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來一兩週是最爲關鍵的階段,要以大局爲重,認識病毒的特點,瞭解個體和羣體防疫的辦法,大家衆志成城,就能儘快實現局面的逆轉,並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研究透病毒,但根據臨牀表現以及國家發佈的診療指南,疫情的基本規律是掌握的。

王虎峯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教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爆發以來,在全國肆虐,已經傳染到31個省市以及港澳臺地區,確診和疑似病例累計上萬,且短期內不會徹底解決。面對疫情不要害怕,要了解以下幾點,大家都這樣做,我們就能取得反擊疫情的勝利。


新冠病毒雖易傳染但毒性並不強,疫情短期內不會徹底解決

一、對於疫情發展階段的研判,現在到了最關鍵的時期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研究透病毒,但根據臨牀表現以及國家發佈的診療指南,疫情的基本規律是掌握的。首先認識疾病的三大特點。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最大的特點是傳染性很強,但是疾病發作相較於我們曾經戰勝的SARS並不激烈。傳染性強,是指新型冠狀病毒靠空氣或者接觸傳播,部分病人沒有發熱、咳嗽等典型症狀,但可以傳播病毒。

其次是發作並不激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不像其他的烈性傳染病,包括SARS那樣劇烈。從臨牀上來看,部分發病較輕,甚至沒有自覺症狀。目前在臨牀治療上尚沒有特效藥或者疫苗,部分可以自愈。當然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羣,風險相對還是較大的。

再一個就是疾病潛伏期是3到7天,最長是14天。有的病患在發病前期,在沒有明顯發病症狀情況下,會傳染別人,這就是病毒的狡猾之處。概括起來就是:傳染性很強,毒性不那麼強,有隱匿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從12月份在武漢市首發,一直到2020年1月底開始大面積爆發。鍾南山院士在2020年1月20日首先公佈新型肺炎疫情呈現人傳人的特點。在1月23日武漢市封城之前,由於春運等原因,500多萬人離開疫情爆發地流向全國。按照疾病潛伏期的規律,全國的輸入性病人預計到1月30號前後達到高峯。

因此,當前這幾天發現更多的患者並不完全是壞事。“疫情是魔鬼,不能讓魔鬼藏匿”,堅持疫情信息公開透明是防疫的基礎前提。這個階段發現的越多,說明梳理排查制度見效了,能發現的都隔離收治了就能有效控制。需要注意的是1月30號之後在武漢地區之外可能發病的二代病人。

二代病人的發病原因是武漢市封城前,疫情的流出人員本身處於潛伏期或者發病早期,症狀不明顯,但是密切接觸者可能被傳染成爲二代病人。考慮到各地排查這些潛在病人需要一個週期,即發病—確診或疑似—追溯密切接觸者—隔離,因此這個時間至少要有一週時間,從1月30號開始再往後順延7天左右,因此,2月6號左右是一個關鍵的坎,期間的疫情波動要特別重視,根據疫情動態調整應對策略。


新冠病毒雖易傳染但毒性並不強,疫情短期內不會徹底解決

二、相持階段防護好自己就是給社會做出了貢獻

根據現在各地的疫情趨勢,開始由第一階段的輸入性轉爲二代病人,局部有聚集性傳染,往往是家庭性的或者是密切接觸缺乏防護造成的。在疫情防控過程中,要汲取教訓,不能有僥倖心理。家庭中,有一個人感染病毒,全家都很危險,社區中有一家出現問題,整個社區就要封閉,大家要認識情況的嚴峻性。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大家總想和親朋好友聚一聚,但非常時期要特事特辦,不能只考慮個人因素,要站在全家、全社區、全社會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一定要高度重視。

當然,也不能走另一個極端,即不必恐慌。有人認爲疾病目前沒有特效藥就陷入恐慌狀態,其實恐慌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能添亂,徒增身心負擔。現在要做的是掌握預防的技巧,即“兩防兩增”。

“兩防”,即要防接觸病毒,防污染空氣。病毒可以通過接觸、空氣、飛沫等途徑傳播,所以不僅要對直接接觸病毒謹慎,也要對污染的空氣特別小心。如何防護呢,第一是手部,病毒可以通過接觸感染,要勤洗手,會洗手,洗手時最好用肥皂酒精等。頭部、面部、衣物等要及時清潔,在使用過程中,注意避免交叉污染,把不潔的東西謹慎處理,多洗臉,多洗澡,多洗衣。

“兩增”,即增強抵抗力,增強信心。抵抗力是身體抵禦病毒的最佳屏障,要保持規律的作息和飲食,注意增減衣物,進行適當的運動。要增強信心,和病毒不能賭氣,平靜下來找到病毒的弱點,通過防護就可以解決掉。

現在人和病毒的關係,就像是“兩個狙擊手對峙”,誰憋不住,誰先露頭就先被打倒。沉住氣,堅持住,就是勝利。面對疫情,做最壞的打算,爭取最好的結果。最壞的打算是等到溫度回升,病毒自然就銷聲匿跡了,但問題的關鍵是在這幾個月內保持健康的生活。


新冠病毒雖易傳染但毒性並不強,疫情短期內不會徹底解決

三、牢記對付病毒的策略,大家都這樣做我們就贏了

目前疫情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已經造成了社會經濟的巨大損失。此時,我們更要同舟共濟,衆志成城,步調一致。對付病毒不僅要有個體的辦法,更重要的是有羣體的策略。大家按照羣體策略去做,我們就贏了。

羣體策略就是三招三式:一是農村常住、城鎮的兒童和老人,總計約8.6億人,這部分人羣要堅守不動,隔離開傳染源。目前是疫情高發階段,任何流動和接觸都會使疫情更復雜。這部分人要保持耐心,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再恢復正常活動。

二是特殊行業從業人員,涉及到食品藥品、衛生、公安、新聞媒體、交通運輸、公務員等,約1.21億人。他們在疫情發生過程中,是“逆行者”,疫情越緊急,社會需求越大,他們的工作量越大。這部分人羣要重點保障,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安全安心工作。

第三是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大約4億多人,這部分從業人員多爲年富力強的勞動者,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他們何時恢復工作和如何工作關係到國民經濟的恢復。要在保障這部分人羣健康的前提下恢復工作,可以採取多種形式,靈活掌握員工返崗的時間。比如可以採取遠程工作的方式;對於跨省工作人員,可以先返程再返崗;或者推遲返崗時間到2月6號,視情況再逐步返崗返校。

未來一兩週是最爲關鍵的階段,要以大局爲重,認識病毒的特點,瞭解個體和羣體防疫的辦法,大家衆志成城,就能儘快實現局面的逆轉,並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責任編輯:郭素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