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爲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的前行方向,也是如今時尚行業最熱的一個重要議命題。"企業的基因裏本就應該有社會責任",這是伊頓紀德校服品牌作爲央企自主孵化品牌的創業"初心",也是其成爲一個成功"社會企業"的寶貴經驗。日前,伊頓紀德校服品牌受邀出席2018中國服裝大會,就"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主題,分享了其9年踐行公益的品牌發展經驗。

據悉,2018中國服裝大會以"協同創新綠色發展"爲主題,匯聚數十位有影響力的行業領袖和專家學者,通過兩場全體大會和六場平行會議,和與會的衆多服裝專業人士深入對話"可持續時尚"。在本次大會的"可持續的時尚:從生產到消費"平行會議上,伊頓紀德品牌市場部經理楊玥分享了主題爲"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的演講。

楊玥表示,企業經營的目的就是高舉自己的客戶,高舉自己的員工,進而造福社會上所有跟自己企業相關的人。"企業的基因裏,本就應該有社會責任。"

基於問題意識,通過解決問題而獲利,這是伊頓紀德對商業邏輯的理解。而伊頓紀德之所以會選擇做校服這件"小事",就是爲了解決中國校服"醜到爆"的問題。

伊頓紀德定位於"歷史經線"與"世界緯線"的座標原點,回眸百年、返本開新;放眼世界,感受經典。有符合世界校服風尚的制式校服,也有中國特色的輕中式校服,相輔相成,也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這是一場美的傳遞。校服作爲一種彰顯校園文化的教育資源,以校服爲媒介,灌入對教育的理解,對公益的建設,對行業的引領,通過一件件校服將精神價值傳遞出去,讓這個共生圈更美。

實際上自2009年品牌成立之初,伊頓紀德便有"每賣出一件校服,就爲鄉村/貧困孩子捐出一元錢"的發願,並根據"校服新政"中加強校服發展保障工作,鼓勵企業公益捐助學校或學生校服的要求,一直在低調推進各類公益行動:

"Up cycle"棄物再造項目

伊頓紀德2016年做了一個基於生產耗料和超期庫存的淺色面料再造項目,通過與貴州邊遠山村的NGO組織泥土日記合作,組織村婦利用非遺藍靛染和蠟染,把這些超期庫存、次品襯衫和邊角料做成桌旗、筆袋、書衣、收納袋等散發着藍靛草清香、環保健康且獨一無二的手工文創品。

伊頓紀德遵循國際公平貿易協定,持續以市場價回購這些禮品,利潤的50%返回當地,切實發到那些婦女手中,支持手工坊的日常運作。在貴州黔南州荔波縣朝陽鎮洪江村這個國家一級貧困村,因爲這個項目,2016-2018年期間,有近200位手工坊婦女獲得可觀報酬,更多的毛南族孩子可以留在母親身邊。

自該項目2016年發起至今,已累計爲地球節省了超過"一萬米"的純棉耗料,爲"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這一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了實質的貢獻,入圍了2017鳳凰公益行動者聯盟"公益企業獎"。

"故事田"兒童哲學閱讀項目

"故事田"兒童哲學閱讀項目,是伊頓紀德國際校服品牌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青童教育學院聯合開展的公益項目,以"酷思熊"兒童哲學童話叢書爲載體,聽故事、講故事、編故事、演故事,愛思考、會行動,一個故事點亮一個村莊,開啓村小兒童的價值世界。

2014-2018年,故事田項目累積惠及甘肅、湖南、四川、陝西、雲南、廣西、貴州、青海等28個省、93個市縣,3400所農村小規模學校,30餘萬名鄉村孩子和2萬餘名鄉村教師。

美的守護:美屬於一切渴望它的心靈

2017國際女童日,伊頓紀德教育公益與女童保護基金聯合發起『美的守護』項目,爲村小女童送去『美的守護』包,給予女孩美、自信和自立,讓她們有機會翻轉自己的未來!

本項目共送出13317個『美的守護』包,即32577件伊頓紀德服裝+15980冊《防性侵手冊》,惠及134所村小15980位村小孩子。目前,女童保護基金志願者團隊正在各村小開展"愛護我們的身體"兒童防性侵課。

我請你做夢:爲村小孩子播下"美"夢

2017年,伊頓紀德教育公益與北京感恩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我請你做夢』項目,以夢爲始,讓夢想的種子在村小孩子心中生根發芽,『美』夢成真!

本項目共送出12454個『夢想』包,即12454件伊頓紀德冬裝+1100張『夢想魔幻卡』,惠及全國17個省,88所村小10787名村小學生和1092名村小教師。

"以低調的理想主義建設力,從我們站立的地方伸出手去,伊頓紀德一直是這樣做的。"楊玥總結道。致力於成爲社會企業的伊頓紀德,從校服着手,引領行業變革、促進社會改善,做可持續的地球公民,用企業的核心能力去解決社會問題,創造社會價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