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因爲紅木原材的稀缺性、工藝的繁複性,所以紅木傢俱向來以“貴”著稱。如果不是真材實料,不賣材料,也不賣工藝,只靠造假的“手藝”,那對部分黑心的廠家來說,賺錢真的是太容易了!畢竟真正懂紅木傢俱的消費者不多,但貪便宜的人卻很多!

如何辨別紅木傢俱造假的“僞裝外衣”?

目前,紅木市場造假現象較爲突出的就是貼皮和畫紋路傢俱。

那麼,如何辨別“貼皮傢俱”?

第一招:看顏色與紋理。

真的紅木傢俱本身是帶紅色、黃紅色、芝紅色等多種自然色澤的,其木紋質樸美觀、幽雅清新,上漆後木紋仍然清晰可見。而假的紅木傢俱經過油漆以後,一般來說顏色厚實,常有白色泛出。

有些紅木傢俱的木紋清晰可見,但表面高低不平,極有可能是用鋼絲刷硬擦出來的,這樣也是假的紅木傢俱。再者貼皮傢俱由於木皮有一定的厚度,在製作過程中遇到兩個相臨交界面,通常都不轉彎,而是各貼一塊,因此兩個交界面的木紋通常不會銜接。

第二招:撫摸觸溫度。

用手摸傢俱的表面判斷溫度的變化,也是識別木材密度的一種方法。一般木材密度大,傳熱就快,觸摸的一瞬間會感覺比較涼;相比密度較小的木材傳熱慢,手感溫度也較高。

第三招:聽聲音。

紅木貼皮傢俱,包覆其中的一般都不是名貴木材,其木材密度低於貼皮部分的表面材。由於密度不同,在敲擊時貼皮傢俱與正常傢俱發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正常的紅木傢俱敲擊時會發出清脆的回聲,沒有雜音;而貼皮傢俱發聲沉悶,拖沓含混。然而,聽聲音辨別貼皮傢俱,需長期的實際經驗積累,要反覆實踐體會,多練習纔可。

第四招:觀察榫卯接口。

由於貼皮工藝的侷限性,傢俱的榫卯處不可能進行貼皮處理。如果連接處木材內外的顏色不一致,則一定是貼皮傢俱無疑。

第五招:聞膠味。

貼皮必然要用到膠。傳統的包鑲傢俱貼皮使用的是魚鰾膠或豬鏢膠。用鰾膠傢俱包鑲不易起泡出皺,而現在很多的化工膠都做不到的。

辨認鰾膠的方法是用手使勁摩擦傢俱的表面,摩熱後,聞起來有一股酸腥味。鑑別化工膠水,更容易些,用此方法可聞到的化學制品的氣味。

第六招:掂重量。

可手提傢俱感知傢俱重量,過輕或者過重都值得懷疑。在掂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晃動傢俱,一是看傢俱結構質量如何,另一個方面可以知道傢俱是否有金屬配重情況,因爲配重一般都是在傢俱內部,固定性不確定,通過晃動可以聽到雜音,或是你可以感覺到內部有撞擊的感覺。

如何辨別紅木傢俱造假的“僞裝外衣”?

如何辨別“畫紋路”傢俱?

1、掌握紅木相關的知識,理性消費。

紅木畢竟是一個專業性、知識性很強的領域,搞清楚紅木標準中的5屬8類29種,最好掌握它們的學名、俗稱、產地以及相關特性,以免被商家五花八門的名詞矇蔽。

2、從木紋上來辨別真假紅木傢俱。

紅木鑑別,重在木紋,如花梨的木紋又淺又細,直如垂線,酸枝的木紋粗成黑筋,曲如水波,雞翅的木紋彎如峯巒爭奇,一望便知。尤其是常見的虎斑紋、山水紋,質樸美觀、幽雅清新,清晰可辨。

而仿製品油漆後一般顏色厚實,常有白色泛出,無紋理可尋。

3、刮擦驗證。

用刀片試刮背面或者底部,腿部,細察辨別,如用刀片刮開紫檀木,裏面爲紅褐,與表面的紫褐氧化層形成鮮明對比。

過幾日,刮開面由於氧化作用也會慢慢變成紫褐色,無此症狀必假。如果商家不同意刮看,則放棄購買。

4、包漿驗證。

包漿是紅木傢俱長期使用纔會形成的。新仿的包漿一般都不自然、有粘澀阻手感,並且細聞有一股怪味,全然沒有自然形成的包漿那樣溫潤滑溜。

一般在經常撫摸的地方會出現自然形成的包漿,若在不常撫摸的地方也有包漿,則有可能是假的。

如何辨別紅木傢俱造假的“僞裝外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