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羣核心城市,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 。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下轄11區2縣並代管西鹹新區。

人們常說,中國歷史100年看上海,1000年看北京,5000年中國歷史看西安。西安作爲十三朝的古都(西周、秦朝、西漢、新朝、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它自身的輝煌程度不言而喻,這座城市堪稱是中國古代最繁華、最有文化底蘊的城市。

古長安復原圖

西安,在西周時稱爲“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將新都命名爲“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爲“奉元城”。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爲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沿用至今。

西安古稱“長安”,與羅馬、開羅、雅典(或伊斯坦布爾)並稱爲世界四大古都,是我國有文字記載以來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別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四個王朝周、秦、漢、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國曆史文化的主流:周是中國文化、中國思維的源頭;秦不但統一了中國,而且通過統一文字、貨幣、道路、度量衡等。漢開闢了“絲綢之路”,形成了以漢族爲主體的中華文化;唐將中華民族的包容、開放發揮到了極致,以唐文化爲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了整個東方乃至世界。

西安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另有西安城牆、鐘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陝西曆史博物館、碑林等景點。

秦始皇陵,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千米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秦陵四周分佈着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1974年被發現。現已挖掘四個坑,面積共2.5萬餘平方米。坑內叢葬大量與真人真馬等同大小的陶製彩繪兵馬俑和當時實戰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展現了秦始皇陵的結構佈局、設計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譽爲"世界第八奇蹟"。

兵馬俑坑三處,成品字形排列。其中一號坑爲“右軍”,埋葬着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俑、陶馬約6千件;二號坑爲“左軍”,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9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車等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曲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車1輛,陶馬4匹,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

秦俑特點

兵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現實生活爲基礎,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都不一樣。人物的髮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從已出土的陶俑、陶馬來看,幾乎無一雷同。秦國實行全國徵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

兵馬俑修復是件浩大的工程,兵馬俑出土時都是碎片。兵馬俑肩部以上和下肢都是實心的,而中間是部分是空心,這樣可以使兵馬俑立起來更加穩,基本上所有兵馬俑都是一樣的厚度,可見當時燒陶技術高超。修復中的秦俑都掛着一個牌子,那不是專家們編的,而是幾千年前燒秦俑的工匠編的,編號就在秦俑腳下的四方磚,專家只是根據編號寫出來,然後按照編號擺放,所以現在看到的秦俑陣型,就是當時秦兵的真實寫照。

車兵俑

車士,即戰車上除馭手,駕車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戰車上有兩名軍士,分別爲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着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

馭手俑

馭手俑爲駕駛戰車者,馭手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着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由於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的地位尤爲重要,甚至直接關係着戰爭的勝負。

立射俑

立射俑所持武器爲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着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繫革帶,腳蹬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

跪射俑

跪射俑與立射俑一樣組成弩兵軍陣, 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發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都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

武士俑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約1.8米。作爲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爲最,可依着裝有不同分爲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爲主要的作戰力量分佈於整個軍陣之中。

軍吏俑

軍吏俑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爲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鎧甲將軍俑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戰袍將軍俑着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

騎兵俑

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一手牽拉馬繮、一手作提弓弩狀,是迄今爲止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

駕車陶馬傭

駕車的陶馬。馬身高2.1米,雙耳前聳,張口做嘶鳴狀,尾巴微微翹起。馬的體形不大,頭較寬,脖頸短,屬於河曲馬種,陶馬是以秦宮的真馬作爲原型塑造的,風格準確寫實。看起來體格健壯,似乎隨時可以上戰場一搏。

鞍馬俑

鞍馬是騎兵的坐騎,四蹄直立,勁健有力,兩耳如削竹,耳前有鬃花,尾巴成辮形,馬背上皆有鞍韉,中部下凹,鞍面上雕有鞍釘,馬肚下有一條肚帶將鞍韉固着於馬背,帶頭相接處有一參扣,參扣於馬肚左側,馬尾可拆卸。

騎士與鞍馬俑

兵馬俑坑出土的兵器

按其性能可分爲短兵器、長兵器和遠程兵器三大類。短兵器有劍和鉤,主要是用來自衛的。長兵器有戈、矛、戟、殳、鈹等,主要用作格鬥。遠程兵器則有弓和弩,都是用來進攻。遠程兵器主要配備給位於前鋒和四表的輕裝士兵,長兵器主要配給位於陣體中的鎧甲士兵,騎兵配有弓箭,而車兵則配有弓弩、戈和矛。

短兵器

兵馬俑坑中出土的短兵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青銅劍,一種是金鉤。雖然出土的數量不太大,兩者相加只有20多件,但都是精品。

青銅劍

兵馬俑坑中出土的青銅劍共22件,其中17件是保存完好的。秦劍形狀爲柳葉形,長度在90.2釐米至95.5釐米之間。青銅劍經檢測,其表面有一層厚10--15微米的緻密的鉻鹽氧化層,使出土的青銅劍至今仍鋒利光亮如新。過去認爲這一工藝是近現代纔出現的,沒想到我國遠在兩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時代,已創造了類似的工藝。

