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抗擊疫情一線感染新冠肺炎,2月20日21時50分,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又稱"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三病區的醫生彭銀華,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年僅29歲。

2月21日,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多名醫護人員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回憶,彭銀華大約在1月24日(除夕)前後感覺身體不適,1月25日CT影像學顯示肺部出現病竈,併入住本院進行全力治療。1月30日,彭銀華病情加重,轉至本院ICU後,又轉院至金銀潭醫院。

彭銀華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和金銀潭醫院均出現病情起伏,在金銀潭醫院接受血漿治療後也無法挽回,病程後期曾進行插管治療。

21日上午,爲悼念彭銀華醫生,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特地騰出一間空房間作爲追思廳,一上午約有50名醫護人員陸續前來悼念留言。

有人寫道:"我們都告訴自己,堅持下去,才能讓你,讓我們都看見勝利的曙光。你一直都在!"

多名醫護人員說,彭銀華工作認真負責、謙虛好學,對病人尤其熱情細心。

彭銀華醫生走了,結婚照成了遺照

彭銀華與妻子的婚禮請柬。如果沒有疫情發生,兩人原計劃於2月1日補辦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醫院供圖

如果不是這場疫情,彭銀華原計劃在2月1日(大年初八)與懷胎六月的妻子補辦婚禮。然而疫情來臨後,他選擇了推遲婚期,走上一線。

堅持加班兩天收治40名病人

王迪黎是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生,疫情開始後一直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支援,據他回憶,大約從1月19日起,科室開始全面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緊急進行隔離改造,每天忙得團團轉。

他最後一次見到彭銀華是1月22日:"那天他去拍CT,當時還沒有任何症狀。因爲我們在發熱門診上班,大家爲了安全,密切接觸病人後都會去做CT。"

科室主任陳浩記得,1月25日,彭銀華由於身體不適再次去拍CT,結果便顯示肺部出現病竈,當天進入本院隔離病房接受治療,此時距離全面收治病人還不到一週。

"我們這裏是江夏區最大的綜合醫院,病人來了我們首先接診,醫院會盡量收治,實在沒有牀位再想辦法。所以我們雖然不是定點醫院,但是不比定點醫院病人少。"王迪黎說。

同科室另一名胡姓負責人清楚記得,病人最多的時候,彭銀華曾在病區堅持了兩天兩夜的工作,一個人收治了40個病人,上完班就病倒了。

據醫院介紹,彭銀華1990年12月出生,年僅29歲,2015年從湖北科技學院臨牀醫學專業畢業後被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錄用,次年獲得執業醫師資格,2019年7月分配到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3病區,擔任住院醫師。

彭銀華醫生走了,結婚照成了遺照

在追思留言本上,醫護人員們紛紛留下對彭銀華醫生的惋惜和祝福。澎湃新聞記者溫瀟瀟圖

"彭銀華的情況是最嚴重的"

在胡姓負責人印象裏,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也有其他醫護人員感染,不過暫時沒有危重症,只有彭銀華的情況是最嚴重的。

據她介紹,彭銀華在本院接受過激素、抗病毒治療、高流量吸氧,病情平穩後曾迅速加重,1月30日轉入本院ICU。當天,彭銀華經核酸檢測呈陽性,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依規定轉往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

科室主任陳浩告訴澎湃新聞,彭銀華住進金銀潭醫院後曾接受過血漿療法。來自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的300毫升血漿輸送到他體內,但最終也沒能挽救彭銀華的生命。當被問及血漿療法在哪些條件下才會有效,陳浩表示目前尚未了解更多案例,難以作出回答,只能繼續觀望。

彭銀華去世前幾天,王迪黎曾聽說他進行了插管治療:"一聽說插管我們就覺得情況有點嚴重,我開始有一些不好的預兆了。"王迪黎說,插管治療本身是一個很簡單的操作,相對安全,但無論如何插管意味着病人肺功能很差,而且插管容易出現併發症,包括交叉感染、呼吸道損傷等等。

