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共享充電寶剛剛興起之時,娛樂圈紀委王思聰與聚美優品的陳歐定下了轟動一時的“喫翔賭局”。

王思聰在朋友圈表示: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喫翔,立帖爲證。2018年,聚美旗下的街電年營收超過8億,利潤在3700萬左右。很顯然,這場賭局是陳歐贏了。

過去,大家花1塊錢就能租借共享充電寶1小時。但現在,也許要花上2元、3元、甚至上十元,才能享受1小時的充電服務。雖然不想承認,但充電寶自由時代正離我們遠去。

共享充電寶告別1元時代,網友:收割最後一波韭菜

有自稱是共享充電寶的長期用戶表示:“以前花一兩元就能充滿電,前幾天一下子就被扣了12元。”現今,不少品牌的共享充電寶都上調了租金,2元到3元每小時已成爲常態。在特殊的高消費場所,充電寶的租金甚至高達15元每小時。

對於共享充電寶默默漲價的行徑,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有網友表示選擇自己帶充電寶出門;有網友認爲,這完全是“割韭菜”的行爲;不過也有網友表示,1元/小時是推廣期,完全不掙錢,漲價也是情有可原。

對於漲價現象,街電方面回應稱:市場和商家決定了充電寶的租借價格,由於個別地方運營成本高,會適當調整價格。業內人士認爲,共享充電寶市場逐步飽和,漲價是商家獲取利潤的唯一出路。

共享充電寶告別1元時代,網友:收割最後一波韭菜

事實上,共享充電寶漲價是必然的結局。

共享充電寶剛剛興起之時,頭部企業都是通過瘋狂燒錢來佔領市場。小電創始人唐永波曾透露,小電曾經在一個月裏鋪了7萬到10萬臺左右的設備、一口氣開進20個城市。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也曾對街電下令,一個月要“燒光”30億。

前期瘋狂砸錢搶佔市場,採取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方式來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等到市場格局穩定,用戶習慣形成,企業自然要開始研究如何賺錢、如何盈利。這也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最普遍的做法,滴滴網約車、摩拜共享單車、美團外賣莫不是如此。

共享充電寶告別1元時代已是大勢所趨,你以後出門還會租借共享充電寶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