金鉤

金鉤又稱「吳鉤」,是用於短距離格殺的武器。兵馬俑坑中出土了兩件金鉤,齊頭無鋒,兩側都有刃,彎月形鉤身,近身作戰時可勾,可拉。

長兵器

長兵器是指裝有長柄用於近距離格鬥刺殺的武器。兵馬俑坑出土的長兵器有矛、戈、戟、鉞、殳、鈹等,數量較爲可觀。在這些兵器中,除一件矛是鐵製的之外,其餘都是用青銅鑄造的。

古代兵器史上出現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之一,可直刺、戳挑對手。兵馬俑坑出土銅矛5件,鐵矛1件。

橫刃,安裝有長柄,持之可以橫擊、鉤援,秦俑坑出土的戈刃部鋒利。戈爲橫刃長柄武器,可以用於橫擊,是車兵和步兵的主要武器。兵馬俑一號坑曾出土戈一件。

基本形制是戈、矛聯裝,殺傷力強於戈矛。兵馬俑坑中出土的戟共有4件。戟雖在兵馬俑坑中發現較少,但它比戈、矛具有更大的殺傷力,當是秦軍中常用的兵器。戟上刻有銘文。

鉞由原始社會的刀斧發展而來,秦始皇帝陵目前共出土5件青銅鉞。戰國以後,這種兵器已經從實戰性兵器過度爲禮儀性的兵器了。

殳[shū]

無刃兵器,由原始社會的竹木棍棒發展而成。兵馬俑坑中的銅殳主要出土於三號坑,共有31件。春秋以後,一般用作儀仗之用。

鈹[ pī ]

和矛一樣,屬於長柄刺兵,鈹頭形狀與短劍極爲類似,用來直刺和砍殺。兵馬俑坑中已出土鈹20多件,鈹柄爲木質,人們往往把鈹當成短劍。從兵馬俑坑出土的鈹和短劍來看,二者是有區別的。後來,長鈹逐漸演變成長槍。

遠程兵器

遠程兵器是指具有遠距離殺傷能力的兵器。兵馬俑坑出土的遠程兵器主要有弓箭和弩機,但數量卻很多,由此可見,秦軍所配備的遠程兵器數量之大。

弓箭

在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中,清理出一件較爲完整的弓弩,其弓弦清晰可見,直徑約0.8釐米,表面光滑圓潤,非編織物,推測材質可能是動物的筋。

弩機

弩機是用來發射弓箭的。它與弓箭相結合,就構成了新型的兵器。兵馬俑坑出土的弩由弩臂、弩機和木託等部件組成,設計相當精巧。由於秦弓優良,加之秦弩弩臂較長,其射程可達到千米之外,準確性也比普通弓箭大大提高。

弓弩箭簇

兵馬俑出土的箭鏃有大鏃、小鏃之分。完整的秦箭總長約68至72釐米。箭鏃標註產品編號及製造者,方便問責。箭頭是三菱形的,流線型製作,空氣阻力很小,命中率很高,能輕鬆的穿透鎧甲,兵馬俑中出現的箭頭都是標準化的,全部爲形狀一致的三棱形,而且基本誤差都不超過0.01釐米,純手工打造出來的箭頭能如此的精緻,可以說是奇蹟了。

防禦性兵器

與刀、劍、戈配合使用,秦始皇帝陵發現銅盾和皮質漆盾各1件。皮質漆盾,皮胎,髹漆,局部繪彩,可見細膩青灰色漆灰。青銅盾爲雙弧盾,爲實物大小一半,上面彩繪流雲紋圖案。

秦始皇帝陵發現銅盾和皮質漆盾各1件

甲冑

甲爲鎧甲,冑爲頭盔。秦始皇帝陵墓出土大批石質鎧甲,爲象徵性陪葬兵器。甲,軀幹以及四肢防具的總稱。胄,即頭盔。二者結合可稱爲甲冑,它們是古代軍人在戰場上最可靠的夥伴。

刻字兵器(追責制度)

出土的許多兵器上刻着文字,專家認爲這些文字都是製造者的名字。這就是秦國嚴格的產品質量追溯制度。一旦有質量問題,可以從武器上刻的名字追究到相關的責任人。所以工匠們都非常用心去製作武器,武器的精良程度很高。這個制度是很了不得的發明。

戰車

三個俑坑共計有木質戰車一百三十餘乘,俑坑雖然經過火焚和塌陷,但根據各車保存的局部遺蹟,仍可復原秦車的原貌。秦俑坑出土的戰車一律無蓋,這也是戰車與一般乘車的重要區別。因此,戰車又名立車、高車。秦俑坑出土的戰車都是雙輪、單轅,都屬於攻擊型的輕車類,目前沒有發現供防禦用的車。

彩色兵馬傭

在兵馬俑發掘之初就發現過有彩繪痕跡的陶俑,但如何保護一直是困擾考古人員的一個難題。 兵馬俑出土接觸空氣後,15秒就會氧化,4分鐘內就會發生脫水、捲曲,然後迅速剝落。

