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大肉满足了口欲,却让身上的肥膘疯长。

想要成为一个健康的弹性素食者,不如试试湖北农家菜里少见的“珍奇异宝”。

水中碧螺春:利川莼菜

莼菜向来有“水中碧螺春”之称,古时与鲈鱼、茭白并列为江南三大名菜。 莼菜最早见于《诗经》中的“薄采其茆”,简单的一个“薄”字,就道出了莼菜的轻柔、滑嫩。

莼菜

第一次与这翠嫩精灵的邂逅,是在恩施女儿寨酒店的餐桌上.

恩施菜辛辣味重,开胃下饭,一圈菜尝下来,独有这道菜别具一格,精致的汤碗装着,好似果冻一般晶莹剔透,泛着诱人的光泽,用汤匙舀上一勺,一股清草香在鼻尖晕散开来。

喝上一口,慢慢咀嚼,脆生生、滑腻腻的感觉充满整个口腔,油腻的滋味瞬间被冲洗的,消失殆尽。莼菜外面裹着的一层纯天然果胶,柔软光滑,口感十分绵软,细细地品,才能品出莼菜的甘甜,如果是大口的喝,也能被它清香的气味陶醉。

莼菜成品

酒店员工说,莼菜采摘十分有趣,在莼菜成熟的季节,艳阳高照的早上,一群大妈会结队的拿着木盆去河里采摘,她们匍匐在大木桶里,胸前垫着棉垫,篮子挂在棉垫下的木板上,先将水面浮叶划开,留出可以观察的空间,然后双手在水下摸索。

民间老话说的好:“摘老菱角担心刺手,采莼菜担心脱滑”。采摘需要心细手快,采到莼菜的先放到篮子里,篮子里多了,就把篮子里的莼菜淘洗一下放到后面的红色塑料桶里。尽管天气炎热,但因为距离水面较近,相对于岸上会凉快许多。

采摘莼菜靠的是经验和手感,是技术和劳力结合的工作,很多年轻人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便留给了老一辈人,因而这些木盆承载的,不仅仅是人和莼菜,而是利川的往事,是即将可能流失的有趣技艺。

回到大城市,利川的莼菜很难寻到踪迹,这种似汤不是汤,似菜不是菜的独特滋味总是能撩拨味觉的思念,希望某一天能在某个街角巷口的恩施土菜馆,还能邂逅这一段奇妙的味觉之旅。

莼菜羹

制作原料:莼菜、冬笋、榨菜、味精。

1、先将莼菜择去杂质,清水洗净,取刀切成段。再将冬笋去壳洗净、榨菜用温水泡一泡,清洗,分别切成丝,放入盘中,待用。

2、把煮锅刷洗干净,在锅中放入鲜肉汤,武火烧沸,加入冬笋丝、榨菜丝,取盖盖锅。

3.、再煮沸后,加入莼菜,煮15-20分钟,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出锅装进大碗内,淋上麻油即成。山中睡莲:十堰洋火姜

十堰特产洋火姜,一斤可炒三四盘菜, 洋火是山里生长的,不是市场上卖的,所以个头有大有小,但是吃起来是一个味道,那就是个“爽”啊!

这种少见的山野菜,是素食里面的罕物,和洋芋一样,它也是舶来品。在清朝晚期,封闭的中国人看到从发达的大洋彼岸传过来的新奇东西,十分崇拜,喜欢在前面加上“洋”字,洋火姜也是洋务运动的一个代表。

居住在十堰大山深处的老人,一般喜欢将洋火姜小规模的种植在门前屋后,或者田间地头,这种喜欢阴凉的植物,外面的根茎枝叶泛着绿油油的光泽,给古旧的土房子带来了一丝新生的绿意。

