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同齡人是從香港電視劇或電影中知道“洗錢”一詞的,例如《五億探長雷洛傳》的原型總華探長呂樂,呂樂縱橫黑白兩道,收取賄款,並在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前一年(1973年)移民加拿大,直到2010年在溫哥華去世。

不過呂樂的事情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距離今天比較遙遠。

現在歐美警方正在追查的大型洗錢案是——丹麥丹斯克銀行洗錢案,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克蘭等東歐國家犯罪分子通過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洗錢。

而且根據路透社11月20日最新的報道,全球大型銀行之一,德意志銀行也被牽扯入丹斯克銀行洗錢案,德意志銀行曾是丹斯克銀行在愛沙尼亞的代理銀行,這也意味着案件規模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9年2000多億美元,或成歐洲史上最大洗錢案

2017年,丹麥《貝林時報》爆料:2007—2015年,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涉嫌爲一些東歐國家犯罪分子洗錢,時間跨度長達9年。

丹斯克銀行是丹麥最大的的銀行,擁有丹麥三分之一的存款。根據丹斯克銀行網站介紹:丹斯克銀行最早可以追溯到1871年,距今147年。

《貝林時報》最早報道稱,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的洗錢金額爲39億美元。

當時,39億美元的洗錢案並未引起大家的重視,但隨着調查的深入,涉嫌洗錢的資金逐步上漲到80億美元、300億美元。

今年10月份,丹麥律師事務所Bruun&Hjejle發佈內部審計結果顯示,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目前共有2340億美元的“可疑”資金。

但律所無法查明這些盈利豐厚的非居民公司儲戶背後到底是誰,因爲這些客戶的資金早已流向全球錯綜複雜的離岸公司。

丹斯克銀行官員預計,2007年至2015年間,該行與6200名“可疑”客戶開展了業務。

《金融時報》報道,一項獨立調查發現,丹斯克銀行旗下愛沙尼亞分行曾在2007年至2015年間大規模洗錢,其中,2013年是最猖獗的一年,這一年裏該分行經手的俄羅斯資金多達300億美元。

據美國財經網站ZeroHedge報道,俄羅斯等東歐國家不法商人通過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洗錢的主要方式是:鏡像交易。“鏡像交易”中,交易雙方都是同一方,先是用盧布賣出,然後用美元買進。

目前已有至少15國展開調查,美國司法、財政部門以及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已經加入對丹斯克銀行的聯合調查。

隨着調查逐步深入,除了丹斯克銀行外,一些其他銀行業牽扯進來,例如上文提到的德意志銀行。

丹斯克銀行早就知曉愛沙尼亞分行涉嫌洗錢?

案件的逐漸發酵,也讓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不少涉嫌洗錢的“黑料”被曝光。

俄羅斯央行副行長10多年前就警告過

據《金融時報》報道,俄羅斯央行副行長安德烈·科茲洛夫(Andrei Kozlov) 2006年曾出訪愛沙尼亞,當時他正在打擊洗錢活動。借出訪的機會,他向愛沙尼亞官員反映,說該行的某些客戶涉嫌逃稅、貪腐等金融犯罪。

俄羅斯央行擬定了一份黑名單,黑名單中的人全都因爲涉嫌金融犯罪被俄羅斯銀行系統拒之門外。俄羅斯央行曾向愛沙尼亞銀行業監管機構金融管理局投訴,說黑名單上有很多人都是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的客戶。

但是三個月後,科茲洛夫在觀看一場足球比賽後離場時被人開槍打死。按照俄羅斯法院的判決,這是一起僱兇殺人案,買兇者是個商人,因不滿科茲洛夫的反洗錢運動而下此毒手。

俄羅斯央行副行長被槍殺

銀行僱員也早已用一英鎊發現洗錢證據並上報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一位交易員也早在2012年就發現了涉嫌洗錢的證據。

位於哥本哈根的丹斯克銀行大樓

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交易員威爾金森在處理文件時發現:有家名爲Lantana Trade LLP的倫敦公司連續多日每日轉賬一百多萬美元,大約五個月內通過愛沙尼亞分行轉賬4.8億美元。

威爾金森花了一英鎊下載了該公司的一些文件,其中一些內容讓他感到很荒謬。Lantana在遞交給英國公司註冊處的一份文件中竟然稱自己淨資產爲零。淨資產爲零,卻每天有一百多萬美元進賬出賬。

