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台山這個地方被稱爲“中國香料第一村”,全國近40家媒體見後感嘆……

“這裏被稱爲‘中國香料第一村’”

“原來陳皮有這麼多功效”

……

近日,來自中央、港澳以及省內的近40家媒體代表的“僑都江門 醉美鄉村”大型媒體採風團一行先後來到台山市、新會區,考察“中國香料第一村”海宴五豐村、台山中國農業公園、新會區新寶堂等,實地瞭解台山鄉村旅遊資源以及古井燒鵝和陳皮文化。通過採訪,他們紛紛感嘆:僑鄉江門“僑”味太濃了!

僑“香”推動鄉村振興

進入“中國香料第一村”——台山市海宴五豐村,採風團被優美恬靜的環境所吸引,紛紛用鏡頭記錄,並不停詢問植物的種類。原來,這些植物並不普通,它們可以用來製作香料,在臺山乃至江門地區非常罕見。“中國香料第一村”以東南亞香料種植、加工、旅遊開發爲發展方向。項目佔地兩千餘畝,涉及南豐、五豐兩個村委會,項目預計總投資人民幣1.5億元。

在臺山市牧仁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擁軍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香料作物種植基地,黃擁軍向大家詳細介紹了香料作物的品種。“想不到這裏有那麼大一片香料作物種植地,這在全國都是非常少見的。”第一次見到製作香料的植物,《信息時報》記者郭煒非常驚喜。

郭煒認爲,五豐村非常有特點,利用香料種植形成了自己的產業,推動了鄉村振興,“要推進農村產業、農村經濟發展,鄉村旅遊是很好的項目。種植了香料作物後,整個基地上了規模,也形成了非常美麗和獨特的農村風景,又能帶動旅遊發展。”

隨後,大家還來到台山市伍炳亮黃花梨博物館,饒有興致地聽伍炳亮介紹黃花梨傢俱的製作工藝和自己的成長史。《人民日報·中國經濟週刊》地方部主任鄒錫蘭表示,自己雖然來過幾次江門,但這是第一次參觀黃花梨傢俱,“很精美很有特色,江門的紅木傢俱產業十分成熟,在全國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農業公園記住鄉愁留住鄉情

台山中國農業公園今年3月正式開園迎客。作爲廣東首箇中國農業公園,在本次採風活動中,它向媒體團展現了嶺南農耕文化。

走進農耕文化展示館內,衆多珍貴農具文物不僅展示了源遠流長的中華農耕文化,也呈現了江門以及台山農耕文化的歷史脈絡與底蘊特色。作爲五邑地區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農耕文化博物館,該館還通過圖文、雕像、實物、壁畫、仿真復原場景、多媒體互動體驗等聲光電結合的手段,勾勒出一幅立體的農耕文化全景圖。

據介紹,台山中國農業公園運用僑鄉村落佈局的意境和理念,以記住鄉愁、留住鄉情爲宗旨,依託原有田園肌理,高標準、高起點設計規劃了融農業觀光、生態遊憩、文化體驗、田園度假功能爲一體的僑鄉文化旅遊村落。

看到公園內一大片美麗的稻田,《經濟日報》記者王蒙感嘆:“很美,很大,很親切!江門不同的村落有着與衆不同的特點,建議做好統籌規劃,加大宣傳力度,優化配套服務設施,同時和廣州、深圳等城市對接好,大力發展旅遊業。”

感嘆陳皮香

古井燒鵝是江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獨特之處是在其燒製的工具——荔枝柴和古式瓦缸。在新會,在講解員帶領下,大家考察了古井恆益燒鵝,參觀古井燒鵝鵝種——烏鬃鵝,並參觀了燒鵝爐,瞭解從泥爐到新型爐的演變。

△古井燒鵝所用的鵝種——烏鬃鵝引起了記者們的興趣。

“太香了!”來到新會新寶堂,一股濃厚的陳皮香味撲面而來,不少記者發出感嘆。在講解員帶領下,記者們參觀新會陳皮非遺文化展館,瞭解並品嚐陳皮系列產品、柑普茶,品飲陳皮酵素產品……不同功效和類別的陳皮產品引人注目,記者們紛紛拍照、品嚐,場面十分熱鬧。

“我對陳皮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第一次喫到了幹陳皮,第一次知道陳皮有那麼多的功效。”品嚐了古方陳皮、川香陳皮、甘草陳皮等不同風味的陳皮後,《澳門商報》記者韓偉鋒感慨道,“我看到很多人在製作陳皮,感受到這裏濃厚的陳皮文化,希望能把江門的特色產品進一步推銷出去。”

香寮村就在臺山!

現在,

讓我們一起到

海宴鎮南豐村走走!

1

從臺城驅車一個小時左右,來到了這個被美麗的花海包圍的地方,這裏色彩斑斕、香味濃郁,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2

聽說,這條村正將連片的2000畝土地建設爲具有東南亞風情的香料作物種植基地,打造“中國香料第一村”。

環境極具東南亞feel

 一進入南豐村,你會被當地花團錦簇的優美環境所吸引,芳草爛漫,鳥語花香,分外優美恬靜。這裏除了種植着香料之外,還有餐飲、民宿······

簡直了!

這不是小清新黨的拍照聖地嗎?

進去村裏一棵高約2米的植物引起大家的注意,它的花莖高大,頂端是穗狀的黃色小花,香味濃郁,吸引了大量蜜蜂在此盤旋。這是龍舌蘭,的確很少見。”香料作物種植基地項目負責人之一、南村人黃擁軍爲我們揭開了這棵植物的神祕面紗。

海宴鎮香料村 很有特色

龍舌蘭

作爲香料作物種植基地,種植農田上種植的香料作物的品種很多很多,有龍舌蘭、九層塔、班蘭葉、迷迭香、馬約蘭、百里香······是華南地區香料作物種類、數量最多的種植中心。

除了看!

這裏還有喫的!

南豐村因歸僑獨特的飲食生活文化被稱爲“小小聯合國”,發展旅遊就是要將當地的東南亞風情向外推介。今年初,該村打造了牛車水東南亞美食街,以當地種植生產的香料爲調味料,以東南亞美食爲特色,吸引了不少遊客到此品嚐。

東南亞最經典的美食,如咖喱雞、肉骨茶、叻沙面等,在美食街都可以盡情享用。”美食街的廚師黃堅勇告訴我們,這裏的東南亞菜品經過了改良,例如咖喱雞,辣味較少,適合廣東人的口味。

看這牆畫,

看這些植物,

看這些美食!

真的一秒穿越到東南亞的節奏啊!

在【水牛車】點上幾款咖喱美食,

意外地味道很棒!

悠哉悠哉~

特色民宿

也是南豐村重點打造的項目。

還很舒適!

去年,該村將原有的宿舍進行翻新,外牆保留了原有的石牆瓦頂,內部則是現代化裝修,乾淨整潔。每個房間還設有一個小小的後花園,種植了香料作物,彰顯當地特色。

1963民宿(猜一猜1963是什麼意思?)

民宿的數量還遠遠不夠,我們正在香料農田附近打造多個小型木屋。居住在連片的香料作物中,別有一番滋味。”黃擁軍說

是的,這裏還在開發建設中,

但是這裏很美,隨手一拍~

都是美景~

來源:江門日報、江門日報臺山微事

責任編輯:李嘉敏

運營:江門日報臺山站新媒體工作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