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年俗


  我的故乡,五莲松柏。我们当地的年,自古至今流传下来很多风俗习惯。

  每当撕开腊月的日历,意味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随后,年的味道逐渐浓郁起来。备年货的喧嚣声飘浮在村庄上空,喧闹着村庄。昔年,村庄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迎接一年又一年的除夕,年就这么走到千家万户。

  农历腊月二十三,按风俗叫小年,也是祭灶的日子。不知道从何年何月起,民间流传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天将吉祥”的民谣,每当到了这天,各家各户的都在念叨这句民谣。传说灶王都是在小年启程,在人间转一圈,年夜时准时到达玉帝那里汇报他在人间的工作业绩,正月初七再准时返回。所以祭灶在民间是每年必须做的事情,从此“灶王爷”在民间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天,在我们当地是包饺子的日子。记忆中的这天,父亲早早起床,拿起扫帚把院子打扫一遍,然后往外搬屋内能搬得动的东西,目的就是饭后进行大扫除。母亲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锅里加些水,点上火,燃起袅袅炊烟,炊烟飘升到房屋上空,在当地叫“抽狼烟”,这烟越浓,升得越高,寓意着生活就越盛旺,所以初七那天人们依旧再抽一次狼烟,好让灶王爷沿着去时的路返回到自己家中,这是几千年来人们憧憬美好生活的习俗。




  吃过早饭,我们一起往外搬运盘碗瓢盆,一年一度的大扫除开始了。母亲把扫帚绑在长长的杆子上,头上蒙上一个头巾,嘴再用一条毛巾遮挡,仔细地把屋里一年的灰尘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叫“辞旧迎新”。我们小孩子也兴高采烈地给母亲打下手,抹这擦那,忙忙碌碌,上午在卫生大扫除中度过。吃过中午饭,母亲就开始准备晚上包饺子的原料。先和面,醒水,到包饺子时面特别柔软,没有面疙瘩,擀出来的饺子皮均匀、光华,出锅的水饺又白又细软。然后母亲再剁饺子馅,一般先把肉馅剁好,再剁上白菜头,等母亲弄好饺子馅,就可以包水饺了。我们这里一般包元宝形状的水饺,技术全在擀面上,就是把整块面在面板上一次擀动,擀成一个大圆形的面皮,再折叠,用刀割成小梯形的饺子皮,然后再包成元宝形状的水饺。记得母亲做活特别用心,做得也特别精致,看到那些惟妙惟肖的元宝,真是不舍得放在滚开的水里煮,不过,那个年代,一年吃不上几次水饺,因为水饺诱惑着味蕾,只盼望天快黑下来,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热气腾腾的水饺,也就顾不上好看不好看了。

  母亲包完水饺,总是重新洗洗手,然后,燃起香火,嘴里不停地念叨“灶王老爷上天,把人间的好事坏事传遍”,再磕三个头,最后满怀喜悦,恭恭敬敬地把贴在灶台旁边旧的灶王爷的年画请下来,再换上新的。这灶王爷的画呀,原来都是去集市上买,后来经济发展了,做生意的人多了,“灶王爷”和“财神爷”不请自来,那些卖画的商贩走到各家门口,高声吆喝:“财神爷来了,快出来接财神吧!”家中主人听到,谁还不笑脸相迎呢,笑意盈盈把“财神爷”与“灶王爷”请回家。那灶王爷慈眉善目,嘴角一抹微笑,眼神蕴含慈祥。画面上面印有一年的日历,大多都是"一家之主"四字在上,以表明灶王爷的地位,两侧印有“上天言好事,下天保平安”的对联。

  记忆中,小年的下午,母亲总是在灶堂里燃起熊熊烈火,锅里的水热气腾腾,屋里的火炕烧得如同现在的暖气片,很热,炊烟袅袅在屋顶上散漫、升腾。一家人日子过得怎么样,要看祭灶这天对灶王爷的虔诚心,因为灶王爷他就在灶台旁边,目睹着这家主人的一切行为,无形中充当了监督者。

