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書法藝術歷史悠久、淵源流長。中華十大傳世名帖是東晉以來歷代名家的傳世書法珍品,它歷經千百年滄桑而流轉至今,見證了中華書法藝術的繁榮興旺,是中華文化藝術光輝璀璨的明珠,是中國書法藝術鼎盛時期的文化遺產,也是稀有罕見的國寶級文物。本文詳細介紹十大傳世名帖,供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

一、東晉王氏家族的《三希寶帖》

《三希寶帖》爲晉代書聖王羲之、其子王獻之和其侄王珣三人傳世的3件書法墨寶,分別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其中《快雪時晴帖》和《中秋帖》爲後人摹本,《伯遠帖》爲原件真跡。《三希寶帖》被歷代文人墨客奉爲無上至寶和法書鼻祖,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神品,《快雪時晴帖》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秋帖》和《伯遠帖》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二、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爲後世譽爲“天下第一行書”。永和九年(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聚會賦詩,王羲之以酒助興,爲衆人詩文題寫序文。《蘭亭序》墨寶原跡已失傳(傳說在唐太宗死時作爲殉葬品陪葬),流傳至今的《蘭亭序》爲唐太宗李世民敕令趙模、馮承素、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家臨摹的版本和石刻拓本,其中以唐神龍本和宋拓定武本最爲著名。

三、唐代歐陽詢的《仲尼夢奠帖》

《仲尼夢奠帖》爲紙本,行書書體,縱25.5cm ,橫33.6cm,共78字,爲歐陽詢晚年所作,歷經南宋內府、南宋賈似道,元郭天錫,明項元汴,清高士奇,清內府等遞藏,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藏。

四、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稱《祭侄季明文稿》,爲顏真卿行書墨跡,被後世譽爲“天下第二行書”。該帖爲麻紙本,行書書體, 縱28.2釐米,橫75.5釐米,23行,共234字,爲歐陽詢於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所書,歷經宋宣和內府、元張晏、鮮于樞、明吳廷、清徐乾學、王鴻緒、清內府等遞藏,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五、唐代懷素的《自敘帖》

《自敘帖》爲紙本,縱28.3釐米,橫775釐米,共126行,698字,爲懷素41歲時所書,作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被譽爲“中華第一草書”。該貼歷經南唐內府、宋蘇舜欽、邵葉、呂辯、明徐謙齋、吳寬、文徵明、項元汴、清徐玉峯、安岐、清內府等遞藏,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六、北宋蘇軾的《黃州寒食帖》

《黃州寒食帖》作於公元1082年,爲蘇軾撰詩並書,被譽爲“天下第三行書”。該帖爲紙本,行書書體,橫34.2釐米,縱18.9釐米,17行,129字。原爲圓明園收藏,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七、北宋米芾的《蜀素帖》

《蜀素帖》又稱《擬古詩帖》,絹本,行書書體,縱29.7釐米,橫284.3釐米,自作各體詩八首,71行,658字。該帖書於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爲米芾38歲時所書,被後人譽爲“中華第一美帖”,歷經明代項元汴、董其昌、吳廷等、清代高士奇、王鴻緒、傅恆之、清內府遞藏,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八、北宋趙佶的《草書千字文》

《草書千字文》作於是1112年,爲宋徽宗趙佶40歲時所書。該貼爲描金雲龍箋,狂草書體,縱31.5釐米,橫1172釐米,被譽爲“天下一人絕世墨寶”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九、元代趙孟頫的《前後赤壁賦》

《前後赤壁賦》又稱《赤壁二賦帖》,由《赤壁賦》和《後赤壁賦》組成,紙本,縱27.2釐米,橫11.1釐米,共81行,其中《赤壁賦》46行,《後赤壁賦》32行,署款3行,共,935字,爲趙孟頫48歲時所書,也是其楷書代表作,現在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赤壁賦》

《後赤壁賦》

十、明代祝允明的《草書詩帖》

《草書詩帖》爲祝允明書曹植《樂府》四首,是祝允明的草書代表作,被譽爲“明代奇才草書絕品”。該帖爲紙本,縱36.1釐米,橫1147.5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均是我國古代書法珍品、國寶級文物,也是我國光輝璀璨的書法藝術代表,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

本文圖片來源了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編者刪除。

(學習欣賞文化藝術,提升文化藝術涵養,請繼續關注“寒楓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