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確實幾番批判過金庸。論言辭之激烈,說是“大罵”也並不爲過。所以本題不是無事生非,更不是造謠傳謠。李敖罵金庸,途徑有二,一是隨筆文章,二是電視節目。文章的部分,集中於他寫的《“金庸式僞善”與“三毛式僞善”》一文;而電視節目,則主要散見在他當年給香港鳳凰衛視做的節目“李敖有話說”之中。

【一】

李敖苛責金庸,在我看去,內容基本都是大同小異。絮絮叨叨罵了很多,歸結起來,無非兩點“罪狀”:

1,李敖爲人開放,但他的文學觀念,還是比較傳統的,還是五四新文化人的那一套理論。他在不少的文章及電視節目中,反覆抗議武俠小說,貶斥這種文類是通俗讀物,是市井小民炕頭解悶看的東西,沒什麼營養成分,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他用了三個字直接給金庸所有武俠作品定性——“不入流”。

有人質問他究竟看過幾本金庸的小說就敢這麼噴,他乾脆直接說,“臭雞蛋聞一聞就可以了,還用得着全喫嗎”?不過,他後來也解釋說,也不是金庸真差,而是他讀了太多更好的了,眼界高,一比,金庸的那些就成了垃圾。2,主要在《“金庸式僞善”與“三毛式僞善”》這篇文章中,他直接數落金庸這個人“僞善”。

理由是金庸坐擁萬貫家財,同時自稱虔誠佛教徒,卻對人對外非常吝嗇,不能“斷舍離”,是和佛教宗旨相違背的,所以他的信佛也好,爲人也好,都顯得很虛假,骨子裏就是精於計算的商人,凡事都是一種“選擇法”:有利的就信;不利的就佯裝不見。李敖說,這種僞善,足以自成一家,該取個名號叫“金庸式僞善”。

【二】

從這些議論中,可以看到,李敖批罵金庸,也真是不留情面,也確實是掘地挖骨式的,將金庸爲文與爲人兩大方面都一舉否定了。

在我閱讀所及,這也絕對是金庸生平所遭遇到的最深刻最全面的攻伐了吧——雖然他在中年時代也曾屢屢爲駐港“左派”指爲“漢奸”,還爲此受到炸彈威脅,但那畢竟是無序的政治鬥爭罷了。

話說回來,中國曆代文人作家中,再怎麼特立獨行,也確實找不到像李大師這樣把罵人當成一種事業,甚至有着宗教般狂熱的另類了吧。李敖的罵,我自己以爲,有兩點又是一般文人所難及的:

一,他可能罵“錯”了,但絕不“亂”罵,在他手下口中,連罵人都可以是舌燦蓮花、筆湧珠玉的,他把罵人搞成了一門高級藝術;

二,他一生罵人,確實罵得光明正大,絕不“當面輸心”,畏畏縮縮背後搞小動作,敢罵敢當,誠爲君子之罵。比如,他罵金庸,罵得狗血淋頭,罵得大義凌然,都是公開、當面罵的,絕不吞吞吐吐暗箭傷人。這番絕無道學的坦蕩磊落,問人世間古今中外有幾人可以做到?

(圖:李敖罵戰。與李敖同時期的名人如果沒有被罵,那理由可能只有一個,就是不夠有名)

就衝這兩點“罵法”,雖然我對李大師的很多看法、很多行爲不以爲然,也不敢苟同,但他敬他是個真正“獨行正也”的漢子!

【三】

對於李敖這麼不友好的謾罵,一般人都會暴跳如雷吧,但金大俠沒有任何反應,好像水過無痕。

依金庸如此愛惜自己聲譽的作風、據倪匡說所有關於他的評論他都會蒐集一看的性格,自然是知情的。但是他從來也都沒回應,更別說還擊,也沒有因此與李敖交惡,依然禮尚往來,似乎顯得有點奇怪。但是,瞭解金庸爲人的讀者,大概也絲毫不會奇怪吧。因爲,這種表面上的“反常”與不合情理,同樣也完全符合金大俠的性格“人設”。

理由在哪裏,在於李敖與金庸雖都爲名人、大作家,但是出身背景、爲人性情、處事方式等等,都實在太絕然異趣了,可謂大相徑庭的兩類人。李敖生平,可謂“負盡狂名五十年”,一生罵人爲業,動不動開車,樹敵於四海,他的自我定位就是張狂才子與文壇英雄式的人物。

他自稱是一個有着“宗教狂熱之人”,這種“狂熱”顯然有着犬儒式的憤世嫉俗,極度厭惡不正常社會滋生的“和事佬”、“鄉愿”、“好好先生”、以及更等而下之的巧色之徒、巧宦之人、奴才、走狗、文警、小人”等。也所以,他會如果罵金庸,雖然罵得過分和偏激,但確實不是沒有一點道理——他本人也和金庸沒有私怨。

而金庸呢,雖以“大俠宗師”譽滿天下,但絕對是端謹君子,彬彬書生。他海寧世家子弟出身,抱負遠大,自視不在小,一生都沒有罵過人。他實在不是李敖那種“書空咄咄,逢惡必罵”、“有恩必報、有仇必還”的疏狂型文人。

他的生平,論敵也多,但是多不影響私誼,你只要不侵佔他的經濟利益,罵他幾句他不會計較。據說,他主持《明報》數十年,經常有亂人雜事搞得他急火攻心,但是報社中人都知道,倘若他真的受不了某人某事,他表達“最高憤怒”的形式也只是給人捎去一張紙條,列出意見若干。你說,這樣剋制、婉轉、溫和之人,在更看淡世事的晚年,碰上有人批評他幾句,這個人又是誰都罵的李敖“大師”,您覺得他可能一反常態去回應嗎,去反擊嗎?

所以,金庸的不回應,在我看來,這事也好理解:以金庸的素日爲人,對於李敖的攻擊,他不會完全不在意;而他的置若罔聞,也不能表明他或者心虛了,或者示弱了,他只是懶得計較。而對於我們這些喫瓜羣衆而言,在這兩人的恩怨漸漸沉澱下來之後,如果只看到一樁文壇八卦,那就是浪費大好時光了。

可能,我們更需要的,是從中去找尋出一點,有關文化性格與時代的痕跡吧。這樣,這兩人的話題,即便難於說清,我們也還是會有所得。

關注公衆號參考人物更多原創人物文章

近期精彩人物文章

1、詩人顧城爲什麼要殺死自己的妻子?

2、哈蘇吉被殺的背後!

3、如何評價易中天?

4、顫抖吧,又來了,這次是35萬億。

5、你都35了,就別創業了!

6、爲什麼美國人越來越喜歡特朗普?

7、讓陳獨秀坐不下來的小姨子,到底有多美?

8、宋江最陰暗的一面,不擇手段的騙好友上梁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