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黨早期領導人中,周恩來總理是出了名的能喝酒,人送美名“千杯不醉”,就連號稱喝過的酒能裝幾輛軍用卡車的許世友將軍也被周總理灌醉過,事後對周總理的酒量欽佩不已。
周總理之所以能喝酒,與家鄉文化和家族文化分不開關係。周總理家是官宦人家,祖輩從事師爺的職業,需要打通各種人脈關係,自然少不了喝酒。周總理父親周貽一生一大愛好就是喝酒,每到喫飯的時候都要小酌幾杯。另一方面,周總理的家鄉淮安酒文化濃郁,逢年過節長輩要對晚輩勸酒,即使不會喝酒的晚輩也不能推辭,很少有男子滴酒不沾的,周總理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會喝酒自然不足爲奇了。
周總理儘管能喝酒,但他深知喝酒誤事,因此很少喝醉。1943年,周總理同夫人鄧穎超從重慶返回延安,中途在西安停留。西安的胡宗南正在加緊制定閃擊延安根據地的計劃,聽說周總理路過,就想趁機把周總理灌醉。爲此胡宗南特意從國軍軍官中挑選30名黃埔出生的軍官,讓他們偕夫人一起出席酒會。
胡宗南舉行的“謝師宴”,周總理作爲前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自然要出席。在前往胡宗南的官邸的路上,潛伏在胡宗南身邊的中共地下工作者熊向暉用英語告訴周總理:小心被灌醉。
宴會開始前,第八戰區政治部主任王超凡首先致歡迎詞,在場人紛紛向周總理鼓掌。隨後王超凡端起酒杯,提議第一杯祝“蔣委員長”身體健康。周總理微笑舉起酒杯,對在場官員說:“我作爲共產黨員願意爲蔣委員長的健康乾杯,各位是國民黨員,也請爲毛主席的健康舉杯吧。”聽到周總理此言,在場國民黨軍官面面相覷,紛紛放下酒杯。
王超凡一計不成,又向身邊的夫人使眼色,在場的夫人們站成一排,嬌滴滴地準備依次向周總理敬酒,稱發揚黃埔精神。周總理微笑着對各位軍官夫人說:“誰能說出我倡導的黃埔精神是什麼,我就同她乾杯。”這些夫人哪曉得黃埔精神,尷尬站在那裏答不上來。胡宗南看形勢不妙只好站出來打圓場“今天我們只敘舊誼,不談政治。”
眼看夫人們不管用,黃埔出生的各位軍官按捺不住,他們紛紛向周總理敬酒,說周總理是政治部主任,與各位有着師生情誼,弟子向老師敬酒,老師不會拒絕吧?
周總理回答說:“胡副司令剛纔說,今天不談政治,我是政治部主任,能不談政治嗎,這杯酒該不該喝?”一句話問住所有人,國軍軍官只要悻悻然把酒杯放下。
宴會結束前,周總理主動端起酒杯,他對在場人說,這段時間有人流傳胡長官在西北調動軍隊,試圖發起一場內戰,今天胡長官親自說這是謠言。今天借胡長官的酒敬各位將軍和夫人一杯酒,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早日收回日寇佔領的河山,徹底實現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義。同意的,請乾杯!說完這一席話,周總理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在場軍官被感染,都跟着乾了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