"突然昨晚說他走了,感覺有點接受不了。但我們還得好好工作,不辜負他作出的犧牲。"王迪黎說。

好友:他只要看到病人好轉就開心

王迪黎與彭銀華相識時間較長,後者剛來到醫院實習時,王迪黎曾對其指點,因年齡較近,兩人接觸來往也比較多。

在王迪黎印象中,彭銀華從實習期起,工作學習就很認真,一有時間就到科室來上班,即使休息也會來科室幫忙,看前輩們怎麼處理救治病人,如果沒有什麼工作安排,他也會拿着教科書在科室學習:"我們病房都會有呼叫鈴,每次呼叫鈴響了,他就會放下手頭工作,去病房詢問病人哪裏有不舒服,出來和我們彙報,看接下來怎麼處理。"

有一次,兩人去市裏學習,回來的地鐵上,王迪黎問彭銀華對做醫生怎麼看,彭銀華回答,自己不指望掙多少錢,或者奢想怎樣的生活,只要看到病人一天天好轉,就覺得開心。

最讓王迪黎印象深刻的是,醫院曾有一位腦梗死偏癱病人,不排除腎結核可能會傳染,在病人家屬無法到場陪檢的情況下,彭銀華主動提出陪病人檢查,將病人搬上搬下,領取檢查結果,再安全送回病房,折騰了2個小時。王迪黎說:"這對他來說是經常做的事情。"

彭銀華實習期結束後,王迪黎記得,科室領導還曾專門囑咐彭銀華醫院在招聘,建議他留在該院。

神經內科醫生胡珺雖與彭銀華接觸不多,但他也能感覺到,彭銀華做事踏實,肯喫苦,是個"任勞任怨的實幹者","讓人很放心"。

澎湃新聞了解到,疫情最初,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醫生緊缺,彭銀華曾"白班加夜班"輪班倒,直到更多同事加入一線,持續緊繃的工作狀態纔得到緩解。大年三十,同事心疼他,勸他陪陪家人,他卻說自己年輕,要讓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

婚紗照作微信頭像,原定2月1日補辦婚禮

令同事們唏噓不已的是,彭銀華從年前就開始忙碌試婚紗、訂酒店、發請柬,原本打算在2月1日(大年初八)與妻子補辦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卻沒想到疫情來得如此突然。有醫護人員介紹,彭銀華的妻子也曾在該院任職,後辭職在家,目前已有將近六個月身孕。記者在醫護人員們的手機中看到,彭銀華的微信頭像是自己和妻子的婚紗照。

彭銀華醫生走了,結婚照成了遺照

2月2日,彭銀華曾發佈一條微信朋友圈,表達申請入黨的願望。醫院供圖

2月2日,彭銀華還在金銀潭醫院治療期間,曾向黨組織申請入黨,並打算等身體康復一些寫入黨申請書。當天下午,他還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醫生,但是我也要向這些積極分子學習,申請入黨,在共產黨帶領下,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彭銀華醫生走了,結婚照成了遺照

2月21日中午,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一名醫護人員走進彭銀華追思廳表達悼念。澎湃新聞記者溫瀟瀟圖

2月21日上午,爲悼念在疫情中犧牲的彭銀華醫生,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特地在綜合樓騰出一間空房間做追思廳,準備了悼念幻燈片、鮮花、音樂和追思留言本。爲了避免交叉感染,追思廳沒有集中組織悼念活動,醫護人員們陸續前來悼念。一上午時間,留言本上留下了至少50名醫護人員的惋惜和追憶。

有人在留言本上寫:"喫了你的喜糖,卻沒能參加你的婚禮,心裏一直在想你會好起來,卻沒想到……希望天堂的你沒有病痛,依然陽光,我們還會繼續奮鬥在一線,與病魔鬥爭到底!"

還有人寫:"還記得那天你轉到金銀潭,還是那麼陽光,我們都一直等你康復回來,拿取你的物資。但等到的卻是……的消息,難以相信,但我們都告訴自己,堅持下去,才能讓你,讓我們都看見勝利的曙光。你一直都在!"

