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疫情對影視產業的實質性衝擊主要是影院經營、已經開機劇組停拍以及撤檔電影,另外,心理層面的悲觀情緒會導致資本市場上影視公司股票價格下跌。2018年戴冰拍攝電視劇期間,有一個工作人員感冒,傳播給同劇組十幾個人,“這個行業需要面對面交流,需要聚集,是靠語言溝通進行的工作,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沒有辦法復工。

(原標題:疫情下的影視業:嚴冬未過,春寒又至)

2月1日,導演張琪東發了一條朋友圈。前一天,中廣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及演員委員會(下稱“中廣聯”)發出通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暫停所有影視劇拍攝,等待國家防疫部門宣佈疫情防控解除後恢復。張琪東有個電影,年前和資方談好年後籤合同,現在需要等一下了。

中廣聯通知前,一些劇組已經停止拍攝。起初,劇組要求人員原地待命,隨着疫情人數加劇,這些劇組人員已經各自歸家,開工時間是未知數。

經濟觀察報記者從業內人士瞭解到,一些電視臺及平臺已經計劃復播二輪、三輪電視劇,這意味着製片方通過賣新片獲得的收入減少。影視劇停拍、綜藝停播,原先計劃2020年下半年上映的內容進入停滯期,下半年有可能陷入劇荒。

與電視劇相比,更加慘淡的是電影。2019年春節檔,國內電影票房59億元,2020年春節多部大片撤檔,春節檔票房2357萬元。進入2月份,情人節檔電影也紛紛撤檔,業內預計因疫情損失的電影票房在百億元左右。

2019年的影視業,本已身處寒冬期。這一年,影視公司倒閉數千家,開機劇組寥寥,當紅明星迪麗熱巴在綜藝節目說,她已經8個月沒戲拍了。影視從業者本來期待2020年會好一些,沒想到又遇到了疫情。

一位不願具名的製片人告訴記者,儘管影視業已經有過洗牌潮及倒閉潮,但2020年,很可能因疫情繼續倒閉一批公司,“我們這行太難了。”

“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一覺醒來,疫情控制住了。”張琪東說。

停工

往年,正月初十以後,導演戴冰會忙碌劇集的後期製作,今年正月期間,他很大精力在關注疫情。

戴冰是知名導演,他經歷過2003年的SARS,關於今年疫情對影視業的影響,他的感受是“比SARS更大”。2003年,戴冰正在籌拍電視劇《不要靠近我》,SARS期間選好了演員,並在廣州開機。當年的影視劇組沒有停工。今年,不一樣了。

停工的消息首先從2020年幾部大劇開啓。1月26日前後,《大江大河2》《有斐》《謝謝你醫生》等宣佈暫停拍攝。1月27日,橫店影視城發佈通知,要求正在拍攝中的13個劇組全部停工。

1月31日,中廣聯通知停止所有影視劇拍攝,要求嚴格,對於繼續開工的,中廣聯在通知中留下了舉報電話。

“正在開機的忽然停了,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張琪東告訴記者。

一個常規劇組,一般300人左右,即使小型劇組,也有100人以上。開機期間,整個場景的租金,包括賓館、喫、住、行,所有設備都已經運轉了,各方面的成本都已經支出。

製片人武亞輝有聽說朋友的戲拍了一半停機了。她告訴記者,劇組拍攝期每天的費用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停機後又不能確定開機日期,損失不可估量。

停拍後,劇組還將面臨超期問題。“如果你超期了,很可能你這個戲就黃了。”另一位製片人說,因爲很難把劇組的幾百人在幾個月後再次全部召集起來續拍。即使能成功續拍,演員及工作人員檔期怎樣協調,也會麻煩重重。

“這次疫情未知性太大了,我們也不知道是2月底就能過去,還是到3月、4月、5月,現在誰都說不清楚。我們當然希望越快越好,也相信國家和政府。”武亞輝說。

對於影視行業而言,拍攝週期延長就意味着成本增加,“窩工一天,就是幾十萬元。”

此次疫情,對於拍攝期的劇組,是不可抗力。在影視圈人士看來,因爲劇組的聚集性工作性質,停工不可避免。2018年戴冰拍攝電視劇期間,有一個工作人員感冒,傳播給同劇組十幾個人,“這個行業需要面對面交流,需要聚集,是靠語言溝通進行的工作,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沒有辦法復工。”

