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用手機直推(圖片上的是OPPO Reno 10X,但實際我目前使用的是vivo NEX 3 5G),飛傲K5 Pro在中等增益、音量旋鈕調到10點鐘就能夠爲Edition X帶來明顯的音場與動態的提升——請注意,這是在音量幾乎不變的前提下音質本身發生的變化。由於帶有多種不同的輸入方式,因此我也爲飛傲K5 Pro搭配了集中不同組合:首先當然是用飛傲K5 Pro連接手機,並用通過海貝音樂實現USB獨佔輸出(並鎖定音量)——通常情況下我會用這種簡單方式訪問我家NAS上的DSD文件和常規無損音樂。

我此前雖然聽過,但並沒有怎麼仔細玩過飛傲FiiO的產品。在看到他們推出了一款相對小巧臺式解碼耳放新品K5 Pro後,我在微博上說有機會想聽聽看。結果,他們的工作人員很快的聯繫上我,並給我發來了試聽用的測試機。

在飛傲自己的產品序列裏,K5 Pro被定位爲旗艦。不過從我的角度看來,一臺不到千元(官方定價998元)的小玩意最多隻能算是入門級產品。它的體型和重量都不大,看上去倒是有點像略厚的3.5英寸硬盤盒。機身正面金色的HiRes標記閃閃發亮,中央大旋鈕負責開關和音量,左右兩側分別是信號源/增益撥杆與6.35mm耳機接口;

機身背面則帶有光纖/同軸、RCA的Line In/Line Out、電源輸入和一個相對少見的Type-B USB口。聽官方說,之所以採用這個造型的口是爲了強化USB線的連接穩固性,而官方也提供了Type-B到Type-A(隨機)、Type-B到Type-C(新增)兩種USB連接線,分別用來連接電腦和移動設備。

是的,相對於傳統耳放,飛傲K5 Pro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增加了解碼功能。它採用AK4493EQ DAC芯片雖然規格不低,但在臺式領域使用AKM廠商的產品並不算多——我們過往還是更多的在移動設備(包括隨身聽和手機)上看到AK打頭的芯片。因此,我對本機AK4493EQ與XMOS XUF208 USB解碼芯片(支持768kHz/32bit、DSD512硬解)的組合究竟能達到什麼音質還是蠻好奇的。

由於帶有多種不同的輸入方式,因此我也爲飛傲K5 Pro搭配了集中不同組合:首先當然是用飛傲K5 Pro連接手機,並用通過海貝音樂實現USB獨佔輸出(並鎖定音量)——通常情況下我會用這種簡單方式訪問我家NAS上的DSD文件和常規無損音樂;當然,我也嘗試着用飛傲K5 Pro連接我的筆記本電腦,同樣既可以通過電腦訪問NAS曲庫也可以直接播放本地的音樂文件。在這兩種模式下,飛傲K5 Pro實際等於起到了USB外置聲卡的作用,避開了手機和筆記本可能音質表現不佳的自帶聲卡;

另外,我也翻找出家裏許久不用的索尼老款藍光碟機,利用同軸方式連接飛傲K5 Pro播放庫存的CD。在這種狀況下,藍光機實際只是起到了“轉盤”的作用,實際的音質水平也完全是依賴飛傲K5 Pro的表現了。

在配套耳機方面,飛傲官方認爲K5 Pro主要可以用於推動大耳機:它在32Ω下擁有1500mW的輸出,力量肯定是足夠了。我突然想起以前有朋友圖便宜趁打折的時候買了AKG K701,但因爲沒有合適的耳放推動這款耳機因此只能把它放着當“大手辦”看。現在想來要是那時候能再有一臺飛傲K5 Pro,“大手辦”的實用價值顯然就完全不同了。

我家裏現在還剩下三幅大型耳機:拜亞動力的DT880因爲長久不用而橡膠老化,正在等待衝維修;HIFIMAN的HE1000se平日是連在一臺萬元級的功放上的,似乎與入門定位的飛傲K5 Pro有些不搭;倒是還有一幅同樣長久沒用的HIFIMAN Edition X一直沉睡着(我還有一幅Edition X V2在辦公室裏常用),就把它拿來搭配飛傲K5 Pro吧!

