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会,李世民和李隆基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李世民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李隆基结束一个辉煌的盛世。李世民18岁晋阳起兵,29岁登上皇帝宝座,52岁去世,在位23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彪炳千古的贞观之治。李隆基18岁的时候还在武则天的淫威下装傻充愣,27岁时通过政变登上皇位,在位44年,大唐王朝从极盛转为极衰。李世民从谏如流、以古为鉴,李隆基亲信小人、浑浑噩噩。李世民性格的转变是因为太子李承乾谋反,儿子死后对他的精神打击非常大,此后身体便每况愈下。贞观十九年亲征高句丽,由于没有取得满意效果,而耿耿于怀,回来后便萎靡不振。而最终的太子人选也不合自己的心愿,李世民喜欢的是李泰,但是拥护李泰者都是几个柔弱的文臣,关键时刻掉链子。所以,李世民只能向背后支持李治的集团妥协。

李世民在生命走向倒计时的时候,也不能免俗。对于秦始皇求仙、汉武帝寻长生不老之术,年轻时候的李世民嗤之以鼻,他很是不理解两位英明神武的帝王会如此荒唐。当印度巫僧谎说自己已经活了200多岁,并且懂得长生不老之术,李世民竟然信了。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李世民有祖上遗传的顽症(后世考证为高血压),而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做,所以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病急乱投医。结果适得其反,中毒而亡。

李隆基步入中年便开始志得意满,贪图享乐。李隆基的坠落是因为女人,年近五十的时候,听信武惠妃的谗言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武惠妃死后便郁郁寡欢,大有一蹶不振的意思。幸亏儿媳杨玉环的出现才拯救了他那个濒临崩溃的灵魂,于是他不顾纲常伦理,毫无廉耻地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从此君王不早朝,同时也开启了他昏昏欲睡的后半生。奸相李林甫身居高位,残害忠良,独霸朝纲十九年。外戚杨国忠泼皮无赖,胸无点墨,志大才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总结:李世民时期君臣和睦、广开言路、以民为本,有着明确的人生坐标和施政抱负,如果他能长命,大唐王朝会变得更好,晚年即便心智不清,但也不会把江山毁在女人、奸臣和小人手里。而李隆基根本就没有心怀天下,更没有万民苍生,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自己。所以她可以把杨贵妃爱的昏天暗地,但不会和杨贵妃共赴黄泉。李世民虽然也有过错,但依然受人敬仰,依然可以被世人尊为天可汗,但李隆基只能在世人的冷嘲热讽中孤独离世。所以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自然也不会有相同的命运,更不会去犯一样的错误。

此文由本人{历史深度解密}原创,抄袭必究!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想和我讨论文章内容或者有什么想看或者了解的知识的朋友们,我都会看的,你们想看什么,请评论,我会写的,谢谢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