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0月29日訊(記者郭會橋)“以前的學生體質監測不包括對視力的抽測,今年將增加這一測評,並且向下延伸至幼兒園的測評。”今天在武漢市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峯透露,今年底前將摸清全國各省兒童青少年視力狀況,以此參考到明年底,再來看各省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的下降是否達到目標,作爲對各省級政府問責的依據。

2018年《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顯示,我國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爲36.5%、65.3%。部分區域學生視力不良問題突出,視力不良檢出率四年級超過60%,八年級超過80%。“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近年來得到改善,但視力不良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尤其是農村學生近視率快速上升,已超過城市。”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峯表示,視力不良的問題長期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出臺的很多措施政策沒有落到實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過重的課內課外學業負擔,整個家庭和社會對兒童青少年視力問題的忽視。

今年8月,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財政部等8部門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明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實施方案》還要求把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覈。王登峯坦言,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覈,是從根本上解決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也包括體質健康問題的一個保障措施。

目前,武漢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即將開始。“今年底之前摸清全國各省兒童青少年視力狀況,以此爲參考,到明年年底,再來看各個省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的下降是否達到目標,作爲對各省級政府問責的依據。”王登峯透露,教育部每年都要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抽測複覈。“今年,教育部委託了32所高校隨機對32個省份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抽測複覈。抽測是隨機分層抽樣,確保了各省青少年視力不良率的真實性。”

近年來,由於青少年低年齡、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產品現象非常普遍,青少年用眼負擔大幅加重。教育部指出,將研究制定兒童青少年每日每週使用電子產品的參考上限,形成全社會共同防範近視的共識。

楚天都市報記者瞭解到,從2009年武漢市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實驗區”以來,該市在學生視力健康素養得到較大提升。92所重點監測學校監測數據顯示:學生標準化視力低下率從2014年的50.83%下降至2017年的45.45%,小學階段分別下降0.21%、2.45%、3.31%,實現“三連降”。今年,武漢市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學生視力健康管理示範區”牌匾。

武漢市教育局局長孟暉表示,年底前將完成全市15個區百萬中小學生近視率篩查建檔。將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管理學校建設、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等納入到績效目標考覈,市、區、校逐級簽訂責任書,統籌青少年學生近視防控過程管理與指標結果考覈,強化第三方評估的監管效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