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希望的一次性補繳養老金是不允許的。爲什麼說“大家希望的”呢?實際上,補繳養老保險要分情況、分內容,較爲複雜。

大家希望的養老保險補繳,絕大多數人都希望不管要補什麼時候的養老保險,只要掏錢就行。這種想法太單純了,國家不允許。

2016年人社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文件明確各地不得將不符合條件人員納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範圍,對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後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

實際上,國家允許參加基本養老的範圍是什麼?大家需要搞清楚。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企業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承擔保險費。靈活就業人員、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保險費由個人承擔。

也就是說,可以參保的職工有四類,像無業、失業人員以及農民並不在參保範圍內。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靈活就業人員方式、個體工商戶就業方式,是很難有有效證據證明的,所以國家不允許這兩類情況補繳養老保險。哪些情況可以補繳保險?

(1)可以補繳的養老保險,一般指的是企業職工必須繳納的方式,由於給職工繳納社保是用人單位應盡的法律義務,法律不能看着因爲單位違法勞動者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一般來講,補繳也不是空口說白話的,必須要提供有關的證據材料補繳。一般來講是需要填寫從業人員補交社會保險申請表、就業登記花名冊、裝訂好的原始工資憑證原件及加蓋公章的複印件,或者生效的法律文書原件及加蓋公章的複印件。其實,也就是證明雙方的勞動關係就可以了。

(2)還有沒有其他保險補繳方式呢?實際上,過去確實各地爲了養老保險擴面,出臺過很多臨時性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政策。比如說山東省每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中,都會提起一類企業一次性補繳參保人員,他們在進行養老金調整時一般是會比正常退休人員喫虧一些。江蘇省甚至稱爲領取定期生活費。國家2016年文件發佈以後,全國絕大多數地區都停止了養老保險的補繳政策。天津市只保留了天津市本地戶口、養老保險因爲各種原因中斷繳費期限的補繳,不過有關政策也要在2020年8月底前停止。

(3)如果確實有臨時性的緩解政策,對於緩繳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確實可以進行補繳。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家出臺的優惠政策是允許低收入人員自願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社會保險費不徵收滯納金。當然緩繳和隨意補繳還是有區別。

(4)如果是在2011年7月1日《社會保險法》實施以前,已經參保繳費過的人員,到達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可以繼續繳費。如果繼續繳費60個月,仍然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齊。

(5)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男女都是60歲)養老保險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齊15年,然後辦理退休手續,享受養老金待遇。

具體情況有好幾種,但是大家最期望的想補就補,是沒有的。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應當按時交費,提前將養老保險交費滿15年,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性,也不會耽擱退休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