家實驗室區、規劃發展區及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用地面積約90平方公里。

  2

  最新規劃圖曝光

  濱湖+高新兩大核心

  關於濱湖科學城的最新規劃,近期也被曝光。在產業、環境、交通軌道等各方面都劃定了目標。

  產業:兩核兩帶多組團

  濱湖科學城規劃的兩大核心區分別是:

  1.綜合服務核:以省級政務中心爲主體,集聚科創、金融、商務、會展、文旅等資源要素。

  2.創新引領核:建設國家實驗室核心區、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教育科研區和規劃發展區。

  從地圖上看,兩大核心區主要範圍在濱湖和高新。

  兩條發展帶分別是:

  1.科創產業帶:沿方興大道相向拓展,串聯空港、廬陽、蜀山、高新、經開、肥西、濱湖、包河、肥東等重要科創資源和產業節點。

  2.江淮運河——巢湖生態保護帶:以江淮運河——巢湖沿岸爲主體,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水系爲依託,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生態景觀品質。

  此外,圍繞”兩核“、”兩帶“,在濱湖科學城外圍規劃了多個組團,結合既有優勢協同發展。

  分別是:空港國際合作組團、西南高端製造組團、東部新興產業組團、新站未來科技組團、半島生態科技組團。

  交通:10條軌道+米字型高鐵網

  規劃到2030年,主城區範圍內共規劃1—9和S1號線,10條軌道線路,總長467.5公里,軌道密度0.48km/km。

  航空:打造“空鐵聯運”的國際4E級樞紐幹線機場。

  鐵路:構建“一橫兩縱四射”的“米”字型高速鐵路樞紐佈局,實現合肥與主要長三角城市“1.5小時出行圈”、與全國重要城市“3小時出行圈”。

  公路:打造合肥“多環多射”的多層級高速公路系統,強化和提升全國重要公路樞紐中的地位。

  水運:以“通江達海”爲目標,加快江淮運河等重大水運設施的建設,形成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航運體系上的重要集疏運樞紐。

  在城市內部交通網絡結構中,“一主二輔十二聯”的佈局很明確,基本在濱湖科學城範圍內的各個角落,都能順暢出行。

  一主:1條貫穿濱湖科學城快速通道,即方興大道快速主軸線。

  二輔:2條輔助型高快通道,即高速半環(南環+西環)、深圳路-新橋大道快速線。

  十二聯:12條快速聯接線。

  生態:藍綠交織、城湖共生

  依託良好自然山水優勢、規劃形成“一帶、三模、多廊、多圈”空間結構,讓城市生長在森林中,打造綠色生態智慧人文科學城。

  一帶:江淮運河

  三模:西北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生態綠模、西南紫蓬山生態綠模、巢湖-大圩生態綠模。

  多廊:依託十五里河、塘西河、區內主要幹道形成多條生態廊道。

  多園:構成科學城“羣湖氣質”的多個湖泊公園,包括和睦湖、方興湖、卓越湖、錦繡湖、南豔湖、翡翠湖、紫雲湖、柏堰湖、王咀湖、張公塘、焦湖-寶教寺湖。

  3

  打造國家實驗室和科學中心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中提到,合肥將建設濱湖科學城,其中包括國家實驗室核心區、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教育科研區和成果轉化區,從而打造國家實驗室和科學中心的重要載體和集中展示窗口。

  在高新區佈局建設國家實驗室核心區和成果轉化區;包括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中科大高新園區、合肥先進光源、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合肥創新院等。

  圍繞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建設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位於董鋪島及北部的三十崗鄉,包括現有的全超導託卡馬克、穩態強磁場,擬建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

  依託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建設教育科研區,規劃發展區位於國家實驗室核心區以西,爲未來發展預留空間。

  據介紹,目前國內外著名的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多數都有重要載體,例如日本筑波科學城、北京懷柔科學城、上海張江科學城等。因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規劃建設濱湖科學城。

  4

  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

  積極申報中

  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

  合肥濱湖新區(濱湖科學城)建設方案已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建議國家儘快批覆同意。

  合肥發改委:爭取國家級濱湖新區獲批

  合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爭取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儘快獲批,紮實開展新區(濱湖科學城)規劃編制和體制機制研究。

  2018年,合肥要按照國際標準規劃建設濱湖科學城。

  未來5年,合肥要高標準規劃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濱湖科學城,全面提升參與全球科技競爭合作能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