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一名新型冠狀病毒的疑似感染者,從2020年1月21日以來的4天時間裏,他經歷了突發高熱、寒戰、極度乏力、眩暈、腹瀉和咳嗽,經歷了不安、自責和鎮靜,自行居家隔離治療至今,體溫基本正常,症狀基本消失。周寧介紹,發熱、乏力、腹瀉加上與高度疑似患者有密切接觸史,沒有流涕、鼻塞等卡他(注:臨牀術語,指流涕、鼻塞、打噴嚏)症狀,臨牀可高度疑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今天天氣不錯,在家裏待久了,準備去客廳散散步……”

“好不容易過年喫點好的,就在家養養膘,疫情過去我們再減減肥。”

這是很多國人居家過大年的真實寫照,其中也有一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武漢醫生。作爲一名新型冠狀病毒的疑似感染者,從2020年1月21日以來的4天時間裏,他經歷了突發高熱、寒戰、極度乏力、眩暈、腹瀉和咳嗽,經歷了不安、自責和鎮靜,自行居家隔離治療至今,體溫基本正常,症狀基本消失。


武漢39歲專業醫生居家隔離自救96小時好轉,休息加強營養多飲水,病毒“欺軟怕硬”要靠自身免疫康復

周寧居家隔離自救96小時後病情好轉

“說實話,我自己都沒想到會成爲新型肺炎疫情中最先倒下的一批醫務人員。前幾天我還教大家怎樣做好自我防護,卻沒想到分分鐘被打臉。”

“要說不怕,那是吹牛的。不過在經過最初的恐懼之後,我很快冷靜下來,立刻開始自救。”

2020年1月25日,農曆庚子鼠年正月初一,39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醫生周寧微信分享了他4天居家隔離成功自救的方案。

“事實證明,我自己的居家隔離自救方案是可行的。我把我這幾天的診治經過和心路歷程整理後寫了下來,希望能給有類似情況的朋友們些許幫助。”周寧表示,像他這樣高度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例應該還有很多,如果不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很可能會出現恐慌而不能夠正確處置,導致一窩蜂地湧到醫院,增加本來已經不堪重負的防疫機構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將自己暴露在致病環境之中,進一步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華商報記者也特別注意到,周寧屬於專業醫生,需要強調的是,每一位病患的病程和個人體質都不盡相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病情,周寧的居家隔離自救攻略可以借鑑,但並非一刀切地都照搬或者效仿周寧的做法。


>>暴露感染

醫患談話沒保持1米安全距離 曾摘下口罩和患者握手交談過


1月17日,周寧接到通知,醫院收治了一個心動過速無休止發作的病人,心率達240次/分,已經出現了心源性休克的症狀。隨後在診治過程中,周寧在牀邊給這位患者體檢,鑑於肺炎疫情,周寧習慣性地問了他有無發熱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這位患者當時予以否認。

“病人入院時確實體溫正常、沒有咳嗽等症狀,所以我們除了日常口罩帽子防護之外,沒有提高防護級別。正是這一疏忽,不僅讓自己,也讓我的同事們很有可能和新冠狀病毒有了親密接觸。”

周寧介紹,經過手術治療後,這名患者1月21日上午在辦理出院手續時,突然告訴護士,他入院之前曾經發過燒,而且在12月初還去過華南海鮮市場,更要命的是,他是廚師,經常會處理從華南海鮮市場流出來的活禽和野生動物。

他良心發現的“坦誠”讓醫護人員頓時高度警惕起來。再次追問病史,他這才承認,12月3最後一次去華南海鮮市場,後續仍在接觸市場中流出的活物,12月上旬開始發熱,治療後於12月30日好轉出院,但仍有間斷咳嗽症狀,於1月17日因爲心慌和頭暈到同濟醫院住院。

周寧立刻取消了他的出院醫囑,安排他再次做肺部CT檢查。隨即也仔細梳理了自己和這位患者的接觸史,發現有兩個地方存在很大的暴露風險:

第一是18日術前談話的時候,周寧雖然戴着口罩,但是和他沒有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有過長時間的近距離談話;第二是在手術成功之後,周寧曾摘下口罩和他握手致意過,而且交談過幾句話。