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的大樓

威爾金森又查閱了丹斯克銀行另外12名客戶遞交給英國有關部門的文件。這些客戶過手的資金以百萬計,但無一例外地報告自己僅有零星收入或資產。

威爾金森在自己英格蘭的家中

隨後,威爾金森給丹斯克銀行在哥本哈根的四名高管人員寫了封電郵,標題是“檢舉披露:愛沙尼亞分行蓄意與犯罪分子從事業務往來”。

但是威爾金森的郵件並未得到重視,2014年,威爾金森從該行離職。

威爾金森接受採訪時說:“如果你想洗錢,只需要找一家聲譽不錯的銀行,看它有沒有什麼不起眼的分行,在這種分行辦業務,人傢什麼問題都不會問你。”

不過在2015年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在關停了其非居民業務,數千個賬戶被註銷。

外界猜測丹斯克銀行管理層在2015年已經意識到愛沙尼亞分行涉嫌洗錢,但爲逃避責任,希望通過關閉非居民業務來隱瞞此事。

最終“紙包不住火”,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涉嫌洗錢的事情還是被公開報道出來。

CEO辭職、股價腰斬,天價罰金?

今年9月20日,丹斯克銀行首席執行官托馬斯·博爾根(Thomas Borgen)在發佈會上宣佈辭職。

博爾根今年54歲,在2009年~2012年間負責丹斯克銀行的國際業務,包括愛沙尼亞分行。

博爾根在發佈會上稱:“儘管我個人從法律角度來講是清白的,但我對此事仍負有責任。毫無疑問的是,我們(丹斯克銀行)在這種情況下做得很失敗,沒有達到預期。”

托馬斯·博爾根(中)

隨着洗錢醜聞發酵,2018年以來,丹斯克銀行的股價已經腰斬。

受牽扯的德意志銀行股價也接連遭受重錘,11月20日,德意志銀行股價下跌了6%,目前該行股價已經低於2008年。

德意志銀行自金融危機以來接連遭受多次鉅額罰款,目前已連虧三年,正準備通過重組來擺脫虧損。

目前丹斯克銀行愛沙尼亞分行涉嫌洗錢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只是還無法確定最終金額。

對丹斯克銀行來說,除了相關責任人可能面臨牢獄之災外,還可能會面臨高額罰金,根據之前的罰款數據,丹斯克銀行可能面臨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罰款。

2013年,由於對洗錢活動的監督不力,一些販毒集團通過滙豐銀行進行洗錢活動,美國聯邦法院最終裁定,作爲懲戒,滙豐銀行需繳納約19億美元的罰金。

2017年1月,英美監管部門因德意志銀行參與俄羅斯100億美元洗錢案,對其罰款6.3億美元。

2018年9月4日,因多年來存在管理漏洞,未能阻止洗錢,荷蘭最大銀行之一荷蘭國際集團(ING)與該國司法部門達成和解,荷蘭國際集團(ING)支付7.75億歐元罰款。

罰款不僅會對丹斯克銀行的財務狀況產生影響,還可能會對丹麥經濟產生附帶影響,標準普爾已經警告稱,洗錢醜聞可能會影響丹麥政府AAA的信用評級。

洗錢聽着離我們很遠,但可能也不遠。本週五(11月23日),界面新聞《覆盤金立死亡之謎》一文中提到,一位接近金立股東的人士傅磐霞(化名)對界面新聞記者說:劉立榮在賭博上輸了超過100億,股東們推測過,劉立榮挪用公款的數目可能在60億左右,但賭博地點不是在香港、澳門,而是在塞班。

對於劉立榮賭博輸100億的說法,有些網友認爲他涉嫌洗錢。也有網友認爲其實並沒有賭博輸100億,可能是用賭博輸錢的幌子來掩蓋某些虧損。

歡迎分享,走過路過的大爺手下點個 zan 唄 ~~

優質文章推薦:

恐慌情緒下美聯儲慫了?明年春或停止加息,這三大阻力是他們最擔心的~

沙特王儲該爲記者之死負責?特朗普:都是這世界的錯!

蒸發萬億美元,“FAANG”全員入熊!美聯儲、G20能救美股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