根據中廣聯的通知,劇組復工要在疫情控制後。什麼時候能控制住,從業者也在等待中。

壓力

“我相信會死一批公司。”上述製片人對記者說。

疫情對於影視公司的直接影響,是資金鍊的壓力。多數影視公司拍攝資金來源於貸款,開拍之後,即使面對不可抗力,“該還的銀行貸款是要還的,該付出的費用還是要支付的,如果不能按照預先的週期來操作,壓力就越來越大。”

尤其已經開拍一半的項目,等到疫情過後,後續資金能否繼續到位,上述製片人認爲,比平常的變數更大。

由於長週期原因,影視項目的資金鍊條本身就很脆弱。一般,一個影視項目從籌備劇本到最終播出,需要花費兩到三年的時間。即使一些簡單的網絡大電影項目,也要一年時間。這種長週期下,公司需要面對政策變化、觀衆口味變化、市場環境變化等多種不確定因素,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血本無歸。

2018年之後長達近兩年的影視寒冬期,已經有不少公司倒下。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中國影視公司關閉和註銷數量1884家,娛樂傳媒行業投資總額約85.11億元,同比下降78.7%。資本投入減少後,業內開機量減少,65%的演員一年沒有在影視劇露臉,當紅明星迪麗熱巴在一檔綜藝上說:“已經有8個月沒拍戲了”。

2019年下半年,情況稍好一些,“下半年開工多了一些,當時圈裏人滿心歡喜,感覺是不是要回暖了。沒想到,一轉過年來可能比2019年還差。”戴冰對此很無奈。

如果沒有疫情,武亞輝認爲,影視業已經有了向好的跡象,“這兩年確實倒閉了一批企業後,社會上那些不專業和衝動型的資金也沒有那麼多了,留下的都是比較專業的資本。開機的戲沒有那麼水平不一,大家都越來越走精品了。我覺得還是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等到這一輪疫情過後,上述製片人告訴記者,能不能挺過去,只能看公司實力。自有資金比較充裕的相對好一些,但若在此期間有較大的劇集投資,甚至孤注一擲的話,也有可能會很慘。

她發現,最近影視圈不少人很焦慮,他們預計今年上半年能開戲的可能性不大。但焦慮者又不知道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因爲現在的不確定性不是人爲可控的。“現在如果國家能夠出一些對企業有利的,比如稅收減免或者是什麼樣的政策,對大家當然都好。其實企業都是社會的細胞,如果每一個細胞能夠正常的行使職責,社會的整個狀態也越來越好。”

等待

前兩天,武亞輝看到了寧波延緩2月份報稅的信息,她覺得很有用。“每個月報稅是月初那幾天,現在不能出門,會計也沒法去報稅,稅務說可以延後,我覺得這就挺好的。”她也期待能有一些更大力度的針對影視行業的保護政策,“保護一下,我們很期待”。

戴冰收到了上海市針對影視公司的一個調查,調查主要收集公司遇到的問題,瞭解公司在疫情下受到的影響,“幫扶政策是大家特別需要的,如果沒有政策幫扶,死掉的公司會更多。”

關注疫情的同時,戴冰正籌備着幾個接下來的題材,“如果今年夏天能開工,大家積攢的一些項目上來了,大家都咬着牙緊把手,再多忙活點東西,我覺得今年還有一定的希望。”他現在的擔心點是,疫情過去後,之前看好的題材還能不能正常拍攝,會不會有新變化,還有多少影視公司存活下來,還有多少影視公司有能力投資拍攝製作。

目前,疫情對影視產業的實質性衝擊主要是影院經營、已經開機劇組停拍以及撤檔電影,另外,心理層面的悲觀情緒會導致資本市場上影視公司股票價格下跌。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中國影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周煊告訴記者,除此之外,影視產業其他環節損失不算太大,可以調整控制。“國內文化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影視業肯定能夠挺過疫情,”他建議從業者利用這一段時間,好好的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定位,培養有價值的業務能力,“影視企業多出產品沒有用,關鍵是如何打造諸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現象級產品。”

“反思一下,冷靜一下,未來到底要怎麼做?我覺得這段時間也是一個給大家思考的時間,要不然發展速度太快了,人心浮躁總是不好的。”武亞輝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