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瓜多是用黃米和麥芽糖熬製,鄧雲鄉老爺爺在《增補燕京鄉土記》中對糖瓜加工說得很詳細:“麥芽糖剛剛熬成時,是咖啡色的濃漿,從鍋中盛出來,倒在撒滿面粉的石板上,冷卻以後變成一大塊。拉到這種程度,就可以取下來,把粗長的糖條,用手一段段勒細,成葫蘆腰狀,稍冷,把細腰處快刀切斷,變成僂瓜一樣的糖瓜了。

臘八過了就是小年。小年在中國北方地區通常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多是臘月二十四,在有些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甚至是正月十六或是除夕,這真是“國家大,風俗多”。但無論各地選定了哪一天,到了小年,大街上年味兒都會越來越濃,過大年開始倒計時嘍!

民間傳說小年這天竈王爺要昇天,去向玉皇大帝彙報每家功過。因此在小年裏要跟竈王爺套近乎,準備各種各樣的好喫的,像棗糕、麻糖、米餅、糖瓜等。給竈王爺喫這些,是希望他嘴巴變甜,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言好事。

小年的必備美食非糖瓜莫屬。糖瓜多是用黃米和麥芽糖熬製,鄧雲鄉老爺爺在《增補燕京鄉土記》中對糖瓜加工說得很詳細:“麥芽糖剛剛熬成時,是咖啡色的濃漿,從鍋中盛出來,倒在撒滿面粉的石板上,冷卻以後變成一大塊。做糖瓜時,把這一大塊麥芽糖敲下一塊,放在撒了乾粉的案板上加熱揉搓,最後軟得像嚼過的口香糖一樣。隨後把它弄成一個圈,套在一個抹了油的木樁上,再用一個小木棍套上來拉,拉長了再折一轉,絞成麻花狀再拉。這樣反覆多次褐色就變成白色的了。拉到這種程度,就可以取下來,把粗長的糖條,用手一段段勒細,成葫蘆腰狀,稍冷,把細腰處快刀切斷,變成僂瓜一樣的糖瓜了。”在冬天,因爲天氣寒冷,糖瓜會凝固得堅實而且裏面還有微小的氣泡,喫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竈王爺平時工作很認真,如果發現了人們的過錯,就記下來。怎麼記的呢?屋子裏的灰塵和蛛絲馬跡都是他的工作記錄,所以小年要“掃家”,徹底打掃庭院、清理箱櫃、粉刷牆壁、清除積垢。當然,這並非是要隱瞞過錯。生活中的善惡美醜,竈王爺看在眼裏,咱自己也記在心頭。只要日日省思,知錯必改,這樣年年歲歲堅持下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日子自然會像糖瓜一樣甜蜜美好。

屋子打掃乾淨後,還要寫春聯、貼窗花、置辦年貨。小孩子還要在這一天沐浴理髮,乾乾淨淨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