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辦法退休待遇,要使用2018年的社會平均工資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綜上所述,中人的退休待遇比較是非常麻煩的,跨年度退休確實會產生一定的養老金差距,不過並不是簡單的10%,而是按照國家統一的制度文件規定計算的,大家都要遵守。

有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跟我反映過一個問題:晚一年退休要比早一年退休,多拿10%的退休金,這樣的制度設置合理嗎?問其原因,才發現他說的是10%的退休待遇新老辦法比較的養老金差額。這個事情,要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10年過渡期說起。十年過渡期

2014年10月,國家實施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從此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開始繳納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待遇。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制定了養老金待遇計算新辦法,就是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的養老待遇模式。不過,新的計算辦法跟過去的老待遇計算辦法相差非常大。

爲此,國家設置了10年過渡期,對於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期間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建立以老辦法退休待遇爲保底的方案。如果新辦法退休待遇高,則在發放老辦法退休待遇的基礎上,額外發放一定比例的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部分。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退休,增發10%;2016年退休增發20%,以後每年增加10%,到2024年1月至2024年9月退休發放100%。2024年10月及以後不再按照老辦法退休待遇保底。

差距的10%究竟有多大?

有的中人確實也很鬱悶,12月31日的生日,那麼就應當是12月份退休。如果是1月1日的生日,那麼應當1月份退休,就能夠增發新辦法比老辦法待遇高出的10%。於是退休中人很關注這10%差距大嗎?

實際上,前一年退休和後一年退休,養老金計算的基數相差很大,不能簡單的以10%論斷養老金高低。

①2019年12月退休,養老金這樣計算:

新辦法退休待遇,要使用2018年的社會平均工資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按照個人賬戶和職業年金賬戶的餘額,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和職業年金領取錢數。

假設2018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是5500元,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可以領取100%的社平工資,那就是55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和職業年金計算出來的總額是500元,那麼合計新辦法退休待遇就是6000元。

老辦法退休待遇,要按照2014年9月本人的基本工資標準乘以退休工齡確定的計發比例,再加上職務級別確定的退休生活補貼數額。2015年按照國家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離退休費實施方案的標準調整退休費,2016年及以後按照國家公佈的工資增長率進行老辦法退休待遇調整。假設老辦法退休待遇最終計算結果只有每月5000元。

這樣計算出來的真正過渡期養老金是5000元+(6000元-5000元)×50%,結果是5500元。

②2020年1月退休,養老金怎麼算?

新辦法退休待遇,要使用201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了。雖然2020年1月份新的社會平均工資沒有公佈,一般會在當年的五六月份公佈,但是到時候養老金會進行補差。假設未來公佈的201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增加到了6000元,那麼100%的社平工資就是6000元。

由於個人賬戶和職業年金累積餘額只多了一點點,仍然按照500元計算。這樣,新辦法退休待遇就是6500元。

老辦法退休待遇,實際上需要在2019年的基礎上,額外再增加2020年的工資增長率G2019。假設工資增長率是4%,那麼老辦法退休待遇是5200元。

這樣,過渡期計算出來的養老金是5200元+(6500元-5200元)×60%,結果是5980元。

③差距並不是480元。

雖然僅看數字,養老金的差距是5980元減去5500元,等於480元。實際上我們忽略了一點:2019年12月份退休,還需要根據國家統一的養老金調整通知,按照各省市的養老金調整方案進行養老金調整。

由於近年來的養老金調整平均幅度是5%,假設退休老人的養老金增幅按照5%計算,這樣退休後的養老金會在養老金調整後增加275元。

真正理順後的養老金待遇差距,可能只有205元了。

不過,由於新年度的工資增長率、社會平均工資都沒有公佈,2020年1月份退休人員的臨時養老金計算確實會按照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不加工資增長率計算。這種情況下,養老金待遇的差額確實會有50%提升到60%,但養老金差距只有100元,似乎還沒有理順後的養老金待遇差距大。

綜上所述,中人的退休待遇比較是非常麻煩的,跨年度退休確實會產生一定的養老金差距,不過並不是簡單的10%,而是按照國家統一的制度文件規定計算的,大家都要遵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