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業東嶺是黃貝嶺社區的一個小區,3月20日,租住在此的周女士(化名)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表示,“我和他不是一棟樓,但物業(人員)和他有密切接觸的,都已經隔離了。3月18日,深圳市衛健委通報第八例境外輸入病例後,羅湖區黃貝嶺社區多位業主對“3月16日對這名荷蘭籍男子採樣後派專車送回家隔離”的做法表示擔憂,因爲從其被送達到當晚接走這一過程中,這位外籍人士並非與人零接觸。

深圳特區作爲開放口岸,外防輸入病例從沒有像現在這樣顯得如此緊迫。

3月18日,深圳市衛健委通報第八例境外輸入病例後,羅湖區黃貝嶺社區多位業主對“3月16日對這名荷蘭籍男子採樣後派專車送回家隔離”的做法表示擔憂,因爲從其被送達到當晚接走這一過程中,這位外籍人士並非與人零接觸。

有住戶稱,當日傍晚在深圳市羅湖區黃貝嶺牌坊附近看見這名荷蘭男子在等着被接送到深業東嶺小區

>>住戶疑慮 下班高峯 不知情行人從外籍男身旁走過

據深圳市衛健委通報,這名29歲荷蘭籍男子從荷蘭前往中國,3月15日經深圳機場入境。3月16日被羅湖區專車送至羅湖區黨校採樣後由專車送回家隔離。3月17日被確診。其在中國內地的5名密切接觸者被集中隔離。

有住戶稱當時正值下班高峯,在小區門口要檢測體溫,有人員聚集

外籍男戴口罩等人接就沒傳染風險嗎?

“接他的人,我在村口沒看到穿防護服……而且他回小區路上有很多餐飲店。”深業東嶺是黃貝嶺社區的一個小區,3月20日,租住在此的周女士(化名)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表示,“我和他不是一棟樓,但物業(人員)和他有密切接觸的,都已經隔離了。”

周女士告訴華商報記者,這名荷蘭男子被送到黃貝嶺牌坊時,正好是下午6點半,“這個時間是下班高峯時間,人來人往的。我路過看見那個人,我沒有和他近距離接觸,但我看到很多不知情的行人從他身旁走過,這肯定是近距離接觸。我走的時候,他還在村口等(對接),接他的人我在村口沒看到穿防護服。”

周女士表示,村口和小區門口都要檢測體溫,所以在下班時間段,這些地方有人聚集,而這麼外籍人士站着等接送,儘管戴着口罩,但還是有傳染的風險。

有住戶認爲,在通往小區的路上有多家餐飲店,如果這名荷蘭男子正常走進小區就一定會經過這些餐飲店

村口旁就有很多餐飲店 他經過了嗎?

周女士很擔心,儘管這位外籍男子戴着口罩,但接送他的工作人員都沒有穿防護服。

從村口到小區門口步行大約有5分鐘的路程,但村口旁邊沒多遠有很多餐飲店。“我沒親眼看見他進小區的過程,我只看到他在村口等着有人來接。但我覺得應該不只我一個人看到。如果他是正常自己走回去,肯定要經過這些店啊。”

小區門口登記沒防護 業主“很生氣”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有業主表示:“我是下午6:33在小區門口看到他在做登記,高個子,穿卡其色短褲,旁邊有行李箱。”

還有業主“很生氣”地表示:“我也是親眼看到這個人在小區門口登記,沒有任何防護。下班高峯期,小區門口很多人過往。”

>>住戶擔心 密切接觸確診患者的物業人員已被隔離

既然這位荷蘭男子被確診,有業主見到有人和這名男子有密切接觸,究竟有沒有感染的風險呢?

晚上12點消毒 之前就沒人乘坐電梯嗎?

“小區門口應該有監控視頻,而且這個外國人是當晚7點多回的小區,晚上12點消毒,難道期間就沒有人再乘坐電梯嗎?”周女士表示:“我和他(住的)不是同一棟樓,但和他接觸的物業(人員)都已經隔離了。”

華商報記者獲得的業主3月19日拍攝的事發村口的畫面顯示,有戴口罩的工作人員執勤,路人並不是很多。

現在沒有人確診以後也不會出現感染嗎?