“很可能就是這兩次親密接觸,埋下了疑似感染的禍根。因爲我的疏忽,讓我的同事們都暴露在了被感染的風險之中,我感到深深自責。事後我立即通知科室同事自行監測體溫,加強防護。所幸的是,到目前爲止,除了我之外,沒有出現第二例疑似感染者。”


>>症狀初現

眩暈乏力開車回家差點撞護欄 捂倆熱水袋還顫抖高燒38.9℃


周寧介紹,1月20日是他24小時內科二線班,晚上睡在辦公室沙發上,整晚都沒休息好。1月21日是發病第一天,上午診治完病人,午飯後就開始感覺有點眩暈,乏力。到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乏力感越來越重,“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樣。這個時候我竟然還沒有懷疑到自己開始發熱了,想着應該是下夜班疲勞的原因,回家洗個熱水澡,睡一覺可能就好了。”

有句話說的真在理,醫者難自醫。“開車走在二環線上,這種眩暈感越來越強,好幾次差點把車撞上了護欄,好不容易纔把車開回了家。這個時候我還沒確定自己是否被感染了,但是已經有了不詳的預兆,懷疑自己可能過了潛伏期,開始出現症狀了。我又加了一層口罩進了家門,直接去臥室洗了個熱水澡。叮囑父母,不要碰我換下來的衣物。”

周寧回憶,這一點很重要!從醫院環境回家之後,外層的衣物上都可能沾有致病病毒,這是導致病毒傳播的重要渠道。

洗完澡以後,換上乾淨家居服,戴着口罩爬上了牀。家裏沒有體溫計,周寧讓媽媽下樓去藥店買了一支體溫計。“就在這個時候我開始出現噁心、腹瀉,強烈的眩暈感一陣接一陣湧上來,接着出現寒戰,胸口和腹部捂着兩個熱水袋還止不住地顫抖。一會兒量體溫,顯示已經燒到了38.9℃。”


>>發病第一天

戴雙層口罩裹嚴實到醫院檢查 不到半小時汗透兩身貼身衣物


周寧介紹,發熱、乏力、腹瀉加上與高度疑似患者有密切接觸史,沒有流涕、鼻塞等卡他(注:臨牀術語,指流涕、鼻塞、打噴嚏)症狀,臨牀可高度疑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要說不怕,那是吹牛的。不過在經過最初的恐懼之後,我很快冷靜下來,立刻開始自救。”

首先,要有診斷客觀依據。周寧立刻趕到醫院急診內科做了血常規、高敏C反應蛋白(CRP)和降鈣素原(PET)等檢查。爲了防止交叉感染,周寧全副武裝戴了雙層口罩,裹得嚴嚴實實,一個人從家步行到同濟醫院急診科。平時10分鐘的路程,走了近半小時。

血象顯示白細胞總數基本正常,中性粒細胞偏高,而淋巴細胞顯著降低。“我看完心裏咯噔一下,這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血象特徵。”


武漢39歲專業醫生居家隔離自救96小時好轉,休息加強營養多飲水,病毒“欺軟怕硬”要靠自身免疫康復

周寧的檢查報告單

爲了確認,周寧立刻打電話詢問了醫院呼吸科的同事,綜合了病史、症狀和密切接觸史,基本上就可以確定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但是現在還沒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的症狀,不用緊張,先居家隔離治療,多喝水,多休息,加強營養,同時服用抗病毒藥,觀察兩天,沒有加重的話,繼續治療1周。如果出現了明顯的氣促或呼吸困難,再來住院治療。

聽了專業的指導意見之後,周寧心裏踏實了,收拾好東西回家睡覺。一路上打了幾通電話,分別向主任、護士長和醫療組同事說明情況,交代好病房工作。

再次返家後,周寧杜絕和父母的一切近距離接觸,睡覺也戴着口罩,關上房門,監測體溫。

先遵醫囑口服鹽酸阿比多爾兩片,莫西沙星一片。複測體溫,還是38.9℃。用雙氯芬酸鈉栓12.5mg納肛降溫,爲了防止大汗導致容量不足和電解質紊亂,1小時內飲用溫鹽水(溫白開水加食用鹽)約1500毫升(約3瓶礦泉水)。

周寧表示,鹽酸阿比多爾和莫西沙星都是處方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不到半小時,汗透了兩身貼身衣物,體溫也降到了37.8℃。整個人感覺輕鬆了很多,但是眩暈感仍然沒有減輕。這個晚上就在這樣的昏昏沉沉中,醒了又睡,睡了又醒。中途還起來拉了兩次肚子,夜間再次飲用溫鹽水1000毫升,整個人感覺輕飄飄的。


