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豐元私房課:企業併購是共贏遊戲

摘要

買賣產品實際上是一個零和遊戲,但資本市場在做這些加法和乘法的時候,不是零和遊戲,是一個共贏遊戲。

金豐元私房課:企業併購是共贏遊戲

優勢資本董事長吳克忠先生認爲,買賣產品實際上是一個零和遊戲,但資本市場在做這些加法和乘法的時候,不是零和遊戲,是一個共贏遊戲。這也就是爲什麼企業在併購上市的過程會出現今天股票漲了或者股票跌了,漲了大家都賺錢了,跌了大家都虧錢了。股票市場跟賭博是不一樣的,股票市場贏的時候可以共贏,虧的時候是共虧,不要把股票市場當成一個零和遊戲,股票市場是共贏的遊戲,併購更是一個共贏的遊戲。

併購的過程爲什麼能起到1+1>10的作用?

第一,買方花10個億的錢變成100億,買方市場大幅度成長。

第二,把產業整合起來,賣方通過賣的過程實現了價值可流通,而且通過併購過程也受益。

第三,財務投資者的好處,投資後被併購下去,會有很大的空間。

這也就是資本在併購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得到共贏、多贏,實際上很多交易是很難完成。

中國去年的併購實際上增長了41%,從2015年到2016年,海外併購增長了3倍?中國市場巨大,中國資金巨多,所以中國很多企業到海外去收購資產,第一收購核心競爭力,競爭力是一種技術,第二是品牌,收購技術和品牌。

買賣收購過程當中,併購的邏輯和交易的結構是怎樣的?

作爲買方來說,買方的邏輯就是用高市盈率的股票去收購低市盈率的公司,例如現在公司的市盈率70倍,用10倍到20倍,現在資本市場基本上15倍左右去收購一個公司,收完以後這個公司的利潤,上完市就變成70倍的公司。換句話說1個億即使是15倍去收購,15億可能一半或者一大半用股票,收購完以後,同樣的1個億可能就乘以70倍變成70億,這中間有55億的差價,這就是收購的溢價。只有收購了溢價,分攤給每一個股東,將股東的利潤和股東的價值能夠最大化。

賣方邏輯是爲什麼願意賣給它,很多公司在被併購時要考慮兩點:

第一,要求收購不重組,即收購完以後還是自己管理,擁有經營的自主權,只要保障利潤,現在大多數收購都不是一種協同式的收購,而是收購併不重組,等於管理層不變,只是合併報表,每年承諾利潤的增長,利潤情況,對賭的情況,很多上市公司現在收購更看重對賭。

第二,獲得企業所發展的資源和資金,上市公司特別是有這種整合效應,協同效應的基金。

視頻加載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