“就在這附近,因爲下雨,所以行人才沒那麼多……”周女士介紹,“因爲當時沒有人穿防護服,而且我們這裏有很多棟樓,深業嶺小區有很多外國人居住,目前小區除他外,目前沒聽說有人確診,可能大家都覺得沒什麼特殊吧,我覺得小區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事情。”

周女士表示,之前國內疫情期間,社區都沒有出現確診或疑似病例。但她擔心,出現荷蘭男子被送回家隔離這個事後,雖然現在沒有人感染,並不代表以後也不會出現被感染的情況。“目前的生活沒有受影響,但這件事後沒任何改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我多慮了。”

路過外籍男身邊的行人也不需要隔離嗎?

按照衛健委的通報,這名男子的密切接觸者都已被隔離。對此,周女士表示:“物業(人員)有,但(當時路過的)行人沒有。”她認爲,這名荷蘭男子這樣被送回家的處理方式,還是存在造成病毒傳播的風險。爲此,她曾致電羅湖區疾控中心,得到的答覆是轉接風險可控,不必恐慌,也不必全部隔離。

周女士提供給華商報記者羅湖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回覆的短信顯示:“送外國人到小區及接走到醫院是區政府安排的,不是疾控接與送。疾控是技術部門,只做檢驗、調查和消毒。有疑問可以打電話諮詢區新冠指揮部。有其他問題或訴求,請找所在社區的工作站。”

>>官方回應 目前沒出現感染病例風險極低不必恐慌

羅湖區疾控中心曾回應業主質疑時表示,按照新冠疫情最新防控要求,近期入境外籍人士需居家或集中隔離14天,但不強制要求集中隔離,並自願選擇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這名荷蘭籍患者入境時體溫正常,無任何症狀,但爲降低社區傳播風險,疫情防控人員說服其接受了採樣檢測,採樣後專車送到居住處交社區管控,實施居家隔離。

“已經通報過了,這個風險極低”

3月20日,華商報記者聯繫深業東嶺物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解釋稱:“去問疾控和衛健部門,也可以諮詢社區工作站。就是沒有(他)這個情況,我們也定期組織消殺。”

華商報記者依據工作人員提供的電話聯繫黃貝嶺社區工作站和羅湖區衛健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此事不便接受媒體採訪。

華商報記者隨即聯繫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已經通報過了,目前沒有出現感染病例,這個風險極低。”

疾控答覆物業稱在可控範圍之內

據深業東嶺物業服務中心通報,3月16日晚6點半左右,羅湖區疾控中心將一名荷蘭籍外籍人士送回到黃貝嶺牌坊。社區工作站接到消息後通知物業服務中心人員全程協助將這名外籍人士送回深業東嶺。物業服務中心值班保安對其進行登記查驗,檢查體溫正常後,安排物業保安人員全程陪同送其回到某棟家裏進行自我隔離,中間沒有接觸其他住戶。晚11點左右,區疾控中心將其接走,進出都是乘坐同一部2號電梯。

當晚12點,物業服務中心已對該業戶所住樓層和全部電梯及公共區域進行了全面消殺,都有視頻和拍照取證。同時,物業服務中心將全程接觸的保安同事進行全部自我隔離。3月17日上班後,物業公司領導擔心小區住戶和全體業戶的安全,多次致電羅湖區疾控中心諮詢,詢問小區是否需要採取強制隔離措施。

羅湖區疾控中心表示,此爲可控範圍之內。請各位業戶不要驚慌。這名外籍人士核酸檢測呈陽性,物業服務中心會進一步根據羅湖區政府及社區工作站疫情防控指示,做好現場防疫工作。

3月20日,一位資深法律人士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指出,針對目前日益嚴峻的境外輸入病例態勢,多地依照《刑法》和《傳染病防治法》升級了入境防控措施,特別是最高法、海關總署等五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明確規定了六類行爲以“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定罪論處。但是,僅有法律標準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依法防控,將法律法規化爲堅定的執行力。

華商報記者 李華 編輯 趙雲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