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漢“封城”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位於山東的餐飲個體戶老闆林松磊並沒有太擔心。1月23日一大早,妻子黃慧推醒了熟睡中的林松磊,“武漢封城了,”黃慧說,“我們這裏會不會受什麼影響。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尹太白

責編 | 馮羽

1、沒有受到重視的“災難”

武漢“封城”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位於山東的餐飲個體戶老闆林松磊並沒有太擔心。

起初,沒有多少人在意這場疫情,這不過是一次可防可控的病毒性肺炎,一個海鮮市場被休市整治,還有41例已經得到救治的病患,直到沒有人能夠完全置身事外。

那種不祥的感覺是隨着時間慢慢浮現的。

林松磊第一次意識到情況不太對勁是1月21日那天傍晚,幾個小時以前,國家衛健委剛剛確認了山東首例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而在此前一天,北京、廣東等地相繼出現確診病例,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院士率醫療隊飛赴武漢,並告誡全國人民該病毒存在人傳人的現象。

“老闆,上箱青啤啊!”食客的呼喊聲將林松磊拉回現實,餐廳裏異常火爆的就餐氛圍讓他暫時忽略了種種令人不安的跡象。

春節期間是餐廳一年中爲數不多的繁忙日子,按照往年經驗,年前年後這十多天的收入差不多可以佔到年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

這並不是無稽之談,對於絕大多數餐飲個體戶而言,一年12個月份,其中大部分月份都是處於虧損或者勉強持平的狀態,只有依靠勞動節、國慶節和春節這樣的假期才能實現一些盈利,將全年的經營成績拉上去。

眼前,食客們推杯換盞、互道祝福的熱鬧景象讓林松磊漸漸打消了疑慮。現在當地正處於旅遊淡季,疫情或許不會波及到這裏吧,他心下想着。

林松磊所在的城市,是一座以旅遊業爲主的三線城市。小城的旅遊業持續火爆,帶動餐飲業飛速發展,林松磊對來年充滿了希望。“明年掙了錢想給女兒買臺鋼琴,報個興趣班,現在的小孩沒有特長不行,咱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當最後一波食客酒足飯飽離開時,已經是深夜11點多了。林松磊在餐廳門口站了一會兒,夜裏的寒風有些刺骨,西北風呼呼地刮過光禿禿的樹梢,直吹得他瑟瑟發抖。林松磊忽地想起來五年前也是這樣一個冬天,他開了這家餐廳,如今五年過去了,他買了房子,也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林松磊心中一陣感慨,他在員工微信羣裏寫到:明天是年前最後一天上班,大家都辛苦了,好好休息,我們來年再戰。接着,他又給每個員工發了一個大紅包。

按照原計劃,餐廳會在1月22日(臘月廿八)晚上歇業放假,1月26日(正月初二)開始營業,這三天,也是林松磊和員工一年之中少有的休息時間。

打烊前,林松磊特意翻了翻記錄本,從初二到正月十五,幾乎所有的位置都被預定出去了,這讓他感到心滿意足。

2、“火最終還是燒了過來”

林松磊到底還是低估了疫情所帶來的影響。

似乎是一夜之間,疫情就爆發了。1月23日一大早,妻子黃慧推醒了熟睡中的林松磊,“武漢封城了,”黃慧說,“我們這裏會不會受什麼影響?”

林松磊當然回答不上來妻子的問題,這也不是他能決定的事情。武漢遠在670公里之外,林松磊並沒有太擔心。

繼武漢發佈“封城”消息之後,湖北省的多個城市也相繼宣佈“封城”。事情似乎正朝着更爲嚴重的方向演變,林松磊心中不祥的感覺越來越強烈,這是他第二次意識到情況不太對勁。

火最終還是燒了過來,林松磊所在城市的疫情一天比一天嚴峻。

全國各地不斷飆升的確診和死亡病例引發了恐慌情緒,不少人開始屯糧屯菜,閉門不出。1月25日一整天,林松磊的手機一直在響,其中有供應商催款的電話,但絕大部分還是取消訂單的電話。

直到凌晨2點,林松磊都沒有喫晚飯,將近30個菸蒂堆在面前的菸灰缸裏。“他特別痛苦,畢竟現在是非常時期……我們備貨備得太多,如果賣不出去,就全部砸在手裏了,這對於餐飲個體戶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黃慧說,“我平時特別反感他吸菸,但那天,我沒敢說話。”

爲了應對增長的訂單,也爲了對沖春節期間對食材價格飆升的影響,林松磊從一月初就開始慢慢囤積食材,投入成本差不多有8萬元左右,爲了防止春節後人手不夠,他還給員工開出了雙倍工資。

如今訂單幾乎全部被取消,年前囤積的食材和召回來的員工基本都派不上用場了,而食材還要儘快處理、工資還要照發。

這樣的處境,是林松磊沒有料到的,尤其是這批囤積的食材。

原本供不應求的食材一下子變成了燙手山芋,這讓林松磊很被動,一方面,餐廳大部分流動資金被牢牢地套在上面;另一方面,食材大多是新鮮蔬菜和半熟品,經不住長時間存放。

更重要的是,在一個多月前,林松磊剛剛支付了一筆20萬元的年租——如果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支撐,這意味着餐廳隨時都有可能“心臟驟停”。

