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中國男團

文❤木子心士

-1-一眼四年

才記得四年之前是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乒乓球項目中男女單打賽場上的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成爲絕響。再往前細數四年,北京奧運會、鳥巢和水立方只出現在中小學作文的謳歌中,猶記得老瓦的迴光返照和王皓黯然離場的失落背影。

2012世界末日並沒有到來,那個夏天並不是很燥熱,高考錄取通知剛剛獲知,大學還沒有開始。張繼科還略顯青澀,在倫敦擊敗前輩王皓,實現他的大滿貫偉業,方知世界乒壇已經變換了一番模樣。以前只知道二王一馬,不知道馬龍繼科。

又是一個四年,跨越十七八九,來到二十二三。走過青春,闖過歲月,離開襁褓,抵達社會職場。對里約僅剩的一點印象,就是備受詬病的衛生和安全,然後是馬龍奪冠的“龍騰虎躍”,躍進國乒男子大滿貫的行列。科龍爭霸,也基本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眼下已是2018,人生,能有多少個四年?還有多少個四年?

四年前的仁川亞運會,小胖只有17歲,男單決賽不敵年輕力壯的許昕,屈居亞軍。四年後的雅加達,小胖已經是年輕的老將,絕對的主力,帶領着更年輕的小將。

這是屬於他們的戰場!

亞運會:中國女團

-2-顏值天團,實力衛冕

在下有一個笑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不知道乒乓球國家隊的入選標準,有沒有“顏值”一項?

從雙子星到二王一馬,再到男子三劍客外加小胖組合而成的“龍獒蟒胖”,以及現在的後起之秀,都是實打實的大帥哥。而女乒一直都是各具特色的“靚女”,當最強十二人的海報爆出,大衆驚歎於國乒的顏值之高。

你若不信,那肯定是沒有聽過現場迷妹迷弟的尖叫。

亞運會是綜合性的體育賽事,這也決定了比賽不會像單項運動會那樣精彩,強強對話往往要等到八四時刻。很不解的是,國乒最主要的對手,遠東的日本隊如國胖隊一般,並沒有派出六大主力,而是選送了更年輕的小將。是明知敗北的結局、瞧不上亞運會的積分,還是鍛鍊新人,或者醞釀更大的“陰謀”,無從知曉。

只是,比賽的趣味性和精彩程度就下降了許多,而日乒也意外地沒有染指一塊獎牌。遠赴重洋,失望而歸。

國乒歷來都很重視大型的比賽,雖然委派的是小將,但都是當世的傑出代表,驕人的戰績就是最好的證明。國乒包攬了理論上可以獲得的全部冠亞軍,包括男女團體金牌,以及男女單打和混雙的冠亞。更強勢的是,整個賽程只付出了一場輸球的代價,女乒前半程更是齊刷刷的3:0強勢晉級,多次出現11:1的尷尬比分。

小將的擔當與成長,教練員的磨合,這大概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國乒的班底。

印度乒乓球隊

-3-摔跤吧,乒乓

印度,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在雅加達亞運會的乒乓賽場上,印度球員創造了他們的歷史。他們首先擊敗日本男團進軍四強,緊接着阿昌塔/芭塔拉組合又在混雙比賽中淘汰韓國隊的李尚洙/田志希組合,收穫了兩枚寶貴的銅牌。

一支名不見經傳的球隊,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光榮時刻。如果說印度男隊的取勝是因爲日協沒有派出主力選手,可韓國隊主力悉出,還是輸了混雙,所以說印度乒乓球運動員的水平提高才是他們創造歷史的根本原因。

追溯到2017年的無錫亞錦賽,在泥窪和水谷老師坐鎮的形勢下,印度隊依然與日本隊打得難解難分。而在2018年4月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上,印度球隊就力壓新加坡等傳統乒乓強國,豪奪男團、女團和女單的三枚桂冠,另有二銀三銅收賬。

對,就是《摔跤吧,爸爸》中將整個影片推向高潮的英聯邦運動會,長達兩小時的成長勵志燃燒劇,讓世人瞭解到那支能歌善舞,一言不合就又唱又跳,而且也是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民族。有趣的是,名導阿米爾汗和劉國樑一起參加了本年度的跨界活動,洽談體育事宜。

國乒的“養狼計劃”也沒少幫助印度隊,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現如今狼來了,自己也得小心。

【未完待續】

PS:現在比較忙,補一下前面的比賽。各位老鐵久等了!

【版權聲明】
“乒乓也文藝”所有文章均爲原創。
如需轉載,請先聯繫。
感恩相遇,感謝喜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