更多人則寫下:"彭醫生,一路走好!"

"彭銀華的情況是最嚴重的"

在胡姓負責人印象裏,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也有其他醫護人員感染,不過暫時沒有危重症,只有彭銀華的情況是最嚴重的。

據她介紹,彭銀華在本院接受過激素、抗病毒治療、高流量吸氧,病情平穩後曾迅速加重,1月30日轉入本院ICU。當天,彭銀華經核酸檢測呈陽性,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依規定轉往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

科室主任陳浩告訴澎湃新聞,彭銀華住進金銀潭醫院後曾接受過血漿療法。來自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的300毫升血漿輸送到他體內,但最終也沒能挽救彭銀華的生命。當被問及血漿療法在哪些條件下才會有效,陳浩表示目前尚未了解更多案例,難以作出回答,只能繼續觀望。

彭銀華去世前幾天,王迪黎曾聽說他進行了插管治療:"一聽說插管我們就覺得情況有點嚴重,我開始有一些不好的預兆了。"王迪黎說,插管治療本身是一個很簡單的操作,相對安全,但無論如何插管意味着病人肺功能很差,而且插管容易出現併發症,包括交叉感染、呼吸道損傷等等。

"突然昨晚說他走了,感覺有點接受不了。但我們還得好好工作,不辜負他作出的犧牲。"王迪黎說。

好友:他只要看到病人好轉就開心

王迪黎與彭銀華相識時間較長,後者剛來到醫院實習時,王迪黎曾對其指點,因年齡較近,兩人接觸來往也比較多。

在王迪黎印象中,彭銀華從實習期起,工作學習就很認真,一有時間就到科室來上班,即使休息也會來科室幫忙,看前輩們怎麼處理救治病人,如果沒有什麼工作安排,他也會拿着教科書在科室學習:"我們病房都會有呼叫鈴,每次呼叫鈴響了,他就會放下手頭工作,去病房詢問病人哪裏有不舒服,出來和我們彙報,看接下來怎麼處理。"

有一次,兩人去市裏學習,回來的地鐵上,王迪黎問彭銀華對做醫生怎麼看,彭銀華回答,自己不指望掙多少錢,或者奢想怎樣的生活,只要看到病人一天天好轉,就覺得開心。

最讓王迪黎印象深刻的是,醫院曾有一位腦梗死偏癱病人,不排除腎結核可能會傳染,在病人家屬無法到場陪檢的情況下,彭銀華主動提出陪病人檢查,將病人搬上搬下,領取檢查結果,再安全送回病房,折騰了2個小時。王迪黎說:"這對他來說是經常做的事情。"

彭銀華實習期結束後,王迪黎記得,科室領導還曾專門囑咐彭銀華醫院在招聘,建議他留在該院。

神經內科醫生胡珺雖與彭銀華接觸不多,但他也能感覺到,彭銀華做事踏實,肯喫苦,是個"任勞任怨的實幹者","讓人很放心"。

澎湃新聞了解到,疫情最初,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醫生緊缺,彭銀華曾"白班加夜班"輪班倒,直到更多同事加入一線,持續緊繃的工作狀態纔得到緩解。大年三十,同事心疼他,勸他陪陪家人,他卻說自己年輕,要讓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

婚紗照作微信頭像,原定2月1日補辦婚禮

令同事們唏噓不已的是,彭銀華從年前就開始忙碌試婚紗、訂酒店、發請柬,原本打算在2月1日(大年初八)與妻子補辦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卻沒想到疫情來得如此突然。有醫護人員介紹,彭銀華的妻子也曾在該院任職,後辭職在家,目前已有將近六個月身孕。記者在醫護人員們的手機中看到,彭銀華的微信頭像是自己和妻子的婚紗照。

彭銀華醫生走了,結婚照成了遺照

2月2日,彭銀華曾發佈一條微信朋友圈,表達申請入黨的願望。醫院供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