第三次挖掘源於技術成熟

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始於2009年6月13日,距第二次發掘已經20多年。彩色秦俑保護過程:陶俑主體部分包裹一層溼潤的棉質物質,外面再包裹一層塑料保鮮膜。棉質上浸潤的就是保護劑,保鮮膜是減緩保護液的蒸發。第三次挖掘出的彩陶都是通過類似手段保護下來的,從彩繪保護成功那一刻起,秦俑保護才走上科學之路。彩繪保護只能讓現有的色彩不再剝落,無法修復出秦俑最初的色彩,而且現有的彩繪陶俑都祕藏在特定的暗室內。

秦俑着裝:七成紅配綠打仗自備衣服

通過對出土兵馬俑的彩繪分析,人們大致可以瞭解2000多年前秦人的着裝特點。秦人最喜歡的上衣顏色是綠、紅、紫三色,其次是天藍色,個別爲白色、褐色。根據已出土的彩繪數據顯示,70%以上秦俑的衣着顏色是紅配綠。

首次再現了秦兵馬俑一號坑中宏偉大軍的五彩軍陣原貌。據美國《國家地理》6月刊

復原出兵馬俑的彩繪原貌

研究發現,彩色傭底層生漆是褐色,彩繪顏料主要有紅(硃砂,鉛丹)、綠(石綠)、藍(石青)、紫(紫色硅酸銅鋇)、黃(鐵黃,釩鉛礦)、黑(炭黑)、白(磷灰石,鉛白)等,除紫色硅酸銅鋇和鉛白、鉛丹均被認爲是人工製造的外,其他爲天然礦物質材料。

復原彩色陶俑

第一號坑

一號坑是當地農民於1974年3月發現。爲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四周各有五個門道。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中間爲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牆間隔。這個坑以車兵爲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

在一號坑中已發掘出武士俑500餘件,戰車6乘,駕車馬24匹,還有青銅劍、吳鉤、矛、箭、弩機、銅戟等實戰用的青銅兵器和鐵器。這支隊伍陣容齊整,裝備完備,威風凜凜,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蕩大軍的藝術再現。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全景

一號坑的東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戰袍的戰士俑210人,其餘每排68人,前後、左右成行,共計204人,組成方陣的後衛。坑的中間,排列着有38路戰車和步兵的縱隊,組成軍隊的主體。

二號坑

二號坑則是考古工作者於1976年4月發現。俑坑呈曲尺形,東西長96米,南北寬爲84米,是秦俑中的精華部分。它由4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由持弓弩的跪式和立式弩兵俑組成,第二單元由駟馬戰車組成車兵方陣,第三單元由車、步、騎兵傭混合編制組成長方陣。四方陣由戰車、騎兵、弩兵混合編組。

二號坑正門

二號坑挖掘時發現有大量彩色秦俑,專家們又把土原地蓋回去,等技術成熟再重新挖出來,現在只有少量兵傭,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爲首次發現。

秦兵馬俑二號坑大部分沒有挖掘,封土保存狀態

二號坑主要由172個立射俑、160個跪射俑、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108個騎兵俑組成的。

剛發現時的情形

第一單元

由持弓弩的跪式和立式弩兵俑組成。俑坑東端,四周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秦俑都做工非常精細,拿跪射傭爲例,連鞋底的鞋紋、髮髻的頭髮絲、甚至手上的掌紋,都清晰可見,讓人驚歎。

第二單元

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蹟)。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爲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

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繮,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

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爲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

中級軍官,軍吏俑 ,頭戴雙板長冠、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腳穿方口齊頭履,鎧甲兩種形制:一是帶彩色圖案花紋邊飾的護胸甲,背部沒護甲,二是鎧甲前後擺,平齊的帶彩色圖案邊飾的魚鱗甲

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目前出土了7件,是秦俑坑中級別最高的陶俑。頭戴雙尾鶡冠、身穿雙重長襦、穿方口翹尖履,鎧甲爲彩色鱗甲、甲片小、甲衣短、甲周邊飾精美花紋圖案,雙肩及前後胸部有綵帶系綰的花結。

三號坑

三號坑考古隊於1976年5月發現。平面呈“凹”字形,東西長28.8米、南北寬24餘米,坑內發掘出戰車一乘,戰車是四匹馬的,駕駛人員頭戴單卷尾長冠,可見級別較高。陶質武士68個、青銅器34件,三號坑雖是最小的一個,是指揮部(古名軍幕)。三號坑是唯一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豔。

三號坑正門

三號坑分爲三個部分,一個是北廂房,中間是車馬房,一個是南廂房,右邊是北廂房。三號坑作爲指揮部,卻沒有指揮官,秦代實行的是虎符制度,平時主帥位置虛設,只有戰爭狀態,主帥手持虎符才能調動軍隊,非戰爭狀態不設主帥,所以三號坑不見指揮官。

四號坑

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據推測是因爲秦末農民起義等原因未建成。

歷史本身賦予了兵馬俑多種歷史文化價值。秦兵馬俑從不同側面反映出秦代社會生活的真實影像,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文化特質,反映出秦興亡的歷史真諦,反映出的科技水平和生產能力,都對現代社會有很多的借鑑意義。秦兵馬俑考古還在繼續,相信對歷史的研究將會隨着考古的進展而不斷深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