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蘭是如何一步步揚名全國的?毛澤東先後兩次爲她題詞

劉胡蘭是如何一步步揚名全國的?毛澤東先後兩次爲她題詞

劉胡蘭,一個15歲的農村姑娘,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她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大無畏精神,挫敗了敵人的罪惡陰謀;她以自己寶貴的生命和對黨的無限忠誠,書寫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氣節。當年,她的英雄事蹟之所以迅速揚名全國,主要有三個重要因素:一是劉胡蘭女英雄犧牲的新聞報道首先由新華社呂梁分社記者採寫發出,二是歌劇《劉胡蘭》極爲感動人心,三是毛澤東爲劉胡蘭兩次題詞。

犧牲新聞由新華社呂梁分社發出

劉胡蘭壯烈犧牲的消息,最早是新華社呂梁分社記者李宏森採寫後,以《17歲(指虛歲)的女共產黨員劉胡蘭慷慨赴義》爲題,用“新華社呂梁4日電”,發往全國各解放區報紙的。

當時,正值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期,閻錫山到處製造白色恐怖,瘋狂地進行垂死掙扎。

那時候的雲周西村,號稱“小延安”,因爲這裏的革命氣氛濃厚,老百姓非常擁護共產黨。當時我軍但凡在這個村子與敵人交鋒,基本沒有喫過敗仗。革命年代的雲周西村,老百姓的覺悟普遍較高,在這種環境薰陶下的劉胡蘭,性格變得剛強、倔強。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箇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爲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爲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祕書。目睹了衆多發生在身邊的英雄事蹟後,年幼的劉胡蘭曾語出驚人,“要死也要那樣死”。隨着年齡的增長,劉胡蘭愈來愈積極地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革命當中。1946年5月,劉胡蘭被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爲候補黨員,當時她才14歲。1946年秋天,閻匪軍開進了村子。爲避免損失,村裏的黨員幹部們都向山上轉移,劉胡蘭也在撤退名單之內,但是考慮到自己年齡小易於隱蔽,她決定留下來。

1947年1月12日,文水縣雲周西村被籠罩在一片血雨腥風中。由於叛徒的出賣,閻錫山軍閥某連與地主武裝包圍了雲周西村,鄉親們被趕到了村裏的大榆樹下,劉胡蘭和其他烈士當時都在人羣中。閻軍連長張全寶抓到了劉胡蘭和其他6個人。他看劉胡蘭年紀非常小,又是共產黨員,便想從劉胡蘭口中得到他想知道的東西。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爲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爲所動。敵人萬般無奈,只好提出“只要你說以後不再爲共產黨辦事了,今天就可以活下來”。可劉胡蘭的回答是“那可辦不到”。她被氣急敗壞的閻軍帶到鍘刀前親眼看着閻軍連鍘了幾個人,革命同志的鮮血流淌在地上……面對閻軍的暴行,她大義凜然地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了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週歲。

劉胡蘭等人壯烈犧牲後不久,新華社呂梁分社記者李宏森隨人民解放軍某部挺進文水縣閻戰區。當他聽到雲周西村這一流血大慘案後,立即趕到雲周西村,以沉痛的心情含着眼淚,向知情的陳德照、石世芳等區幹部和村民做了詳細採訪,很快寫完報道劉胡蘭等人英雄事蹟的文章,此文經新華社呂梁分社負責人審定後,向新華社晉綏總分社發了兩條消息:一是《劊子手閻錫山屠殺文水人民,雲周西村農民多人慘死於閻軍鍘刀鐵蹄之下》,二是《只要有一口氣活着,就要爲人民幹到底---女共產黨員劉胡蘭慷慨就義》。後一稿用400多字,既頌揚了劉胡蘭面對兇惡的武裝閻軍頑強鬥爭、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共產黨人的優良品質,又揭示了閻軍慘無人道的罪行。這兩條消息,經過晉綏總分社編輯修改後轉發新華總社。總社分別於1947年2月3日、4日兩天向全國解放軍各報發了通稿。延安《解放日報》和《晉綏日報》,於1947年2月5日刊登了新華社播發的這兩條消息。第二天,《晉綏日報》又詳細刊登了關於劉胡蘭英勇就義的有關報道,同時還配發了一篇題爲《向劉胡蘭同志致敬》的評論,號召全國人民、全體共產黨員向劉胡蘭同志學習,爲爭取祖國的獨立、和平、民主而奮鬥。

李宏森隨軍所在部隊的旅首長得知劉胡蘭等被害的消息以後,當即派出宣傳科幹事黃紹基和70多名戰士爲代表,趕到雲周西村追悼劉胡蘭烈士。他們慰問了烈士的家屬,察看了烈士就義的地址,天寒地凍,烈士的鮮血和泥土凝固在一起,地上還有沾滿血跡的乾草。戰士們沉痛地跪倒在地,每人抓起一塊滲透着烈士鮮血的土塊,用手絹、毛巾包起來,放進胸前的衣袋裏,高呼:“我們要帶着烈士的血跡,替劉胡蘭妹妹報仇,討還血債!”2月2日下午,在解放文水縣城的戰鬥中,衝殺在最前面的30多人組成的突擊隊裏,大部分是到過雲周西村參加追悼劉胡蘭烈士的代表。他們在戰前各個連隊召開的戰鬥動員會上,講劉胡蘭遇難的經過,報名參加突擊隊,決心以實際行動堅決更快地消滅敵人,替烈士報仇。