根茎的底部,便是颜色紫红的洋火姜,底部由白色变成深红色再变成褐色,渐变的颜色展示出洋火姜生长的岁月,洋火姜分成很多薄片,如竹笋一般,层层包裹。

在竹山县一家农家乐里,第一次尝到这种看上去像莲花般漂亮的食物,切成细丝用腊肉爆炒,看着像微缩版的洋葱细丝,实则嚼劲很足,味道和常吃的蔬菜大相径庭。

腊肉的鲜美沁入进洋火姜每一个细胞,混合着洋火姜独有的味道,发挥出奇香,闻着诱人,吃着鲜美,就着洋火姜,一会儿工夫,三碗白饭便可下肚。

当地人告诉我,这看着不起眼的山野菜,由于产量少,市面上卖好几十块哩!这个夏末秋初的季节是采食的最佳时节,挖开其根部,取食用其新生的茎芽。

一般人家更喜欢将其腌食,更加开胃,但切记不能腌的时间过长,否则发黑的洋火姜会改变其原本诱人的外观。

“洋火姜在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模样,吃法也会很不同”,一般春季的时候,可采摘其刚出土的嫩芽凉拌,鲜香可口,原汁原味,夏季可将其红色的花苞抄食,而秋季的时候,则可以与辣椒一同制成泡菜,冬季地下的根茎更加肥美,各种烹饪手法都能将其制成一道精美菜肴。

凉拌洋火姜

制作原料:洋火姜嫩花茎、子姜、煳辣椒面、精盐、酱油、醋10克,味精、姜米、蒜米、葱花、芫荽末等

步骤:

1、洋火姜嫩花茎洗净切成丝(也可汆至半熟或在炭火灰上烤至半熟切成丝);子姜切成同阳藿丝般大小的丝。

2、用煳辣椒面、精盐、酱油、醋、味精、姜蒜米、葱花、芫荽末拌制装盘;或装盘后淋入用煳辣椒面、精盐、酱油、醋、味精、姜蒜米调制的味后撒葱花、芫荽末上桌。 库区鲌玉:丹江口翘嘴鲌

当年钓刁子鱼,运气好的话,有时可以钓到翘鲌。翘鲌比刁子鱼个头大,味道鲜美,细嫩回甘,算得鱼中的上品。

翘嘴鲌,属鲤科,体形长,甚侧扁,头背平直,尾鳍分叉。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属凶猛性鱼类。倘若被钓到,必然拼命挣扎,很多时候会将钩线一起扯走。

钓上来的,已算高手。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遇到翘嘴鲌必须果断将其提出水面,离开水面后的翘嘴鲌,尽管拼命挣扎,但没有了水的帮助,也就无可奈何,只能乖乖钻进鱼篓。不过即使在鱼篓里,它也喜欢将水弄得哗啦啦地响

丹江口库区的翘嘴鲌,小的不过三四两,大的却有两三斤。除了钓钩,丝网也算得它的克星。它活跃在水的中上层,又喜欢追逐其他鱼类,便极容易被拦在水中的丝网挂住。用丝网网翘鲌,每次收网上面总会挂着几个翘鲌。然而,太大的却不但不容易网住,反而还会将丝网冲出窟窿来。

翘嘴鲌主要用来做平锅,大的一条即可,小的则需两到三条。它除了肉嫩味鲜,另还有药疗作用。《食疗本草》说它“助脾气、能消食”,《开宝本草》则说它“订胃气、开胃下食,去下气、令人肥健”。

除了做干锅,清蒸、红烧,或熏或腌,均无不可。

需注意的是,翘嘴鲌性子烈,死得快,不像鲫鱼、鲤鱼那么经养,活的买回家,得赶紧处理,死后再吃,味道要差一大截。破翘嘴鲌时,往往还能在它的肚皮内发现未被消化掉的小鱼小虾呢。

清蒸翘嘴鲌

制作原料:翘嘴鲌中段、葱、姜、青蒜、鲌糖、红剁椒

步骤:

1. 一条野生翘嘴鲌去鳞洗净切成三段 花刀后用少盐和花椒抹匀入冰箱腌渍一天。

2. 红椒洗净后 切小丁 用少盐腌起来。

3. 取出鲌鱼晾干后 将其中一个中段入碗内 放葱、姜丝和黄酒。

4. 蒸锅入水大火待水煮滚后 放入鲌鱼蒸约8分钟后取出葱姜丝 倒掉鱼汁。

5. 重新放入葱、姜、青蒜、一点鲌糖和腌过的红剁椒 滴入黄酒大火蒸2分钟即可。

6. 炒锅入少油 油热时 放入葱姜爆香 捞出葱姜弃之 将热油浇入铺在鱼身上的红椒和葱姜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