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1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一日,太子胤礽被康熙帝以“狂疾未愈,大失人心”(《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五十一,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庚戌)爲由,再次強調胤礽“斷非可付託祖宗弘業之人”,將其廢黜,並由御前侍衛從暢春園押送至鹹安宮,開啓了此後長達十二年的囚徒生涯。

此次,康熙對胤礽是徹底失望,組成了以宗人府府令、和碩簡親王雅爾江阿爲首、諸多王公大臣參與的“二阿哥看守處”。平日裏,鹹安門緊閉,由專人持憑證,從專門通道送飯。這,就是要徹底斷掉胤礽與外界的聯繫。

《雍正王朝》康熙與胤礽劇照

後來,雍正回憶,康熙曾在“壬辰年將二阿哥治罪之時”,“召進諸王大臣降旨:朕萬年之後,大阿哥、二阿哥斷不可留,爾等內如有留之者,即系擾亂國家之人”。(《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第一冊一三五《諭命吳爾佔將二阿哥第二次治罪時在皇考前承旨奏對之事錄呈》,雍正元年三月十九日)雍正如是說,是嚴厲譴責胤禩支持者、宗室吳爾佔“一人毅然承旨”,將康熙之“宏恩”、雍正之“寬厚”,“盡行泯沒”。

康熙真的要處死曾寄予厚望的皇長子胤褆、廢太子胤礽嗎?

要知道,早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胤礽首次被廢拘禁後,胤褆曾奏稱:“允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今欲誅允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三十四,康熙四十七年九月戊戌)胤褆要替康熙興萬難之事,殺死胤礽,嚇得胤褆生母惠妃趕緊請罪,纔將康熙盛怒平息。

虎毒不食子,更莫說愛子如命的康熙捨不得。即便康熙在雷霆震怒時,不理智地說了這話,但也不能改變他愛憐兒子的慈父心。也正是如此,胤礽越發自私、暴戾、貪婪、瘋狂,康熙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

康熙帝即便將胤礽禁錮於鹹安宮後,仍多次派遣內監探視胤礽,賜物賜食,還讓胤礽諸妻妾服侍他的日常生活。康熙至塞外避暑,也不忘給胤礽送去時令鮮果和防暑冰塊。

這,讓胤礽感受到了父子私情依舊,同時也奢望能再獲重生。

2

康熙五十四年夏,準噶爾首領策妄阿喇布坦派兵突襲哈密,叛亂邊界。清廷決意予以反擊,被身陷囹圄的胤礽聞悉,胤礽決意利用這個機會圖謀復出。

是年十一月,嫡福晉瓜爾佳氏患病,醫生賀孟頫奉旨進入鹹安宮診治,被胤礽請求爲之帶出以礬水書寫的求援信,交與鎮國公、正紅旗滿洲都統普奇,希望他保舉自己爲大將軍,統軍西征。

胤礽寄望以軍功,得以第二次復立爲太子。卻不意,被幽禁的胤礽謀求大將軍之事,被胤禩的支持者、輔國公阿布蘭察知,經不起貝子、宗人府左宗正蘇努慫恿,在御前告發。

蘇努爲康熙堂兄,曾任宗人府左宗人、鑲紅旗滿洲都統、盛京將軍等,參加過康熙帝發起的三徵噶爾丹的軍事行動。《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記載:“其當過滿洲東部各旗營的統師及遼東(leao-tong)省總督,他擔任這些職務十年,康熙皇帝對他很滿意,回京後,他就參與處理國家軍機大事,是八旗統帥之一。在北京,他手下有三萬人馬,北京所有一切事務都由他奏報皇上。”

《康熙王朝》噶爾丹劇照

康熙二十九年決意對漠西厄魯特蒙古準噶爾用兵,嚴懲噶爾丹,應該曾考慮過以頗有軍事才能的蘇努掛帥。但是,因爲康熙當時最想培植自己的親兄弟福全、常寧,掌握軍權,同時蘇努只是輔國公,難以節制諸親王貝勒和滿洲內大臣。於是,康熙最終選擇了和碩裕親王福全出任撫遠大將軍,而蘇努只是率部從徵。

作爲領兵大臣的蘇努,與一等公、正紅旗滿洲都統朋春,分率左、右翼騎兵。在烏蘭布通戰役中,朋春所部人馬爲泥淖所阻,蘇努率左翼兵從山腰衝入,奇襲噶爾丹軍,大敗之,扭轉戰局,至爲關鍵。

遺憾的是,因福全此戰使噶爾丹逃脫,立有大功的蘇努不準敘功,還被罰擔負貽誤戰機而使噶爾丹逃遁的連帶責任,罷革議政,降級留用。但是,康熙還是認爲蘇努頗有才幹,繼續倚用,此後三次親征噶爾丹,皆命蘇努扈駕從徵。蘇努因此晉級固山貝子,出任盛京將軍等。

3

自康熙三十六年起,至五十九年,蘇努一直以宗人府左宗正之尊,爲議政王大臣會議首席大臣。雖然此時的議政處,已被康熙擠壓出並無實權的象徵性機構,但是蘇努還是有權利領銜議奏軍機要務。

雍正帝畫像

受康熙帝重視的蘇努,後來成爲了皇八子胤禩的鐵桿擁蠆,自然不會給已被打入幽所的胤礽任何復出的機會。所以,雍正即位後,曾揭祕阿布蘭首告胤礽的起始:“礬書事敗,阿布蘭尚自遲疑,系貝勒蘇努指使奏聞,非其本心也。”(《雍正朝起居注冊》第一冊,雍正二年閏四月十四日,蘇努於康熙六十一年由固山貝子晉封爲多羅貝勒)

而在此前後,蘇努已被雍正議罪,革除宗籍,並流放之山西右衛,不久死去,還被雍正認定爲結黨亂政的元惡渠魁,“應照大逆律,戮屍揚灰,抄沒家產,以彰國典”(《清世宗實錄》卷四十四,雍正四年五月己未)。

蘇努之死,死於皇家內鬥。但可見雍正對胤禩集團的恨。而這一切,與康熙後期探索密建皇儲計劃不無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