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次到和順古鎮,是在歲末的時候。即便是從騰衝機場直接到和順古鎮,也就大約二十來分鐘的車程。

我曾先後三次到過雲南騰衝的和順古鎮,這個處在極邊地區的魅力小鎮,一草一木都深深吸引着我。如果有可能,我寧願選擇在和順古鎮養老,選擇在和順古鎮生活。因爲那裏有着最原始的鄉音,有着最讓人着迷的鄉愁。

和順古鎮,地處雲南的極邊城市騰衝,離開騰衝市區約四公里的路程。即便是從騰衝機場直接到和順古鎮,也就大約二十來分鐘的車程。北緯歸線從騰衝跨越而過,整個騰衝的氣溫十分舒適,冬季不冷,夏季也不算炎熱,作爲一處居住地,和順古鎮便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

第一次到和順古鎮,是在的初秋的時候,和順古鎮的夏秋季節轉換不是很分明。只是小鎮前的溼地裏,稻子已經收割完畢,透過溼地看古鎮,一片低矮的民房,掩映在綠色的樹叢中,或隱或現。夕陽從古鎮後背的山頭緩緩落下,不時有嫋嫋翠煙從樹叢中冒出來,看一眼和順,便覺得十分安詳恬靜。

和順古鎮上的大多數民居,坐落於半山坡上,房屋沿着不高的山坡,從底下向上建起。山坡的下面有一條彎曲的河流,沿着山腳流淌。河邊有着大片的溼地,有些地方被開墾爲農田,有些爲半水的沼澤,那裏種植了大量的荷花。秋季到和順時,荷花已經變成一片枯黃,沒有了夏天那翠綠色中的點點紅。

和順古鎮始建於明朝,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委派手下大將率中原子弟來到騰衝軍屯。這些中原子弟,選擇了靠山的坡地安營紮寨,久而久之便成爲一處熱鬧的村落。當年,和順古鎮的名字叫“陽溫墩”,意思是不冷不熱的地方。因爲墩前有一條河,後來這裏被稱之“河順”,大約到了清代,村裏的讀書人才把名字改成 “和順”。

騰衝是個多火山的地方,雖然現今火山都已經進入了休眠期,但不影響當地人就地取材,用火山岩石來蓋房,用火山灰打地磚。進入和順古鎮,一千多棟民居里,大多數房屋建造時,都是採用了火山原料。這樣的房屋,據說冬暖夏涼,火山石鋪成的道路,雨天還不積水。

和順古鎮,距離緬甸邊境才區區的70公里。當年,趕着馬幫跑販運的人所走的“官道”,就從古鎮邊上經過。爲此古鎮上有相當多人,也投入到馬幫之中。和順,現今被稱爲“僑鄉”,是因爲有一萬多人旅居海外。這些人,大多是從前外出跑馬幫、經商出來的。

提到和順,那裏翡翠玉石不得不說一下。漫步和順的街道,到處都有玉石店、加工場,而且店裏的招牌就是“緬甸玉石”。據說以前有馬幫去到緬甸販貨,回來的時候,馬伕順手從山道上撿幾塊石頭來壓住馬匹上的揹簍。哪知回到和順時,石頭不小心砸碎了,裏面露出了綠色的翡翠。於是和順人便開始從緬甸採礦,再運回來進行深度加工。西南“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就是因此而來的。

第二次到和順古鎮,是在歲末的時候。北方已是冰天雪地,而騰衝依舊暖意洋洋。這次來到和順,陪同我的人特意帶我去喫了和順古鎮最地道的餌絲和稀豆粉。騰衝的餌絲不是一絲一絲的,而是像寬寬的粉條,可以炒着喫,也能下湯煮。而稀豆粉,大概是和順人早餐的必備,小巷子裏有好多家專賣稀豆粉的小鋪,用豌豆粉花三四個小時熬製成糊狀,配上醬油或油條,早上喝了特別帶勁。

第三次到達和順時,已是早春二月的時光。和順山腳下的田地裏,開滿了油菜花。在和順,每年的二月時,油菜就大面積開花了,這也是全國最早盛開油菜花的地方。湛藍的天空下,早春的氣息中,油菜花帶有一絲大自然的甜味,瀰漫在古鎮的周邊。

2003年的時候,和順古鎮被《中國國家地理》和《時尚旅遊》雜誌,聯合推薦爲“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確實,去過和順古鎮的,你會被猶如江南水鄉的和順古鎮陶醉,你想要的“小橋流水人家”,便在古鎮的山坡下;你要看的鄉村自然風光,也在和順古鎮;當然,你想要的樸實無華的寧靜生活,那麼穿越在古鎮的每一條小巷中,都能尋覓得到。

我曾在古鎮的小茶館裏,點上一杯“滇紅茶”,聽着店掌櫃嘮叨了半天古鎮的歷史。嘴裏是醇厚的紅茶味,耳邊卻伴隨着六百多年的滄桑歲月,這樣悠閒的生活,比劈柴餵馬更適合我。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攝影師、旅行家、***人)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