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阿蘭·德波頓曾經在演講的開場,播放了萊昂納德·科恩的歌曲:

“因爲他的音樂雖然哀傷,但卻有振奮人心的功效。”德波頓說,“你會感到你的悲傷並不孤獨。悲傷看似是對於正常的快樂狀態的偏離,但是悲傷其實才是人生的默認狀態。藝術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這種暗黑的本能感受。”

科恩2009年倫敦音樂會版《Hallelujah》。

德波頓當時是在談論我們的周遭環繞着各種成功學書籍,它們只是麻痹人的毒藥。

他建議大家多聽聽科恩這樣的歌曲,“通過悲傷的歌曲,我們自己的悲傷得到了舒緩。”

而且,“悲傷、傷感歌曲以及悲觀主義還有一層功效,就是提升你的性吸引力。有一個時尚雜誌很少提及的事實,悲傷能提升談戀愛的成功率……因爲戀愛關係的基礎就是共苦。”

萊昂納德·科恩去世快3年了,今天是他的85歲冥誕。他的好歌很多,故事很多,出的書也不少,可還是令人捉摸不透。他是穿西裝的搖滾歌手,是皈依禪宗的浪子,擁有很多種對抗生活的“武器”,信仰,詩歌、音樂,性愛,甚至致幻劑……

還在12歲的時候,他就想象過自己20來歲的樣子:“穿着雨衣,帶着一頂帽檐壓得很低的舊帽子,依稀只露出一雙炯炯的眼睛。......有兩三個美麗的女人愛我,卻永遠得不到我。”

他一生癡迷於女人和性,經常抱怨自己沒有女朋友。年輕的時候追求一個時裝店老闆瑪麗塔“未遂”,對方跟他說:“年輕人,到了30歲再來找我。”1964年,科恩30歲,他重遊舊地,寫下了一首詩:

“瑪麗塔

請找到

而立之年的我”

坐禪的時候,他會回憶往昔的女人,忍不住地去想“如果我們沒有分手,會是怎樣?我會把注意力集中到某個我想追、想甩、或者想破鏡重圓的女人身上,然後設想40種最有可能跟她發生的事情。過不了多久我就疲憊了。”

科恩從不拒絕愛情,但不曾真的走進婚姻。65歲時,他跟小25歲的麗貝卡求婚,但後來反悔,跑去修行了。在他眼裏,婚姻是極端嚴酷的自律,只適合非常、非常高尚的人。“你得和所有其他的可能性、所有其他的愛情、激情和狂喜說再見,我沒那麼崇高。”

他曾經對麗貝卡說:“婚姻是世上最艱難的修行,在山上連續打坐幾個月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它是每時每刻的自我反省。換句話說,配偶就是一面鏡子,你無時無刻不在審視自己。誰能受的了?”

科恩在這張畫於2003年的插畫上寫着:

“茫然的中間的自我

內心的自我很清楚,沒有懷疑

外在的自我很有信心,有高度的功能性

我讓你看的是茫然的中間的自我——the DMS”

Lens摘編了一組他的詩歌、歌詞,還有他自己繪製的插畫,這些畫中,他也寫了一些短句,就像很多風暴曾在他的內心攪動過。

”失敗的肖像“

《發生於心》我總是穩穩地幹活但從不稱之爲藝術

《我不知道》有時真的太孤獨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想用我收藏的無聊換取你的一點小刺激

《你想反擊卻沒辦法》你不是在過你的日子你是在過別人的日子你不認識也不喜歡的某個人

“他會採取行動嗎?”

《幸運的夜晚》沒有重量,而又沉靜風吹傷了我,我分開她的雙脣在脣間把我倆傷了

《我在看旗幟》我在看旗幟

手放在心上要是能夠打贏我倆希望挑起的(一場)戰爭,那該有多好

《要有也只有你》她從前愛我我只是在引用她的原話她現在走了我感覺安靜得多沒有美但我也不孤獨了

“ 我必須再次到海邊去 / 孤獨的大海和天空 ”

《愛的尺度》有時,我聽見你突然停住

改變你的方向朝我走來

《我無法破解密碼》我無法破解密碼我們凍結之愛的密碼現在要知道密碼是啥已經爲時太晚了......

儘管我們早已分手

什麼也沒留下我還是聽見自己的嘴脣

許諾了又再許諾

“ 當她不召喚你的時候 ”

《誠實不欺》我在跟誘惑鬥爭但我不想打贏我這樣的男人不想

看見誘惑塌方你瘋狂的香氣到處都是

所有的祕密都在明處我的失落,我的失落說找到了我的不要說要

《充滿優雅的瑪麗》站在我身邊吧瑪麗我們沒時間浪費了此時水不像水喝起來有種苦味

“ 現在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

這纔是我們要做的一切 ”

《夏日俳句》蟋蟀

猶豫徘徊靜默挨着更深的靜默

《慢》我喜歡慢慢來的我喜歡時間飛快時慢條斯理你脣上度一個週末你眼裏度過一生

......