歌劇《劉胡蘭》上演

1947年,董小吾是晉綏軍區戰鬥劇社“土改宣傳隊”的隊長。2月,劇社隨晉綏獨立二旅在文水縣開柵鎮駐紮。離此不遠的文水縣雲周西村出了一件國民黨屠殺地下黨員的惡性事件:因爲雲周西村的羣衆經常給八路軍運軍糧、送軍鞋、搶救傷員、掩護幹部,國民黨閻錫山部隊伺機破壞這裏的地下黨組織。“劉胡蘭同志壯烈犧牲”的消息很快傳遍瞭解放區。

就在劉胡蘭犧牲7天后,在武裝人員的保護下,戰鬥劇社立即派成員魏風趕赴雲周西村進行調查瞭解。經過魏風整整7天的調查,劉胡蘭犧牲時的情況逐漸清晰,很快(即僅在劉胡蘭犧牲後的22天內)就寫出了一個五幕話劇《劉胡蘭》劇本,排練出來後演出效果非常不錯。劉胡蘭的妹妹劉愛蘭在姐姐犧牲後毅然參軍,起先就在這個戰鬥劇社。

據說,此劇在爲解放文水的參戰部隊演出時,演到敵軍連長要用鍘刀鍘死劉胡蘭這一段情節時,臺下羣情激憤,有個戰士甚至突然推上子彈,對準敵連長扮演者就要開槍,幸虧旁邊的幾個同志及時阻攔才未出事。

後來,董小吾等又受當時歌劇《白毛女》的啓發,決定將五幕話劇《劉胡蘭》排練成歌劇。

1948年初,戰鬥劇社隨部隊從晉綏根據地向南來到了山西吉縣的一個村子。在這裏,戰鬥劇社成立了由魏風、董小吾、劉蓮池等人組成的創作組,開始創作歌劇《劉胡蘭》。

在編寫、演出過程中,賀龍指示:劉胡蘭是“中國的卓亞”,戰鬥劇社一定要編好、演好劉胡蘭。

爲了儘快創作出新的劇本,董小吾等人白天演出,晚上就趴在老鄉家的小炕桌上突擊寫劇本,一寫就是一夜,第二天早晨繼續討論。就這樣,他們幾乎每天寫一場,僅用7天時間就將劇本寫好。劇本寫好後,董小吾等人又很快投入排練。當時村子裏的老百姓都來看排練。當排練到劉胡蘭被殺害這場戲時,在一邊看的老百姓就開始哭,演員們也開始哭,作爲《劉胡蘭》一劇的導演董小吾也開始哭。

在吉縣排練了幾天後,董小吾等人又來到了山西省河津縣繼續排練並準備進行首場演出。歌劇《劉胡蘭》的首場演出在山西省河津縣。萬萬沒有想到首場演出會那樣成功。演出時,臺下的觀衆像瘋了一樣,特別是戰士們不停地高呼“爲劉胡蘭報仇”!首場演出後,戰士們紛紛請戰,羣衆們哭個不停。

在河津縣演出獲得成功後,《劉胡蘭》劇組又隨軍渡過黃河來到陝西,爲戰鬥在一線的解放軍戰士演出。董小吾清晰記得,那次,一直不愛看戲的彭德懷副總司令坐在他的身邊,坐在一根木頭上,看完了整個歌劇《劉胡蘭》。彭老總一邊看一邊不停地擦着眼淚。彭德懷在第二天散步時還專門把他們幾個主創人員叫了過去,對他們說:“昨晚這個戲很好,就是要排這種鼓舞戰士士氣,增加戰鬥力的好戲,這就是文藝工作者對解放戰爭最大的貢獻。”

歌劇《劉胡蘭》前前後後共演出了100多場,主要是在戰役打響之前給戰士們演出,效果非常好,戰士們往往都高喊着“爲劉胡蘭報仇”義無反顧地衝向戰場。嚴寄洲當時演大鬍子連長。在一次演出中,一位戰士突然站起來用槍指着正在演出的嚴寄洲要向他開槍,好在被制止了。爲了保證演員的安全,董小吾在每次演出前的講話中都會告誡大家,讓每個戰士都檢查一下槍中是否有子彈,避免發生意外。