  天色暗了,母亲把饺子煮熟。先捞三碗放在灶王前,再燃起三柱香,虔诚地再烧些纸,用作灶王上天的路费,然后往灶王爷嘴边用筷子夹着水饺,口中不停地念叨,祈盼灶王爷吃了上路,多回报自家中的事,来年带来吉祥的运气,在母亲心中,灶王爷分管着自家的灶火,是全家人饭碗的保护神。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灶王爷上天,一家人也开吃水饺。

  时光流转,小年与祭灶给乡村带来浓郁的年的气息,成为当地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灶王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曾未改变,已经成为一种传承文化的标签。

  有一种年的风俗就是做大豆腐,这是几千年民间流传下来的习俗。豆腐是“都福”的谐音,寓意家中的每个人年年幸福。

  记得小时候,进了腊月,母亲把储藏的黄豆找出十多斤,先用簸箕簸去那些粉屑物,再用一个圆圆的小盖顶滚动黄豆。黄豆粒经过母亲这一挑选,那些瘪籽、霉籽和小沙子留在盖顶上,能滚到盆里的全是颗粒饱满的黄豆,母亲再放好以备做大豆腐。腊月二十四那天,母亲就会再次拿出早选好的黄豆,先在温水里浸泡一晚,第二天就可以在自家石磨上磨豆浆了。

  用石磨磨豆腐,那可是体力活,也是细功夫活。怎么才能把豆腐做得嫩且好吃?工序之一在磨豆浆上。在推磨过程中不能多添黄豆,也不能连续添,推个四五圈再添一次,连续循环下去,过年嘛,总得多做点,10斤黄豆得磨整上午,记得都是全家人齐上阵。石磨在“吱吱呀呀”声中不停地被推着,和着玩童们在磨旁边的嬉闹声、大人们撵玩童的呵斥声,豆浆从石磨缝隙中慢慢流出来,磨下来的叫豆渣浆。磨累了,停下来,把磨盘上的豆浆用勺子收到干净的桶里,再继续磨。

  等把所有黄豆推完后,母亲便亲自烧火,这是做好豆腐的第二道工序。等锅内的豆浆热了,再用葫芦瓢舀到一个布袋包袱里过锅。淳香浓郁的豆浆弥漫了整个屋子,过出的才叫豆汁。有时父亲也帮母亲过豆汁,把过出来的豆汁再烧火,这是第三道工序。母亲自己慢慢烧火,怕我们烧过了火,做出的豆腐味道就有点糊味,等烧开后,再从锅里用葫芦瓢舀到一个烧瓷制的砖红色大泥缸里。不一会儿,满满一锅热气腾腾的豆汁被母亲舀到缸里。然后母亲就用卤水斩豆腐———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再盖上盖顶,等满满的一缸豆汁瞬间“点石成金”般地变成豆腐脑,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再把豆腐脑舀到早已铺好包袱的筛子里。把包袱折叠,上面再放上盖顶,压上个重重的盆,过十几分钟,打开包袱,又白又嫩的豆腐就正式做好了。

  母亲做出的豆腐又嫩又鲜,把爷爷奶奶等人叫来一起吃,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豆腐,说说笑笑,满屋盈满暖意融融的亲情与年味浓厚的气氛。

  而如今呀,机器早已替代了石磨,豆腐呢,又是家常便饭,想吃,天天可以买到,尤其上了央视味道的街头(镇名)豆腐,在县城都开了连锁店。豆腐,鲜美白嫰,入口即化,清香可口,那是老家年的味道,是萦索在心头的亲情味道。