>>發病第二天

一個人居家隔離治療臥牀休息 一天狂飲溫鹽水達2000毫升


1月22日,起病第二天。早上醒過來睜開眼第一件事情就是量體溫,38.6℃。起牀的時候感覺有點輕微的氣急,本來稍放鬆的心情又緊繃了,起來打電話給呼吸科同事,被建議去查一個肺部CT。於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周寧又從家裏出發去醫院做胸部CT。幸運的是肺部還沒有出現病毒性肺炎的特徵性影像學表現,說明就算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目前還屬於輕型。


武漢39歲專業醫生居家隔離自救96小時好轉,休息加強營養多飲水,病毒“欺軟怕硬”要靠自身免疫康復

周寧在居家隔離自救前爲自己準備了營養豐富的食物

即便如此,考慮到父母年紀偏大了,具有高度被感染風險,單純的房間隔離很難杜絕被感染的風險,所以周寧從現在的租住屋搬到了自己的房子,一個人隔離起來。隔離前儲備了充足的牛奶、水果、肉類和蔬菜。把家裏的暖氣開到最大,開始臥牀休息,沒有必要絕不下牀,每兩小時監測一次體溫,整天體溫波動在37.8-38.6℃。

因爲沒有明顯的畏寒感覺,體溫也不是很高,所以也就沒有采用降溫措施。繼續口服鹽酸阿比多爾片(一天三次,每次兩片)和莫西沙星片(一天一次,每次一片)。繼續狂飲溫鹽水,當天飲用溫鹽水量大約2000毫升。

經過一天的治療,體溫沒有上升,眩暈感也有所減輕,精神狀態也有一點好轉,也有點食慾了。這樣信心就更加堅定了,隔離治療應該是有效的。當天晚上睡眠好了許多,沒有中途頻繁醒來。僅僅腹瀉了一次,再次堅信自己會迅速康復。


>>發病第三天

自測體溫就再沒有升起來過了 沒想到“中彈”被隔離在後方


1月23日,起病第三天早上醒來後,感覺整個人輕盈了許多,腦袋也不像前一天那樣眩暈和昏昏沉沉的了,趕快自測體溫,37.6℃,比前一天早晨又降低了1℃,真是好現象!“這開啓了我一天的好心情,決定繼續之前的用藥方案,繼續大量飲用溫鹽水。今天外賣還沒有歇業,點了土雞湯和排骨湯,家裏還有面條,各色蔬菜,自己起牀做了一頓豐盛的午餐。連平時都不敢喫的巧克力(怕胖),今天都喫了好幾塊。”

午飯後口服了鹽酸阿比多爾和莫西沙星,誰料半小時出現明顯的噁心。周寧分析應該屬於莫西沙星的胃腸道反應,於是趴在牀上睡了一個多小時,醒來以後明顯緩解了。再次複測體溫37℃。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後面體溫就再沒有升起來過了。

但晚上有點輕度失眠,腦子裏面不斷回放這段時間的種種經歷。“看着手機裏面鋪天蓋地的疫情通報,感覺命運真是很捉弄人。當年非典的時候,我剛剛結束臨牀實習,對非典的恐怖記憶僅僅侷限於被隔離在學校裏面的無聊和鬱悶,而且那時候武漢並不是非典的重災區,所以對非典的恐懼並不是特別深刻。沒想到17年後,我成爲疫情暴風眼的醫院裏的醫生。在我剛剛和同事站在防疫戰鬥前線的時候,卻先行‘中彈’被隔離在了大後方。”

周寧很心疼同事們,“他們中有的比我還嚴重,已經收治入院,其中還有我的老師。想起他們躺在醫院經受煎熬,心裏很不好受。另外還有同事像我一樣在家隔離治療,看着前方同事們疲憊的身影,而我只能幹瞪眼卻使不上力。”