更具戲劇性的是,當歌劇《劉胡蘭》在山西運城演出的時候,當年殺害劉胡蘭的大鬍子匪連長張全保就是在演出現場暴露並落入法網的,後於1951年6月24日被處決。

毛澤東先後兩次爲劉胡蘭題詞

1947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了一個“延安各界慰問團”,前往山西孝義、汾陽、文水、交城一帶慰勞與山西軍閥閻錫山軍隊作戰並獲得重大勝利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王震縱隊和陳賡縱隊(兩個縱隊共9個旅)。慰問團由延安各界和各單位代表組成。其成員有崔田夫(陝甘寧邊區工會)、吳滿有(農民、勞動英雄)、張喜林(延安商會)、白凌雲(陝甘寧邊區婦聯)、孫君一(中央西北局)、黃靜波(陝甘寧邊區政府)、霍仲年(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孟潔(陝甘寧邊區聯防司令部)、繆海棱(新華社)和張仲實(黨中央直屬機關)10人以及陝甘寧邊區政府工作人員9人。崔田夫擔任團長,張仲實和黃靜波爲副團長。1947年1月13日,慰問團攜帶慰勞品(豬羊肉和慰問信)從延安出發,17日到宋家川過黃河進入山西,20日從吳城開始活動,到3月7日結束,歷時47天,跑遍了離石、孝義、汾陽、文水、交城等地,對我軍王、陳兩個縱隊所轄旅部、團部、營部以及駐在各地的連隊、傷兵、醫院進行了廣泛的慰問。

2月4日至18日,副團長張仲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翻譯家、出版家)同慰問團成員在文水縣活動期間,從《晉綏日報》上看到劉胡蘭英勇就義的消息後,十分感動,當即向呂梁區黨委副書記解學恭瞭解了劉胡蘭被捕就義的詳情,並派慰問團成員繆海棱和白凌雲深入到雲周西村調查瞭解情況。繆海棱和白凌雲在雲周西村瞭解到劉胡蘭生前是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們還輾轉找到了當時被閻匪脅迫參與行刑鍘殺劉胡蘭的兩個人,這兩人提供了劉胡蘭最後就義時的詳情,劉胡蘭是這樣對敵人說的:“只要有一口氣活着,就要爲人民幹到底!”接着,氣急敗壞的閻匪當着她的面將逮捕的6個農民鍘死,企圖以此威懾劉胡蘭。但劉胡蘭面不改色,她不住口地痛斥萬惡的敵人,最後從容地躺在敵人的鍘刀下,厲聲說道:“死有什麼可怕?鍘刀放得不正,放正了再鍘。”

瞭解到劉胡蘭烈士英勇就義的詳情後,張仲實又讓白凌雲等人前往雲周西村慰問了劉胡蘭的雙親。同時,慰問團表示積極支持呂梁地區黨委將劉胡蘭作爲人民英雄來紀念的決定。他們向呂梁地區建議,應將劉胡蘭作爲在黨內進行氣節教育的榜樣。解學恭對張仲實說,呂梁地區決定在劉胡蘭烈士墓前立一個石碑,希望張仲實爲烈士墓撰寫碑文。但張仲實謙虛地認爲自己寫不合適,表示“等我回到延安向黨中央領導同志彙報後,請中央負責同志寫”。

1947年3月中旬,延安各界慰問團完成任務解散後,張仲實回到陝甘寧邊區子長縣(瓦窯堡)東吳家寨子。過了幾天,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也從延安來到這裏。張仲實向任弼時彙報了延安各界慰問團的活動經過和劉胡蘭的英勇就義情形,以及呂梁區黨委要求黨中央爲劉胡蘭烈士題詞的意見。張仲實說:“最好請毛主席寫個匾,或題幾個字。”任弼時答應將其意見轉報毛主席。

1947年3月26日,毛主席聽取任弼時的彙報後,對劉胡蘭的英雄事蹟十分敬佩,深受感動,心情也非常沉痛。據耳聞目睹當時情景的衛士長李銀橋回憶說:當時,主席輕聲念着:“劉胡蘭!劉胡蘭!”兩眼溼潤地長嘆一口氣,揮筆疾書,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8個剛勁有力的醒目大字。

題詞稿送達文水縣後,因戰爭關係不慎遺失。同年,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於8月1日作出了追認劉胡蘭烈士爲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的決定。呂梁地委通知各級黨組織,將有關劉胡蘭同志的英雄事蹟印成專冊,作爲黨組織的學習材料,號召全體黨員學習劉胡蘭的革命精神,爲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英勇奮鬥。

1956年12月,共青團山西省委做出紀念劉胡蘭逝世10週年的決定,並編寫了宣傳提綱。12月底,共青團山西省委懇請毛主席爲劉胡蘭烈士重新題詞,中共中央辦公廳將此報告呈交給毛主席。

1957年1月9日,毛主席第二次爲劉胡蘭親筆題寫奔放遒勁的“生的偉大,死的光榮”8個大字,落款是毛澤東那灑脫的字體:“毛澤東題”4個字。

這是一幅沒有落筆年月日具體時間的題詞,爲的是體現“重寫”的含意。這幅題詞於1月12日早晨送到雲周西村劉胡蘭烈士陵園。

毛澤東於不同的年代爲一個人兩次題過同樣內容的詞,這在黨的歷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世紀風采》文·孟紅)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