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臨沂市出臺《關於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實施意見》,明確對外開放目標定位,緊緊圍繞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立足臨沂特色優勢,紮實踐行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深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激發新一輪對外開放活力,釋放新舊動能轉換潛能,加快促進內外貿一體化、投資貿易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實現開放結構、開放佈局“兩個優化”,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打造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

力爭到2022年,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特色產業園區、高端產業基地、跨國公司、知名品牌,經濟社會領域開放向縱深拓展,對外開放規模更大、對外開放質量更高、對外開放佈局更優,在構建新體制、發展新模式、塑造新優勢上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強化對外開放平臺支撐

網上商城:依託線下市場,培育線上市場。加大“網上平臺”培育力度,大力發展垂直電商平臺。海外商城:沿“一帶一路”加快佈局海外商城、海外倉,帶動更多商城企業走出去發展,穩步擴大海外市場。臨沂商谷:重點發展金融供應鏈、服務外包、企業總部等新型業態,建設現代物流、電子商務、跨境貿易等產業集中區。老商貿城:完成老舊市場改造搬遷。

用好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政策,加速實現市場採購由“政策吸引”向“功能吸引”轉變。支持臨沂綜合保稅區複製推廣更多自貿區創新政策,最大限度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政策功能,爲臨沂商城“買全球、賣全球”搭建高效便捷新平臺。完善臨沂港現有功能,探索開展進口貨物分撥、疏港分流業務,深化港際合作,實現沿海港口多種功能在臨沂延伸。

加快建設具有綜合競爭優勢的區域性物流中心。鞏固公路物流優勢,統籌推進高鐵、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城市快速路和農村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航空貨運發展,爭取新開通直達國際國內的鐵路貨運班列,加快建設魯南鐵路物流園區,爭取設立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

加快建設區域性會展中心。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加快會展業轉型發展。注重培育品牌展會,提升會展業國際化水平,鼓勵符合條件的展會項目積極申請UFI認證。完善硬件設施。

堅持以銷定產,鼓勵各開發區、特色園區圍繞市場搞加工,大力培育地產品加工產業,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引領帶動木業、陶瓷、五金、勞保、食品等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讓市場下沉紮根,提升臨沂商城核心競爭力。編制發佈臨沂商城價格指數和地產品價格指數,提升臨沂商城關注度和影響力。

提升利用外資規模和質量

從以傳統產業招商爲主轉向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加快引進一批具有戰略性、引領性、支撐性的重大項目,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推進專業招商,通過小分隊招商,委聘“招商大使”招商,推行招商僱員制度等措施,促進招商工作專業化。

突出企業招商,鼓勵本土企業與央企、中國500強、世界500強、行業領軍企業以及行業隱形冠軍、潛力小微創客合作,吸引外地企業落戶臨沂。

推行“大數據+招商”“互聯網+招商”,建設招商引資目標數據庫、項目數據庫、合作載體庫,制定招商地圖,開展“一對一”精準招商。打好親情牌,依託在外臨沂人挖掘招商線索,吸引他們回鄉創業。

培育對外貿易競爭新優勢

推廣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政策,打造重點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求的國際工程物資集採集供服務平臺。

鼓勵跨境電商加快發展,支持臨沂綜合保稅區爭創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完善跨境電商服務體系,引導中小外貿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電商平臺開展合作。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爲中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鼓勵發展服務貿易,在擴大傳統服務貿易出口基礎上,加快發展服務外包、文化、信息技術、教育體育等新興服務貿易。

鼓勵各縣區和開發區爭取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承接地、服務外包示範基地等國家和省各類開放示範試點。支持各縣區、開發區因地制宜探索外貿發展路子,培育新增長點。

加快外貿轉方式調結構,支持企業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爲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實施百展市場開拓計劃,鼓勵企業走出去拓展市場。

深化“雙培雙促”行動,促進出口貨源迴流。鞏固提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和出口木製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提升農產品和木製品出口競爭力。

立足臨沂商城商貿物流集散優勢,組織企業和市場商戶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承接一批國外優質商品總經銷總代理,擴大消費品進口,把境外消費轉化爲境內消費。

拓展對外經濟合作空間

支持企業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優勢產業佈局“一帶一路”沿線。

依託機械、冶金、食品、建材、木業等傳統優勢產業,吸引上下游關聯企業抱團走出去,提升產業配套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制定跨國公司培育成長計劃,支持具有一定規模、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重點企業走出去,鼓勵企業投資併購境外研發、設計、營銷、品牌等價值鏈優質資源,培育源自臨沂的跨國公司。支持企業設立境外營銷機構,建設海外倉、邊境倉。

發揮中歐商貿物流園、中白商貿物流園等平臺作用,打造一批集商品展示、物流分撥、研發加工等功能於一體的境外園區。

強化對外開放要素保障

用足用好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22條新政,聚焦精準招引高層次人才,編髮臨沂市緊缺人才需求目錄,舉辦“外國專家沂蒙行”“高層次人才沂蒙行”“沂蒙之約”海外引纔等宣傳推介活動。

探索以“一事一議”方式引進頂尖人才團隊,打造提升“沂蒙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工程、“市高端外國專家”評選等人才工作品牌。積極探索國際高端人才引進機制,在社會保障方面提供快捷高效服務。

對經認定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可不受60週歲年齡限制,申請5年有效期的工作許可,並辦理工作類居留許可。加強與各大院校的合作,培養通曉國際貿易規則的各類緊缺人才。

推動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家的科技合作項目建設,加強與德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等在先進製造、新材料、軟件、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技術合作與人才交流。

加強與以色列等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效農業、節水灌溉、水污染處理等方面的合作。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與國外相關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積極參與實施政府間科技合作和科技外援、科技培訓等計劃。鼓勵高層次人才在臨沂創辦科技型企業。強化政策、資金等綜合保障,加快促進科技合作項目實施。

魯南商報記者 邵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