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老人血管長段閉塞,閩東醫院介入手術解決“痛點”點亮希望

近日,閩東醫院介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鈴雄治療團隊,通過微創介入治療,成功爲一位福安79歲李大爺疏通下肢長約60釐米閉塞血管,讓老人轉危爲安,避免截肢痛苦。2月9日,李大爺順利出院。

高齡老人血管長段閉塞,閩東醫院介入手術解決“痛點”點亮希望

術前的CTA顯示血管閉塞

高齡老人血管長段閉塞,閩東醫院介入手術解決“痛點”點亮希望

術後的DSA顯示血管已疏通

高齡李大爺血管閉塞約60釐米岌岌可危

李大爺因肝癌術後復發伴肺轉移入住閩東醫院介入醫學科。老人因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右下肢疼痛明顯,右足感覺減退、足趾活動減弱,面臨截肢風險。考慮到患者肝癌術後復發伴肺部轉移,家屬無法接受截肢的選擇,想通過微創手術保肢。

“儘管手術風險和難度都很大,但患者如果得不到治療,病情會進一步惡化,並且不可逆轉,我們還是要盡力救治患者,讓其有好的生存質量!”陳鈴雄說到。陳鈴雄組織醫療團隊結合病歷資料和相關檢查報告研討治療方案。在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屬,徵得他們的同意,爲患者進行微創手術,成功疏通下肢長約60釐米閉塞血管。

“我們都覺得他真的不行了,沒希望了”“讓老人家恢復好一點,再來做肝癌的微創手術”出院時患者家屬說道。此時,李大爺也很高興,要求與醫護人員一起合影留念。

解決患者“痛點”,點亮患者希望

“造影結果驗證了團隊對患者病情的預判,雙側髂動脈嚴重扭曲,股淺動脈從開口起長段慢性閉塞,膝下三根血管僅剩下腓動脈中下段,另外二根全程閉塞。”陳鈴雄介紹到。

介入手術是與時間賽跑,速戰速決。陳鈴雄說道,患者無法很好配合手術,不斷擺動下肢,給造影帶來巨大挑戰,操作導絲、導管開通複雜閉塞病變也變得更加艱難。

儘管困難重重,陳鈴雄治療團隊還是予以克服,“穩、準、快”的解決患者的“痛點”,順利完成手術,爲患者解決了下肢的多支血管慢性閉塞和多處重度狹窄和扭曲,恢復下肢血流。術後經過再灌注損傷、感染等一道道難關,經過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患者日漸好轉,右下肢恢復感覺、可以運動,夜間不再疼痛難忍。(張旭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