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羅斯人比較注重着裝禮儀,穿厚外套進入一些場合,往往會被認爲不禮貌,所以一定要存放起來。有意思的是,雖然在俄羅斯公共場合存放衣帽的地方一直都有,但是私人住所的衣帽間卻曾經消失過一段時間。

凡是去過俄羅斯的人很容易就會發現,在餐廳、圖書館、劇院、寫字樓裏,甚至政府機關,幾乎都能看到衣帽間。這些衣帽間通常在夏天是閒置的,但是一到秋冬季就開始“忙碌”起來。人們進入室內第一件事,就是把外套脫下來存放在衣帽間。

入室內第一件事 俄羅斯人冬天離不開衣帽間

爲什麼俄羅斯有這麼多專門存放衣物的地方呢?一方面是因爲俄羅斯冬季寒冷,人們在外都要穿厚厚的外套,而室內溫度又較高,通常在20度以上,室內外溫差三四十度,穿厚衣服顯然行動不便,所以人們一進屋就要脫衣。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出於禮儀。俄羅斯人比較注重着裝禮儀,穿厚外套進入一些場合,往往會被認爲不禮貌,所以一定要存放起來。在俄羅斯很多地方對於着裝都有要求,如果你一意孤行,往往會讓自己陷入窘境。

在俄羅斯存衣服時,工作人員會給你一個號牌作爲取衣服的憑證。在餐廳、咖啡廳等面積不大的地方,存取衣物很便捷,也不容易搞錯。但要是在劇院、馬戲團、體育館等地,存取衣服就很麻煩了。那裏存衣服的地方往往非常大,會分成若干區。因此取衣服時,不僅要看清號碼,更要看清所屬區域,否則一定會讓你陷入某種“地庫取車的蒙圈感”。

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在很多衣帽間裏你會看到這樣一句話“不接收沒有掛鉤的衣服”。這又是爲什麼?原來,由於人人都要存衣服,衣架上常常衣滿爲患,稍不小心衣服就會碰掉下來,爲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衣帽間往往會貼着這樣的提示。記者在俄羅斯工作期間,就曾因爲外衣沒有掛鉤而遭到過拒絕,後來無奈之下只好自己縫製了一個。如果你留心俄羅斯人的外衣,一定會發現在脖領子的地方,都是有掛鉤的。

其實衣帽間在俄羅斯的歷史僅有幾百年。過去俄羅斯沒有衣帽間,只有衣帽櫃。這一點可以從“衣帽間”一詞的演進歷史一瞥端倪。俄語“衣帽間”一詞直到18世紀纔出現,它源自法語garde-robe,garde是存放,robe是裙子,意思就是存放裙子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衣帽間起初僅僅是供女士存放裙子之用。這既跟當時人們穿衣習慣有關,也跟時尚有關。當這股法國時尚之風颳到俄國時,也把“衣帽間”一詞帶了過去,並很快取代了原有的“衣帽櫃”一詞。後來存放的物品又逐漸從裙子擴展爲上衣、外套等,“衣帽間”不再女性專用,男性也開始存放衣物。

有意思的是,雖然在俄羅斯公共場合存放衣帽的地方一直都有,但是私人住所的衣帽間卻曾經消失過一段時間。1917年大革命前,很多家庭都有衣帽間,但大革命後,衣帽間被認爲是資產階級享樂主義的代名詞,所以人們家裏往往只有衣帽櫃而沒有衣帽間。後來隨着時代發展,人們衣物越來越多,個人衣帽間才又重新迴歸人們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