這不是因爲我老了

也不是因爲我過的這種生活

我一向就喜歡慢慢來母親就是這麼說的

“有點不願意參與”

《半個完美的世界》我們在白蚊帳中睡下來該要的要,該給的給因爲沒有開始計算我們一年就過了千年

《反正》我把機會都用完了

你再也不要我了但問一問也不礙事

能不能再讓我一回?

“滿不在乎纔對頭”

《那夜,我燒了一切》那夜,我燒了心愛的屋子燒成了一枚完美的戒指我在其中看見雜草和岩石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筆記本》假如我能說話假如時間能夠假如我能喊叫我會哭出一條河來我會在河上揚帆,我會揚帆駛過夜晚

“一個恐怖的夜晚 / 我最喜歡的情侶的親愛的幽靈

/ 來造訪 / 她們都技巧嫺熟”

《筆記本》我們有一點點愛還愛了一段時間還不是太夠但還是要謝謝你了

“我們身上曬黑的地方還不夠多

我們需要更多愛

我們沒有足夠多的愛

我們需要你的愛”

《當慾望休息的時候》我技術十分嫺熟你會忘記我老了

除非你想記住除非你先看見

慾望發生了什麼

《你之後再沒別人了》我跟很多男人跳過舞在一場糟糕的戰爭中打過仗把我的心給了一座山但從來沒愛過

“女人都走了 / 空中的大屠殺”

《筆記本》兩天前的一個夢一個兇猛的神穿門而入差點闖破了門我的房子好脆弱啊

《電線上的鳥》像電線上的鳥像午夜唱詩班裏的醉漢

我嘗試用我的方式,追尋自由

“不要因爲我們不能直視前方

就停止向前衝鋒”

《再會,瑪麗安》來信都說此刻你就在我身旁爲何我仍感覺如此孤單

我正站在這懸崖峭壁上僅有你纖柔的蜘蛛網把我的腳踝拴在岩石上

再會了,瑪麗安是時候讓我們再次爲曾經這一切歡笑、痛苦、痛苦又歡笑吧

“心愛的人 / 能跟你一起醒來太好了”

《四點鐘的昏暗》 四點,天色越來越暗擋風玻璃上佈滿玻璃和寒冷爲了取暖,馬達轟鳴我們總算原諒了自己在兩腿間相互摩擦終於我能在彼此的親吻中感覺到迎接的懷抱

“我昨天跟你說話了 / 在我漫長的散步途中

/ 我跟你說話了, / 親愛的”

《如果沒有繪畫》有時,我在雜誌裏看見一個女的在絢麗多彩的強光中受到羞辱我很想在更幸福的環境中把她確立

《我渴望抱緊女人》我渴望抱緊女人我的愛遠去明日蕩然無存今日亦不復存在

“往下看 / 往下 / 看 / 那條 / 有點寂寞的 / 路”

終其一生,科恩總是在追求些什麼,但也可以說是逃避些什麼。

從寫作到音樂,虔信猶太教,又轉而上山修禪。在那之前,他說自己已經厭倦音樂。

”萊昂納德一生都在尋找着答案——它是什麼,它在何方,抑或僅僅是該如何逃離?他有過那麼多的愛人,卻都不願對她們作出承諾;他曾無數次地去杏山處坐禪,但總是下不了決心留在那兒;他做了那麼多年的音樂,到頭來音樂卻成了最不願做的事。“他的未婚妻麗貝卡曾這麼說。

“我們開始感覺到 / 有人陷在那兒了”

到了晚年,他終於從長年的抑鬱中解脫,又回到了音樂,那時,他以爲自己對愛情的浪漫情愫,已經隨着抑鬱消散了。但事實卻是:他再一次投入到愛情之中,就像他自己說的,他從來沒有完全忠於其中任何一件事。

“水手,想找樂子嗎?”

雖然寫下這麼多文字,他說這並不是出於什麼反思:“審視自我是一件極其乏味的事情。我會被有趣的東西吸引,然後去做。”

上面這些詩、歌詞和插圖,選自萊昂納德·科恩的作品《陌生人音樂》、《火焰》。前者是他前中期作品的精選,後者則是他去世後的作品整理,包含諸多未發表的作品。

“我老了以一百種方式但我的心還在彈奏愛情的主題死亡的主題”——科恩,《筆記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