林松磊算了下,在忽略水電雜費的情況下,僅食材、房租和人工成本這三部分帶來的損失就接近40萬元。“因爲這場疫情,賺的錢恐怕要一下子要賠個精光了。”

準確地說,“精光”這個詞的含義還包括把餐廳也賠進去——這是林松磊一家賴以生存的根本,如果餐廳不幸倒閉,那麼房貸、銀行貸款、女兒的學費、父母的醫藥費便通通沒有着落了。

“外賣還能做嗎?”黃慧小心翼翼地問,“多少可以先回點本。”

林松磊搖了搖頭。

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數次升級防控措施,隨之也對餐飲行業下達了“死命令”:停止餐飲服務場所舉辦大型聚衆聚餐或宴會活動,正月十五以前不準開門營業,正月十五以後等待進一步通知。

黃慧還不知道這個剛剛下發的通知,她試圖通過一些建議化解丈夫的苦悶。

“沒用,到那時候肉和菜就全放壞了。”林松磊說,“沒別的辦法,只能等。”

正月初三凌晨3點多,黃慧一覺醒來發現丈夫沒在牀上,她等了一會,最後在陽臺上找到了林松磊。他正悶聲不響地抽着煙,腳邊堆了10多個菸蒂。

在黃慧看來,丈夫向來是個特別能隱忍的人,“他什麼事都不說,總是自己扛着。”黃慧對於餐廳的經營情況並不瞭解,但是那一刻,她從丈夫的行爲中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場疫情的影響,恐怕比任何人當初預想的還要大。

3、黎明前是最黑暗的時刻

半個月以前,餐飲行業還是另外一番景象。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消息稱,2019年餐飲行業的收入爲4.6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

中國飯店協會曾樂觀預估,2020年,中國餐飲業的全行業收入有望突破5萬億元。

餐飲個體戶趙韓燁並不清楚5萬億元是什麼概念,他只知道如果疫情遲遲沒有好轉,隨着房租和人工成本持續支出,用不了多久,自己苦心經營了20年的飯店可能就得倒閉了。

在經歷過SARS疫情的趙韓燁看來,整個餐飲行業的情況並不樂觀,按照經驗,這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性肺炎通常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面對這種慘淡的局面,餐飲個體戶頂多能撐一兩個月,三個月就要失控了。”

三個月,也是餐飲行業內公認的警戒線。

在那場災難中,餐飲業幾乎停滯,行業損失超過了210億元。一些規模較大的連鎖餐飲企業尚且可以憑藉強大的品牌勢能和雄厚的資金鍊扛過寒冬,但對於抗風險能力較弱的餐飲個體戶而言,就只能被迫倒閉。

保持對強傳染性疫情的敏感度,是趙韓燁在上次疫情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

武漢“封城”的消息傳出後,趙韓燁就開始想辦法處理之前囤積的食材,他先是聯繫供應商回收,無法回收的,就平價賣給街坊鄰居和老顧客。

對外平價銷售囤積的食材是降低損失的一個方法,“不過還是晚了一步,”趙韓燁說,“實在處理不了的蔬菜就只能拿去餵雞。”

飼養的雞高興了,喫得津津有味,但趙韓燁卻高興不起來。

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升級。

“不敢想象,萬一餐廳倒閉了會怎麼辦。”和趙韓燁一樣,林松磊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的通知。

連日來,山東省相關部門已經針對因疫情延期開業的餐飲企業陸續復工的實際,加強對餐飲從業人員防護、餐具包裝消毒、“無接觸”外賣服務等防控措施的駐點監管,並主動徵詢困難和意見,積極協助解決疫情時期經營中遇到的問題,確保餐飲行業復工安全有序。

一切都在漸漸向好發展,只是大家都要經歷這個過程中的陣痛。“我只是餐飲行業裏一個非常小非常小的角色,我想努力地活下去。”林松磊說。

“黎明前纔是最黑暗的時刻,對嗎?”黃慧問道。

良久,黃慧都沒有得到回應,林松磊正望向天空,她順着他的視線看過去,在厚厚的陰雲後面,太陽正努力地透過縫隙,放出耀眼的光芒。

“沒錯,黑暗會來臨,但終究也會過去,相信疫情也會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話落,陽光已經照進了房間,照在了林松磊和黃慧身上。

應被訪者要求,林松磊、黃慧、趙韓燁均爲化名。

筆者注:

2020年1月31日,中國央行發佈文件稱,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2月4日,山東省政府下發文件《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強化金融支持、減輕稅費負擔、降低運營成本、加大穩崗力度等方面出臺20條措施支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這些措施,給不少處在困難中的企業重振市場帶來了信心。
無論是個體戶還是企業,其終極後盾都是國家。身爲媒體從業者,我們有理由相信更多的利好政策還會接踵而來。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疫情,各行各業的困難都只是暫時的,寒冬雖然長,但春天還是會到來,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文中題圖及配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