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舊

2007年,四川農民撿到鐵墩子,專家:漢武帝時期國寶,獎200塊

在我們小時候,大人就會教導我們撿到東西一定要歸還給別人,找不到人就交給警察叔叔。所以小編一直遵守父母的教導,雖然小編一直沒撿到過什麼比較貴重的物品,只在學校的時候撿到過別人的飯卡,然後放在失物招領處。

但是不是人人都像我一樣沒有那個好運氣,2007年,就有一個四川的村民放牛的時候就“撿”到一個價值“幾十萬”的東西呢,但是他沒有上交給警察叔叔,而是文物局。沒錯了,人家撿到的是一個文物,而這個文物爲歷史上的一個史實作了重要的證明。

這村民叫唐興鳳,那天他本是去放牛,期間他將牛放在草地喫草,自己一個人去四周溜達,突然發現一個大大的“土疙瘩”,他就扔了一塊石頭上去,卻發現這不是土疙瘩,是金屬的東西,他就想這可能是廢鐵,於是他就想把它挖出來拿去賣廢鐵,看着大小就知道肯定很重,能換不少錢。

可是他挖了很久,也沒有把這個“廢鐵”物挖出來,他便回去叫了幾個村民來幫他一起挖,最後終於挖出來帶回家了,最後他們將這塊“廢鐵”清洗了一下,然後他們打量了一下這塊“廢鐵”,發現這是一個很大的圓形鐵敦子,差不多有1.5米左右高,照這樣算重量起碼有一噸多。

一些村民就祝賀唐興鳳撿到了寶貝,這個賣出去肯定能賺不少,唐興鳳也很高興,覺得自己要發財了。但是有個比較細心的人就發現了異樣之處,這“廢鐵”上刻有文字“廣漢郡雒江橋敦,**年造”,可能是件文物,就告訴唐興鳳說最好是上報一下,別不知不覺做了錯事,於是他們上報了文物局。

沒過多久文物局就派人過來了,經過觀察確定這就是一件文物,可能是一件古代的橋墩。於是他們就將文物的重要性和相關法律給村民說了,最後村民讓他們帶走了這個文物,但是這文物上面的文字不太清楚,工作人員無法確定它是哪個年代的,也就沒有發現這文物的重要性,只是單純的將其放在博物館保存。

但還好,後來我國著名的文物專家李學勤先生路過此地,發現了這個文物,他一看到這個文物就激動了,直說竟然能在自己有生之年見到兩千年前的西漢時期的大型鑄造橋墩,這一生也算是滿足了。周圍的人對他的反應都很奇怪,直到李先生給他們解釋了他們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文物是漢武帝時期造的橋墩,上面模糊的字體是寫的“太始元年造”,而用過這個年號,還統治過四川的只有漢武帝,而一直都有漢武帝開發西南夷地區的歷史記載,但是卻從來沒有文物能夠證明,所以很多人都對此歷史持有懷疑,但現在這文物就證明了這段歷史是真實的。

這文物除了是能夠證明那段歷史的物證,還是目前爲止我國發現的最早、最大的鐵橋墩,是名副其實的國寶。後來專家們對此進行了一個價值估量,最後覺得這文物價值最少值30萬元。而發現這文物的唐興鳳也算是有功勞,爲了表達對他的感謝,文物局後來還送去了一本證書和兩百元的獎金。

雖然唐興鳳撿到了幾十萬的東西,可最後只得了兩百元,但是他卻很高興,因爲這本來就是文物,是必須要交給國家的,這是應當的。但是後來還得到了獎勵和證書,這對他來說更是一種榮譽,在人們心中,有的榮譽是金錢無法衡量的,而唐興鳳就是這樣的人。我們也都應該做這樣的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