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製法:菊花盛開時,採集花瓣洗淨,加水煎透,去渣熬成濃汁,入適量蜂蜜收膏而成。一般沒有閏月的年份,重陽節多在寒露節氣前後,這個時候人們多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習俗。

標題:菊華滋寒露,自制菊香保健品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 葛德宏

秋意漸深,過了中秋轉眼就是寒露,寒露是涼爽往寒冷的轉折。《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裏面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露水漸冷,將要凝結成霜。民間諺語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到寒露節氣,由於“寒從腳起”,養生要講究穿襪子、穿鞋子,不能再露着腳了。

寒露有三候,第三候曰“菊有黃華”。秋天肅殺蕭瑟、百花凋零,唯菊花傲霜盛開,花色豔麗,或純白、或金黃、或粉紅、或墨綠;姿態各異,或倚、或傾、或仰、或俯。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爲端莊淡雅、雍容華貴的菊花留下許多詩畫佳作。

菊花還頗得歷代醫家青睞,在漢代已作爲藥物被《神農本草經》列爲上品。其性涼,味甘苦,入肺、肝二經,可治諸多疾患,尤有延年益壽的藥用價值。南北朝著名史學家范曄在《後漢書》中載述:“南陽酈縣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極甘馨,谷中有三十家,不復穿井,仰飲此水,上壽百二十三十,中壽百餘,七十者以爲早夭。”

菊花爲何助長壽?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這與菊花能防治威脅人類健康長壽的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密切相關。加之其所含多種微量元素,尤其含豐富的硒,參與了抗衰老、防癌的過程。這正與《神農本草經》載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之說相吻合。

菊茶

製法:菊花、綠茶葉各3克,放杯內,用沸水泡茶,頻飲。

功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平降肝陽。

適用:高血壓頭昏、胸悶口渴者,還可預防風熱感冒、流感、中暑。若兼有高脂血症之人,可再加適量山楂,與上述菊花、茶葉共泡茶飲,降壓降脂效果明顯。

菊酒

一般沒有閏月的年份,重陽節多在寒露節氣前後,這個時候人們多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習俗。

宋朝善養生的高壽詩人陸游,患疾後飲菊花酒而霍然病癒,遂樂極賦詩:“菊得霜乃榮,睢與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卻稚子扶。豈與菊同性?故能老不枯。今朝喚父老,採菊沉酒壺。”

製法:摘取盛開菊花500克,洗淨濾幹後,浸入5000克優質白酒,密封置涼爽處。10天后揭蓋飲服。

特點:色澤鮮豔,香醇適口。

適用:中老年人常酌量飲之,酒行藥勢,活血化瘀,軟化血管,可減少冠心病發生,有助於健康長壽。

菊膏

不善飲酒者,可食菊花膏。其滋補作用超過菊酒,且駐顏潤膚,養肺通便,只需長時期服用。《慈禧光緒醫方選議》載有“菊花延齡膏”。

製法:菊花盛開時,採集花瓣洗淨,加水煎透,去渣熬成濃汁,入適量蜂蜜收膏而成。

服法:平日以溫開水送服10克,日服3~4次。

菊枕

明朝醫家李時珍《本草綱目》有“菊枕”記載。古人喜用菊枕,取其清肝明目之效。現代研究證實,通過其所含微量龍腦、樟腦、菊油環酮等揮發藥氣,可刺激嗅覺、味覺等感官,起“通關竅,利滯氣”作用,促使神經、肌肉與關節功能協調,收祛病解痛之效。

菊枕還可治頭暈眼花,晚間催人入睡,翌日起牀神清目明。故民諺有云:“菊枕常年置頭上,老來輕身眼不花。”

製法:摘下盛開後將謝的菊花,將花瓣揉碎曬乾,充作枕心即成。

特點:三年內尚留有菊香藥力。

相關文章