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蘭俠表示,市公安交管局將繼續加大對行人不文明交通行爲的曝光力度,同時將在有條件的斑馬線處加裝闖紅燈人臉識別曝光系統,屆時,會對闖紅燈行爲人的頭像進行現場曝光。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採訪組報道:3月18日、19日,市內媒體和市公安交管局聯合對公職人員橫穿馬路、闖人行橫道紅燈的不文明交通行爲進行暗訪後予以曝光。

十堰曝光公職人員不文明交通行爲,網友怎麼看?

拍攝於茅箭區政府路口。女子王某在茅箭區水政監察執法大隊工作。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採訪組報道:3月18日、19日,市內媒體和市公安交管局聯合對公職人員橫穿馬路、闖人行橫道紅燈的不文明交通行爲進行暗訪後予以曝光。4月2日、3日,市公安交管局直屬三大隊、一大隊和鄖陽區交警大隊民警分別進行了“敲門”行動,對當事人一一進行處罰。4月4日,十堰晚報、秦楚網、十堰晚報微信和秦楚網微信跟蹤報道後,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支持這種作法,並呼籲每一位市民都能以身作則,共建文明城市。

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支持曝光

4月4日早上6時25分,十堰晚報微信以《十堰5名公職人員被實拍曝光,單位公開表態!處理結果來了!》爲題,對其中5名公職人員橫穿馬路、闖紅燈的不文明交通行爲以及處理結果跟蹤報道後,不到一個小時,閱讀量就超過2萬。截至4日下午4時,閱讀量已達到了6.8萬,大批網友在文後留言,對這種實名曝光的做法表示支持。

網友@妍妍寶貝:這種做法太好了!現在有些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給司機們帶來了好多麻煩,暗訪組的這種做法太棒了!

網友@盈盈:十堰這種做法很好,每一位公民都應該從我做起。

網友@靜靜心:做得好,大家都行動起來,創建文明城市!

網友@聖潔的七月七:作爲公民,都應該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作爲公職人員,更應該以身作則,當好排頭兵,樹立良好的形象!只有人人做到講文明,城市纔會實現真正的文明!

網友@喻:我舉雙手贊成,處罰少數人、教育一座城!

希望每位市民都能以身作則

在衆多網友的留言中,一些網友認爲,通過道德的約束和輿論的壓力來規範市民的行爲,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網友@老玉米:文明,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它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十堰之所以是文明城市,和我們每個人的一言一行密切相關,希望每一個十堰人都能以身作則,願十堰的明天更美好。

網友@呂飛:道德的約束和輿論的壓力是最有效的規範手段!堅持下去,勝過罰款無數。

網友@Cai:文明十堰,需要你我共同努力,大家一起加油。

交管將加裝人臉識別曝光系統

一些網友在留言中說,對行人橫穿馬路、闖紅燈的交通違法行爲,10元錢的處罰太輕,應該讓違法者在義務勸導和朋友圈積贊兩方面選擇。記者爲此採訪了市公安交管局副局長蘭俠。他表示,一方面法律規定的金額就是10元,另一方面罰款並不是目的,而是教育和警示,不僅要罰款,當事人還要籤踐行交通文明承諾書。

網友@羅小辛:把罰款10元的處理方法取消吧。對很多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小數目,對比另外兩種處理辦法,罰款10元起不到太大的警示作用。參加義務勸導能起到教育作用,朋友圈積贊會對身邊人起到警示作用。

蘭俠告訴記者,根據《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六十四條規定:行人或乘車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有關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10元罰款。交警是依法依規進行處罰的,而爲了更好地達到教育的目的,目前市公安交管局通過“四個一律”對當事人進行教育和處罰,採取一律上門出示證據、一律進行一次安全教育、一律簽訂承諾書、一律進行三選一處罰的方式來教育當事人,並創新地採取行人“三選一”的教育處罰方式,就是希望通過多種方式、針對不同的受衆,起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蘭俠表示,市公安交管局將繼續加大對行人不文明交通行爲的曝光力度,同時將在有條件的斑馬線處加裝闖紅燈人臉識別曝光系統,屆時,會對闖紅燈行爲人的頭像進行現場曝光。

評論>>>

除了曝光,我們更需要自律

5名公職人員的不文明交通行爲被媒體公開曝光,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市民紛紛表示:創文就要這樣,對不文明行爲動真格、亮實招。

曝光是一種處罰方式。讓不文明行爲見見光,讓不文明者丟丟面子,是最直接有效的處罰方式,客觀上起到了以羞恥心換來敬畏心的作用。

同時,曝光也是一種警示教育。文明城市創建需要樹立正面典型,也需要抓負面典型,公開曝光典型的不文明行爲,可以警示社會,形成強大約束力。

文明習慣重在養成,曝光只是手段,消除不文明行爲纔是目的。無論是交管部門的監管,還是將來人臉識別曝光系統的使用,都是爲了更好地引導市民樹立良好的文明出行意識,讓市民更加安全地出行。

文明出行需要自律,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自覺改掉不良習慣,就能營造良好的文明交通氛圍。做文明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倡導交通文明;行文明路,自覺排隊乘車、主動讓座、不闖紅燈,不橫穿馬路,不翻越交通護欄設施;開文明車,不超速、不搶道,不亂鳴笛,酒後不駕車,斑馬線上禮讓行人,紅綠燈前不搶行、不車窗拋物等等,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做到文明出行。(楊建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