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李西超老師的作品中,我們看到有很多寫着“大愛媽祖”、“媽祖流芳”的作品,作爲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的禮品,贈送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此,李西超老師表示,漢字是我們國家最好的形象代表,作爲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要大力弘揚,同時也希望通過此舉爲兩岸統一和民族團結出微薄之力。爲了更好地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李西超老師從13歲時就堅持送福字送春聯活動,他表示只要還能寫,就會一直參與,並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這項活動中,真正將書法藝術繼承弘揚下去。

書法,被譽爲“無言的詩”,是數千年傳承下來的民族瑰寶,在一點一劃中抒發情感。2020年伊始,央視地標品牌規劃 遊金地全媒體採編中心有幸邀請到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農工民主黨山東省書畫院副院長李西超老師,講述他與書法的點點滴滴。

揮毫潑墨,40餘年只做一件事

“在老家莒縣,過年送福字送對聯已經成爲一種習慣,小時候看到老先生寫字受到啓發,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自此開始了與書法的不解之緣”。由於自幼耳濡目染,李西超從8歲起便真正踏上了學習書法之路,2013年春,又赴宜興受書法家朱祖根先生陶刻啓蒙,漸悟陶刻刀法。在李老師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一版印章,上面寫着“一生一世”,他向我們介紹到這版印章是當時拜請老師給刻的,希望通過這個印章鞭策自己,給自己一個警醒,將書法這件事一直堅持下去。

初心不改,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

在李西超老師的作品中,我們看到有很多寫着“大愛媽祖”、“媽祖流芳”的作品,作爲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的禮品,贈送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此,李西超老師表示,漢字是我們國家最好的形象代表,作爲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要大力弘揚,同時也希望通過此舉爲兩岸統一和民族團結出微薄之力。爲了更好地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李西超老師從13歲時就堅持送福字送春聯活動,他表示只要還能寫,就會一直參與,並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這項活動中,真正將書法藝術繼承弘揚下去。

誨人不倦,傳遞書法文化的火炬

學習書法四十多年,李老師對於書法有着自己的理解與經驗,在教習書法時,李西超要求學生一定多看真跡,隨時隨地看一眼,一點一劃細細考究,這樣每天處在書法的環境中才能一點點進步。對於學習書法,李西超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拿筆就像拿筷子,時間長了形成肌肉記憶後,下筆自然如有神助。如今國家重視書畫藝術,傳統文化需要傳承,更需要負責任的老師把每一個細節都教到。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六條屏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延續與傳承,從藝多年的李西超一直在這條書法的道路上不斷進步,不因成就而自滿,謙遜學習,將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書法藝術的創作中,讓傳統文化大放異彩。

(來源:遊金地全媒體採編中心 編輯:陳宣諾 審覈:陳坤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