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v6普及以後,按其地址冗餘量可以平均到全球每個用戶有100個左右的地址,所以個人的網絡應用及社會的物聯網應用將是最重要的應用場景。

2017年11月26日兩辦發佈的《推進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中規劃,要用5到10年時間,形成下一代互聯網自主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IPv6商業應用網絡,實現下一代互聯網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應用,成爲全球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重要主導力量。其中到2018年末,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2億,在互聯網用戶中的佔比不低於20%;到2020年末,IPv6活躍用戶數超過5億,在互聯網用戶中的佔比超過50%;而到2025年末,我國IPv6網絡規模、用戶規模、流量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網絡、應用、終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聯網的平滑演進升級,形成全球領先的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產業體系。

那現在我們的IPv6真實佈署是什麼情況呢?相信已經有不少用戶體驗到了IPv6的服務,而據相關測量結果,目前中國移動已經有10.95%測量值,中國電信有4.06%的測量值,中國聯通有2.23%的測量值。按其2018年10月份的運營數據來看,中國移動9.19436億用戶,則有超9000萬人的IPv6用戶數,而中國電信的IPv6用戶數爲2030萬人,中國聯通的IPv6用戶數爲900萬人,再加上教育網的1000萬人,目前中國IPv6用戶數總計約爲1.3億人。

好像相比計劃還少了一點,不過現在的數據都是估算值,按時間推算,近期應該會有主管部門發佈中國IPv6規模部署行動1週年的成果數據。

那最後再問各位一個問題,在已支持的IPv6服務中,各位覺得相比IPv4有何體驗上的不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