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师表》一发布,就是对曹魏的宣战书,也是诸葛亮开始完全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按照自己的意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开始。这种真诚态度下出台的《出师表》,其杀伤力和感染力,当然会非常巨大,不仅刘禅为之感动,整个蜀汉都为之群情振奋,这正是诸葛亮想要的效果。

三国:千古文章《出师表》,诸葛亮的作秀,骗过所有人

文|玉娇

诸葛亮其实装得几乎骗过了蜀国所有人的眼睛。说他装,是说他装清纯和装忠诚。首先,诸葛亮装隐士,从他到南阳那一刻起,他就从来没想过隐居,只不过是以隐求显,以退为进罢了。后来跟随刘备出来混,不仅得陇望蜀,还以忠诚之心换得了西蜀实际的控制权和领导权。为了使自己的忠诚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在他想找曹丕作战的时候,又抛出了一篇轰动天下的精华文章《出师表》。此文一出,诸葛亮的忠诚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一作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再也没有人比他装忠诚装得更感天动地,为此赚足了百姓们的眼泪。

诸葛亮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但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当皇帝。能把忠诚做到这个份上,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有了这样的背景,我们看《出师表》,字里行间的那种殷切,才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其实整篇《出师表》写的还是挺有意思的,不但条理清晰,文辞流畅,情真意切,重要一点是多种笔法的综合运用。开篇就介绍天下大势,用的是春秋笔法,接着是分析蜀汉国内政治现状,朝廷的运作状态,高官们的能力水平和工作态度等,用长辈安排晚辈的口气,教导刘禅应该怎么做,这是一种家信的笔法。然后笔锋一转,来了个自我介绍,并表明了自己永远忠诚于蜀汉的决心,一看就知道是一篇决心书。同时大力讲说着先帝刘备对自己的信任,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告诉刘禅,我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我愿意这么做,是你爹信任我,把大事托付给我,我没办法,不能辜负了他的一片好心。前面那些话无论多么高屋建瓴,循循善诱,信誓旦旦,都是铺垫,最后一层意思才是他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出师表》顾名思义,就是想率领部队出门打仗,请求皇帝批准的奏章。绕了一大圈,说了那么多废话,目的只有一个,请求皇帝批准他率领部队去讨伐魏国。本来,诸葛亮也不用费力气写这个请示文,直接率领大军出征就是,他有这个权力。但他是个聪明人,可不想落个欺君罔上,骄横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恶名。真诚地请示皇帝,得到皇帝的批准和支持,不仅名正言顺,而且能赢得皇帝的信任和普通百姓的大力支持。诸葛亮看重的并非是权力的荣耀,而是想利用权力实现自己的宏图大略,这样的人生观,使他的行为,显得大公无私,很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这种真诚态度下出台的《出师表》,其杀伤力和感染力,当然会非常巨大,不仅刘禅为之感动,整个蜀汉都为之群情振奋,这正是诸葛亮想要的效果。

《出师表》一发布,就是对曹魏的宣战书,也是诸葛亮开始完全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按照自己的意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开始。在此之前,诸葛亮其实一直是在帮助刘备实现刘氏理想,虽然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但毕竟是为他人做嫁衣,很多事情,并非出自自己的意愿,而是被动而为。刘备的大半生,基本是在被动挨打,到处寻找落脚之地的狼狈之中度过的,没过几天安生日子,更别说实现自己的理想了。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控制蜀汉大权时,情况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这个时期,三国进入相对稳定和平静的状态,彼此的征讨逐渐减少,蜀汉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经过几年的发展,诸葛亮认为自己已经有实力灭掉曹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于是发表了《出师表》,开始了匡扶汉室,恢复旧日汉家江山的大手笔。

作为中国历史上智慧第一人的诸葛亮,让人产生的景仰心理,是一回事;但从他坚持错误的北伐政策,而导致蜀国过早地败亡,则是另外一回事。仅凭蜀汉当时的政治军事实力,真刀真枪地和曹魏硬碰硬,根本不是曹魏的对手。诸葛亮完全是逆天而动,妄图凭借一己的智慧,击败强大的曹魏,这种胆略当然值得敬佩,但行为并不可取,结果必然是劳民伤财,无功而返。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是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可是诸葛亮一不顾国力强弱,二不顾民心向背,三不顾敌方虚实,四不顾周边环境,就向曹魏挑战,实属贪功冒进行为。

就像所有好大喜功的领袖一样,因冒进而吃到了苦头。而吃了苦头还继续冒进,再吃更大苦头的人当属诸葛亮了。所以,在第二次上表时,甚至连阿斗也劝他了:现在天下太平,魏国和吴国都不打仗,你诸葛亮蹦跶什么,过几天安稳日子不行吗?阿斗这句话说到重点上了,虽然他的出发点并不是正确的。可惜他是个傀儡皇帝,说话根本不算数。凡领袖群伦者,一且成为人誉自诩的济世之才,便有一种功名欲、不朽欲、树碑欲。诸葛亮也是这样,他过于轻敌,过于急躁,想打开蜀国的封锁局面,也是他过于相信自己万能,过于追求不朽声名的结果。

罗贯中对《出师表》的安排,也是独具匠心的。虽然历史上,这篇《出师表》确实出自诸葛亮之手,但在实际效果上,远没有罗贯中安排得这么巧妙,这么有杀伤力。《出师表》发表时,曹魏正为是否除掉司马懿而争的不可开交,蜀汉几个头脑清醒的大臣,也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个时候攻打曹魏,时机还不成熟,有些自不量力。但诸葛亮实在压抑不住自己忍耐了几十年的雄心壮志,力排众议,一意孤行,开始了漫长的伐魏之旅。这样一意孤行,置蜀汉于死地,恐怕是这个智慧高绝之人的大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