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明清史的时候,经常有人会说,假如吴三桂不投降满清,咱们汉人的天下也不至于让满鞑子夺去,尤其是晚清时期动辄就被西方列强欺凌,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简直就是一部屈辱史,所以,有人发出了“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的愤然疾呼。于是吴三桂更是招人恨,汉奸、卖国贼的标签算是给他实实在在的贴上了。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历史会按如此假设演绎吗?依我个人来看,未必!

1644年春,李闯的农民军攻占北京,蜂涌入城,大明朝彻底玩完了。为千疮百孔的王朝当了一辈子的裱糊匠的崇祯帝,再也不用为酬饷两手空空而发愁抑郁了,一路跌跌撞撞地爬到煤山寻了短见。这时候吴三桂还在辽东镇守山海关与满清的军队对峙。后来发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强行霸占了他的爱妾陈园园,才演绎了一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英雄救美的历史剧。现在咱们假如吴三桂没有投降满清,凭他的几万关宁铁骑直奔北京,能够了却这夺妻之恨吗?我觉得应该没有胜算的可能性。农民军的几十万大军碾压关宁铁骑虽然不是件轻松事儿,然而也是百战之师,其实力不容小觑。何况满清觊觎中原已久,如山海关空虚,满清大军必会趁机压境,抄了吴三桂的后路,然后再与农民军对阵一搏,同样入主中原。

再假如吴三桂投降了李自成,死守山海关,是不是就可以挡住满清大军的兵锋所指了,我认为也不可能。因为崇祯之前,那时满清还称后金,控制的势力范围仅限于辽东吉林区域,只是山海关、宁远、锦州一带与明朝的边界相邻,山海关当时堪称扼径咽喉之地,后金政权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可到了崇祯年间,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随着后金政权的不断扩张,广褒的漠南已纳入后金版图。这时双方的拄壤区域已从最初的辽西地区扩展到甘肃嘉峪关,万里长城的任何一个关口都会成为满清入关的突破点

历史的真相是,农民军攻占北京时,满清入关脚步已悄然加快,计划从京津一带的长城喜峰口入关,但走到辽西阜新一带接到吴三桂的求援信函,这才直奔山海关。再假如吴三桂凭自己的力量死磕李闯农民军,满清按计划从喜峰口入关,也不会遇到太大阻力。那时,李自成正率全部精锐部队直扑山海关,北京城正是空虚之机,趁势攻占北京指日可待。所以,不论吴三桂是否投降,也改变不了满清入关的历史走向。因为满清在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多尔衮父子的苦心经营下,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农民军和吴三桂联手也难占上风,只是吴三桂的骂名没有这么让人恨罢了。

此文由本人{历史深度解密}原创,抄袭必究!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想和我讨论文章内容或者有什么想看或者了解的知识的朋友们,我都会看的,你们想看什么,请评论,我会写的,谢谢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