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裏是小播讀書,歡迎來到我的“讀書破萬卷”專欄。你可點擊右上方“關注”小播讀書,或在文章底部“訂閱”本專欄,閱讀超過100篇精品文章。《詩經》有風雅頌,“賦比興”是最基本表現手法,它們什麼意思?

專欄作者:杜豆豆。願傾盡一生之力,讀經典好書,寫有厚度的文字,過有深度的人生。01

前幾天,我們一起讀了《詩經》的風、雅、頌,體會了《詩經》動人心絃的真情之美。

古人根據《詩經》的創作經驗,對詩歌的表現方法,總結出了“六義”之說。

《周禮·春官》雲:“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這裏,就把風、雅、頌和賦、比、興都列爲了詩歌的題材。

後來,《毛詩·大序》將“六詩”稱之爲“六義”:“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詩經》有風雅頌,“賦比興”是最基本表現手法,它們什麼意思?

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的解釋是:“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爲義。”

也就是說,風、雅、頌是詩不同的作法,是告訴你詩歌是怎麼做出來、用來做什麼的;賦、比、興是詩選用的體裁,是怎麼讓詩歌去表現它的意圖的。

雖然對風雅頌和賦比興的作用有爭議,但有一點卻是共識:

《詩經》開創了賦比興,從此,賦比興也就被當成了詩歌最基本的表現手法。

賦、比、興到底指什麼呢?

歷代對賦、比、興的解釋,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其中,有三個視角比較典型。

{!-- PGC_COLUMN --}《詩經》有風雅頌,“賦比興”是最基本表現手法,它們什麼意思?

02

第一種,是政治解讀。以儒家觀點,將賦比興看做表達政治觀點的方式。

漢代經學家鄭玄在《周禮注》中說:“賦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比,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類以言之。興,見今之美,嫌於媚諛,取善事以喻勸之。”

鄭玄認爲,賦、比、興在詩歌中的用法,不同之處在於詩在政教上的不同運用。賦的特點是“直說”善惡;比和興的特點都是含蓄,不同的是,比用於怨刺,興用於美頌。

唐代評論家也比較看重詩歌的美刺諷諭功能。

《詩經》有風雅頌,“賦比興”是最基本表現手法,它們什麼意思?

孔穎達《毛詩序疏》:“賦者,直陳其事,無所諱避,故得失俱言。”

唐賈公彥《周禮註疏》:“凡言賦者,直陳君之善惡,更假外物爲喻,故云鋪陳者也。”

這些說法,都是從政治角度上,來看待詩歌創作的功用的,是把詩歌當成了政治活動的工具。

03

第二種,是情感解讀。從創作者的情感出發,將情感和客觀事物聯繫在一起,將“賦比興”做爲寄情於物的表達方式。

南北朝鍾嶸在其《詩品序》中說:“文已盡而意有餘,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若專用比興,患在意深,意深則詞躓。若但用賦體,患在意浮,意浮則文散,嬉成流移,文無止泊,有蕪漫之累矣。“

意思是:文章寫完了,但餘意未盡,這是興;藉着外物來表達自己的心志,這是比;直接敘述事情,或者把想說的話寄於外物,這是賦。而且,賦比興各有所長,如果只用比興,毛病就在於意思深奧;意思深奧,文辭就會不流暢。如果只用賦體,毛病就在於意思淺薄;意思淺薄,文辭就會鬆散,輕浮油滑,文辭無所依歸,必然成爲蕪雜散漫的累贅了。

《詩經》有風雅頌,“賦比興”是最基本表現手法,它們什麼意思?

這種概括,強調了詩歌的”意“,把文學創作的方法,從政治功用轉向了文學本身的審美情感,同時,他還強調,在詩歌創作時,要採三者之長,這樣才能讓詩歌有滋有味。這在創作理論上,是一大突破。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也說:“賦者,鋪也,體物寫志也”,“比者,附也;興者,起也。附理者切類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擬議。起情故興體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

唐王昌齡《詩格》雲:“賦者,錯雜萬物,謂之賦也。”“比者,直比其身,如‘關關雎鳩’之類是也。”“興者,指物及比其身說之爲興,蓋託諭謂之興也”。

明代的郝敬:“ 詩言微婉 ,託物爲比,陳辭爲賦,感動爲興,三義合而詩成。”

這些解釋,也都是從情感角度來闡述賦比興的。

04

第三種,是技巧解讀。把賦比興當做一種詩歌創作技巧,來進行闡述。

宋代朱熹的說法,被人們引用的最多:“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詩經》有風雅頌,“賦比興”是最基本表現手法,它們什麼意思?

又說:“賦者,直陳其事;比者,以彼狀此;興者,託物興詞。”

又說:“比者,但比之以他物,而不說其事如何;興,則引物以發其意,而終說破其事也。”

說來說去,都是講:賦是鋪陳敘述事件,直接描述;比,是用這個事物來比喻那個事物;興,是先說別的事物,來引起想抒發的情感和表達的想法。

這其實在強調,賦比興是詩歌創作中的修辭手段,是一種語言技巧。

晉摯虞在《文章流別論》中,也有類似的說法:“賦者,敷陳之稱也;比者,喻類之言也;興者,有感之辭也。”

這些說法,都是從創作手法的角度上,來解讀賦比興的,你認同哪一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