  还有一种年的风俗,就是拜年。时钟的脚步踏过一年的终点,随着午夜十二点的钟声响起,人们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除夕,迎来了新年。自远古时代流传下来一个关于年的故事,说有个叫“年”的怪兽,每逢除夕这天就来到人间骚扰百姓。开始人们对怪兽无计可施,锁门闭户。后来,村里有智慧者带领村人一起燃放爆竹,在门上贴上纸红对联,挂起红灯笼,果然“年”被吓跑了,再也没有来过。从此,人们可以出门相互问好,拜访,此后 ,燃放爆竹、贴对联、挂灯笼的习俗流传下来,拜年的风俗也流传至今,现在已延续成为传统文化习俗,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同时,互相拜年,互相祝愿,祝福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绵长。

  少时,不谙世事,记得大年初一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先去给爷爷、奶奶拜年,然后按照长辈与自家的远近,一一拜年,问候长辈,然后长辈会分发糖块、花生之类平时吃不到的零食。路上,遇到比自己大的同辈也得开口问好,施礼道贺,祝福祈愿。但是,记忆中却从来不曾给父母拜过年,也许是自己的亲生父母,称呼喊习惯了,也许是根本不知道先给父母问个好,后来懂得了,又难于启齿。

  乡下的农村,拜年这风俗一直延续下来。还是在新年的初一,少辈们走街串巷,轮流给长辈们一一拜年。比如到了大娘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娘过年过得好!”大娘会笑逐颜开,接话茬“好啊好啊,都好都好!”。遇到活宝的少辈媳妇,她刚走到去拜年的主人家院子,就高声吆喝来磕头,比如,“大娘,你上炕头坐好,我跪下给你磕头啦,准备好磕头钱没有?我可张开了怀兜。”然后,模拟着要跪下的样子,而被拜的长辈,在这天又不肯舍得往外拿钱,客气地说着:“不要跪,不要跪,你跪下万一不起来,那么大个兜得装多少钱?一个头一分倒好说,万一要张毛爷爷,我上哪弄钱去?”惹得满屋人哈哈大笑。一个个小插曲完毕,大家再在一起,坐着的,站的来,喝茶,攀谈,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拜年还在延续,不过形式多样化了,时间也越来越长了。从腊八节那天起,亲友之间就可以相互走访、拜年,这叫提前拜年,同辈亲友互拜,联络情感、增进友谊,临别之时会说“拜个早年”。这拜年一直到正月三十,亲戚朋友只要没有见过面的,一见面由“过年过滴好”改成了“过年好!”。民间有句俗语,凡是正月聚在一起,闲话家常,酒桌上 “不出正月还是过年酒”的话又被人们说来说去。

  如今,短信满天飞的时代被万能的互联网取代。微信留言、语音拜年、视频拜年形式多样化,微信动态图片独领风骚,动态的视频信手拈来,内容风趣幽默、新颖别致,丰富多彩,转发频率颇高,还省了钱。近几年的互发微信红包,无不为拜年增添了几多年的况味。同事的儿子一元钱包个红包,分一百份,大家争先恐后,一分钱的喜悦,是乐在“抢”字上,抢包者无不笑口大开,发红包者更是得意自己的“吝啬”。

  人们沉浸在拜年抢红包的欢乐之后,帮老人做团圆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分享吃团圆饭的快乐,亲情浓浓,欢乐祥和。

  拜年,人们拜的是久传下来的历史文化,拜的是对长辈的尊敬,拜的是对全年的美好愿望与祝福,拜的是对社会越来越文明进步的祈盼。




  我们当地年的风俗其实还很多,比如贴红红对联、红红的窗花,既喜庆又祥和;蒸发面栆饽饽(寓意早发的意思);除夕煮肉(有的谐音);蒸鱼(有余的谐音);祭祀祖宗,不忘根本;穿新衣服,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人们更加神采奕奕;唱年戏、舞狮,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等等。

  无论哪种方式的年俗,都是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的乡亲流传下来的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现在,有个很时髦的名字叫“民间文化”,正因为这些,人们的年在忙碌中才过得热闹、过得有意义非凡。所以,年是丰富多彩的年,是年年有余的年,是年年幸福的年。(3979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