>>發病第四天

劇烈咳嗽腹瀉服藥後躺下休息 除夕“看”了一桌豐盛年夜飯


1月24日除夕,起病第四天。早上睡到9:30才醒來,立刻自測體溫36.8℃。神清氣爽,自覺沒有任何異常,放鬆了警惕,披着單衣起牀,給自己做早餐。廚房沒有開暖氣,窗戶也沒關嚴實,一陣冷風吹過來,頓時寒毛直豎,突然意識到自己沒有穿厚衣服。趕緊回臥室加衣,這個時候就感覺身上有不適感了,果然不到一會兒開始咳嗽,緊跟着腹部絞痛。馬上開始出現了腹瀉症狀。趕緊繼續喫藥,同樣是鹽酸阿比多爾兩顆。咳嗽有些劇烈,又加服了阿斯美膠囊兩顆。喫完早餐趕緊乖乖的躺下休息。咳嗽卻不見明顯好轉,心裏有些懊惱。

“媽媽打了幾次電話過來,讓我跟他們一起喫年夜飯。我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自從2010年工作到現在,其中有幾年是因爲在國外,在國內的時候又因爲值班等各種原因,就沒有在家喫過一次年夜飯。想着今年把二老接過來,可以一家人歡歡喜喜喫一個團年飯,卻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部署。”

更讓周寧後悔的是,本來父母在鄂州還是相對安全的,而自己卻將二老接到了武漢,而且還是漢口疫情重災區,陷老人於危險之中,兩位老人滿心歡喜地過來和兒子團圓,卻不料卻爲此身陷險地,“唉!不孝至此,愧爲人子。”

思前想後,周寧還是不能太傷了兩位老人的心。於是帶着雙層口罩,坐在餐桌旁,保持了一米的安全距離,“看”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強忍淚水的笑臉之下,我知道爸媽心裏該是有多難受和擔心。”


>>居家治療攻略

減少外出不要聚會別存僥倖心理 勿隱瞞病史 抗病毒藥物或許管用


周寧表示,喫一塹長一智,對待這次疫情,痛定思痛,有以下幾點體會:

1,提高警惕,加強防護,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對於發熱症狀完全消失的病人,也要有2周的隔離期。否則與之接觸的人,仍有被感染風險。

2,如果有密切接觸史或發熱史,請一定告訴醫務人員你有這樣的病史。刻意隱瞞病史不會讓你得到額外的好處,反而只會讓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進一步增大。同樣,醫院也絕不會因爲你有發熱或暴露史就不會給你治療。

3,沒有心腦腎肺等重要臟器疾病,在沒有明顯呼吸困難的情況下,單純的發熱、乏力、咳嗽、腹瀉,推荐居家隔離治療。

4,休息、加強營養和多飲水非常重要,目前對新型的冠狀病毒感染尚無特效藥,主要靠自身免疫康復(病毒也是“欺軟怕硬”的)。而休息和營養是提高免疫力的最好措施。

5,抗病毒藥物或許管用,目前綜合資料分析,鹽酸阿比多爾可能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高度懷疑是新型冠狀病的感染,可以在早期開始服用鹽酸阿比多爾,每天三次,每次兩片,加上莫西沙星。如果藥物治療無效,仍然高燒不退,要及時到醫院複診。

6,樂觀面對,保持積極心態對於康復至關重要。所有的病毒感染都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只要沒有誘發實質性的臟器損傷,比如病毒性肺組織病變,養好身體,等待自身免疫系統壯大反攻,一定可以戰勝他們。消除恐懼,保持樂觀,對於重塑我們的免疫系統非常有幫助。

7、可能會有患者認爲,你能這麼快好轉是因爲你是醫生。這是個誤區。疾病面前人人平等。雖然我們對新型肺炎的認識還不夠深刻,但是有一點是共識:這個病對於抵抗力強的人就像一場感冒,很快能扛過去,抵抗力差的人則很容易發展成重症。非常時期,年老體弱者一定要格外小心,減少外出,不要聚會。

8、有人質疑,傳染性極強的新型肺炎,居家隔離治療會不會讓患者成爲移動的病毒傳染源?這裏我想說,隔離就是不要到處跑。居家隔離和住院隔離的區別在於:在家沒人監督。如果您像我一樣做到真正的自我隔離,不會成爲傳染源。世衛指南的確建議對於傳染病,最好是住院隔離,但是疫情爆發時,醫療資源會出現極度短缺,建議輕症患者居家隔離治療。

9、對於合併有心腦腎肺肝等重要臟器基礎疾病的人,不建議參照這一居家治療攻略。

華商報記者 李華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熱線電話 029-88880000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華商報】創作,在****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