HIFIMAN Edition X之前其實是以“易於直推”而著稱的平板耳機,但這其實也只是與那些非使用耳放不可的耳機產品相對而言的。事實上,我當年在評測它時就提出過,即使是打着“易推動”的口號但如果有條件的話依然建議爲Edition X搭配一臺耳放以更好的發揮其音色,所以拿它與飛傲K5 Pro組成一套簡單的桌面臺式組合並無不妥。

相比用手機直推(圖片上的是OPPO Reno 10X,但實際我目前使用的是vivo NEX 3 5G),飛傲K5 Pro在中等增益、音量旋鈕調到10點鐘就能夠爲Edition X帶來明顯的音場與動態的提升——請注意,這是在音量幾乎不變的前提下音質本身發生的變化。耳放的作用並不是爲了提升耳機音量,而是給予耳機更雄厚的力量儲備,使之聽起來有更好的層次與細節,更延展的高頻和更富彈性、下潛更深的低頻。

由於有更高端的耳機,我已經很久沒有用Edition X聽過東西,但即使是用這樣一臺入門級的耳放“助推”也能讓Edition X隱藏的實力得以充分發揮,其音質與利用耳機孔直推何止高出一兩個臺階!另外,昨晚我把家裏現有的七、八條千元(和千元內)級別耳塞拿出來搭配飛傲K5 Pro。利用包裝盒內的6.35mm轉3.5mm轉接頭,這些更小巧更容易被推動的隨身耳塞同樣可以在耳放的加持下獲得音質提升的可能。

其中,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漫步者H297。這幅定價599元(算是漫步者最貴的耳塞了)的耳塞本身素質不錯,但我覺得其高頻略平淡而低頻雖然有量感但力度一般。而在搭配了飛傲K5 Pro在聆聽NAS上的幾首DSD後,我驚喜的發現這幅耳塞的高頻變得更加明亮,低頻則明顯有了更好的力度,整體質感同樣上了一個新臺階。

此外,爲了更有效的表明工作狀態,飛傲K5 Pro在常規播放時旋鈕會發出藍光,而在對DSD解碼時會發出綠光,而在不能解碼時則顯示紅光。這個設定簡單有效又具有一定的視覺美感,只不過我覺得這燈光亮度在晚上看確實有點太猛了...意的是,飛傲官方稱該產品使用的是日本NJRC的NJW1195A音量控制芯片(-118dB),前級爲Ti OPA1642,後級爲Ti TPA6120(雖然我不玩DIY,但這顆的名字很熟啊)。因此我也特意留意了飛傲K5 Pro的背景噪音情況:事實上無論是使用Edition X還是耳塞,我都無法察覺其本底噪音的存在,非常乾淨。

毫無疑問,我原先並不指望這樣一臺不到千元的入門臺式解碼耳放能在音質上實現怎樣的“越級挑戰”,但飛傲K5 Pro實際卻憑藉其良好的驅動力、相當不錯的解碼音質(不要用高增益,此時聲音會有些毛糙)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如果你跟我說這是一款要價2、3000元的設備,我大概也能欣然接受。

什麼人適合購買飛傲K5 Pro?誠然,玩HiFi本身就是一件相對小衆的愛好,而耳放產品更是距離還停留在“手機+耳機”“隨便聽聽”階段的普通用戶較遠。不過,如果你現在已經對音質產生了一定的要求,不再滿足於配套耳塞,還想體驗一下更高品質的耳機和高清(高解析)音樂。於此同時,你又不希望一開始就投入太多的“發燒經費”,無法接受所謂“萬元以內聽個響”的說法...

那麼,我認爲一幅千元級別的耳機+這款素質遠高於定價的飛傲K5 Pro解碼耳放會是一個將你正確引入HiFi大門的好組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